看着父亲老泪纵横,一家人都没有打扰他,尤其是古小满,他太了解父亲了,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父亲从来没有提起过祖籍。
现在日子好了,一家人再也不用为吃穿和住宿担心,而且率先走到了大多数人的前头,那种落差绝对难以言喻。
此刻对古孝贤来说,好日子跟以前的糟心过活就是云泥之别。
新店取名依然是‘知味酒家’,不过后边坠了旗舰俩字,这也是潜意识当中要把这里当做重心的意思。
新店开业已经是国庆节了,这时候餐饮业已经大兴,在燕京这块全国的核心开店,竞争也相对要大不少。
不过大环境依然稳中有升,旗舰店餐饮的风向有所调整,偏向于传统菜系以及宫廷菜和官府菜,这是老爷子的强项,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那些压箱底的绝活他依然能够如数家珍。
九十岁高龄的古孝贤偶尔还会进入后厨,给一些年轻厨子指导一些干货涨发的技巧或者流程。
这个从清末就掌握了官府菜精髓的老厨子,对于一群新时代的年轻同行来说,绝对属于行业天花板级别的餐饮泰斗,一群年轻人也乐于跟他学习。
也许能够被同行们认可,也让古孝贤找回了曾经属于他的荣耀,以至于老爷子九十岁高龄,依然热衷于奔走在后厨与家之间。
没出几年,旗舰店的名声就在燕京大噪起来。
旧社会燕京名厨父子重回祖籍大显身手,宫廷菜和官府菜在现代餐桌再放异彩的佳话也被一些有心人慢慢散播。
97年的时候,女儿和儿子一起赴德国攻读硕士学位。
古小满幼年跟着老爹混迹于饭店的后厨,青年时恰逢大饥荒又跟着老爹逃荒,没什么机会读书,以至于在分店开启之后,突然就觉得没文化的艰难了,于是他对两个子女的求学之路格外重视,绝不能让孩子再吃没文化的亏。
千禧年的第二个月,古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百岁高龄的古孝贤无疾而终。
这一年古小满也已经五十三岁了,面对老爷子的离世,一家人也没有悲伤。
百岁高龄离世对于老一辈人来讲,算是个喜丧,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也不至于过度悲伤。
不过在骨灰下葬的那一刻,古小满还是禁不住老泪纵横。
回想老爷子一生,横跨三个朝代更迭,幼年兵荒马乱,民众水深火热,青年遭遇华夏的大灾难,战争不断,躲避战火的脚步从不敢停下,老年又适逢大饥荒年代,逃荒的艰辛再次被重温。
用命运多舛来说老爷子的一生,的确是非常的贴切。
不过老爷子的晚年却十分的幸福,生活富足,身体健康,儿子媳妇孝顺,老伴也贴心,再加上一对孙子孙女乖巧,还享的天伦之乐一点也没少。
老爷子殡天后第二年春节,八十八岁高龄的马秀莲也与世长辞,她的遗愿是让闺女和女婿带着骨灰再走一趟当年的逃荒路,最终在古家河畔让她入土为安。
对她而言,那段路虽然艰辛,却是好日子开始的起点,古家河畔的窑洞,也是她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终结之地,从踩上那里的土地开始,一颗漂泊的心也随着定居下来了。
对于马秀莲的遗言,夫妻俩自然会重视,不过眼下要忙于生意,所以重走逃荒的事只能暂时搁置。
大概是四月份的某天,古小满亲自去**型农贸市场去采购,一个卖山货的花白头发老头引起了他的注意。
因为在人群中,那个老头多看了自己几眼,熟悉的眼神让一段记忆在心头泛起。
“这位老板,您是姓……古……吗?”
没等古小满开口,对方就语气迟疑地问道。
那是一种皖州的方言,打死他古小满都不会听错。
“你是……任……胜利?”
古小满有点不确定,三十多年未见,任胜利上别人家门的时候,还是稚嫩的少年郎,而此刻已经头发花白,老态龙钟了。
“小满!”
“胜利!”
“真的是你吗?”
两个人异口同声,两行浊泪挂在两张迥然不同的沧桑老脸上。
“胜利,真是想不到,咱们能够在这里相遇!”
俩人流着泪,在两个山货袋子上坐下来,古小满率先开路问道。
“是啊,我也想不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再看见你,一晃三十多年了。”
然后是一段很长的沉默,两个人同时在心底回忆着,那个在雾霭中的分别的早晨。
“对了胜利,你爹咋样了?”
任胜利的爹比古孝贤小了十几岁,没什么意外的话,也许还健在也说不定呢!
“下世十年了,心脏病走的,你家老爷子呢,身体咋样?”
“去年走了,过了整整一百岁,经历了三个朝代,临走的时候没病没灾,很安详,马婶今年初也走了。”
说起马秀莲,任胜利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
“你们后来咋样了,在哪里定居了?”
都有过逃荒的经历,自然关心的问题在定居上。
“我们走到了陕西,最终在一个叫兰天的地方定居了下来,对了,后来我娶了李小雅,现在有两个孩子,都在国外工作了。”
“哎吆,真是有出息,都整到国外去了,我们那两个小子倒是没去国外,都在燕京安家了,这么不是我跟巧妮都来了,帮他们带孩子,我闲来无事,就在这摆起了摊子,卖一些从老家收来的山货。”
两个人坐在山货袋子上,一起聊起了在山里分开后的各自日子。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下午,聊了五六个小时。
“哎吆,这都四点多,走走走,跟我一起回家坐坐,我让巧妮炒几个硬菜,咱们哥俩一定得好好的喝几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这茫茫人海我们居然能在燕京碰上,此生对我来说,也没啥遗憾了!”
任胜利特别高兴,要拉着古小满去他家里。
古小满看了看手表,然后掏出电话给李小雅拨过去,让她到农贸市场来,有个惊喜给她看。
“我让小雅姐过来,我们一起去你家,对了,这是我在燕京饭店的名片,有机会带着巧妮一起过去吃饭,给兄弟捧个场。”
任胜利接过名片,一看上边的名字就乐了。
“哎吆喂,要不然人都说大隐隐于市呢,你的饭店离我家就三站地,我来市场一般都是走路过来,从你家门口经过了一年,愣是没有看见过你们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