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微微一怔,站起身来,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玄真,你乃朕的肱股之臣,朝堂之上诸多事务还需你费心。并州局势凶险,这一去,恐有性命之忧,朕如何舍得?”
裴寂单膝跪地,言辞恳切:“陛下,国难当前,臣身为大唐臣子,理当为陛下分忧解难。并州关乎大唐安危,此乃重中之重。臣虽不才,但承蒙陛下多年信任与厚待,愿以一腔热血,赴并州助齐王守城。且臣对并州地形与民情略知一二,或许能在战事上有所助力。”
李渊缓缓踱步,神色犹豫,内心权衡着裴寂离朝的利弊。裴寂见状,又接着说道:“陛下,臣在朝中多年,处理事务也算积累了些经验。此次前往并州,定会在军事谋划、调度物资等方面竭尽全力,也会督促齐王行事。朝中事务,臣也可在临行前与诸位大臣商议妥当,确保运转如常。”
李渊停下脚步,凝视着裴寂,良久,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玄真,你这份忠心,朕铭记于心。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便准你前往。你此去,务必与元吉齐心协力,守住并州。”
“朕任命你为晋州道行军总管,便宜行事。今日起集结兵马,十日内务必启程。朕会即刻传旨,让沿途各郡县全力配合,为你提供粮草、兵器与兵源补充。朕在长安,静候你们的捷报。”
李渊神色凝重,郑重嘱咐道:“并州是我大唐北方的屏障,战略意义重大,不容有失。你与元吉需相互配合,制定周全的战略计划。若遇敌军主力,不可贸然出击,可坚守城池,等待援兵;若有机可乘,也切莫错失良机,可灵活调度,主动出击。”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裴寂单膝跪地,郑重领命,“臣此去,会先与齐王商议,了解并州的城防部署、兵力分布以及粮草储备情况,而后根据敌军态势,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臣也会安抚并州百姓,稳定民心,让百姓与我军同仇敌忾,共御外敌。”
李渊微微点头,神色稍缓:“玄真,你此去责任重大,万事多加小心。若有任何难处,可随时派人回京奏报,朕定会全力支持。”
“谢陛下关怀。” 裴寂起身,拱手道,“臣这就去筹备出征事宜,争取早日抵达并州,击退刘武周与突厥,为大唐边境的安宁保驾护航。” 说罢,裴寂恭敬退下,快步走出御书房,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此次出征的各项事宜。
.....................................
...........................................................
长安城,太子东宫,宜春宫内。
太子李建成正坐在雕花梨木椅上,神态自若地翻阅着东宫的账目。案桌上一杯飘着轻烟的茶盏,热气袅袅升腾,茶香在空气中悠悠散开。
这清香茶叶,还是不久前属下进献而来的,听闻在长安城内日渐成为达官显贵竞相追捧的珍品。李建成又浅酌一口,茶的回甘在舌尖散开,暂时舒缓了他紧绷的神经。他放下茶盏,目光重新聚焦在账目上,正准备继续审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骤然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殿内,神色惶恐,“扑通” 一声单膝跪地,大气都不敢出。“殿下!” 侍卫的声音微微发颤,额头微微沁出冷汗。
李建成放下手中的账本,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冷道:“何事如此慌张?孤平日是如何教导你们的,这般冒失,成何体统!”
侍卫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颓丧地说道:“殿下,还是搜寻不到孙思邈。自殿下下令找寻以来,咱们派出去的人不眠不休,将长安城内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翻了个底朝天,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周边郡县,挨家挨户打听、盘查,哪怕是荒郊野岭的小村落都未曾放过。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愣是半点踪迹都寻不到。那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实在是蹊跷,兄弟们都觉得邪乎得很。”
李建成的脸色瞬间阴沉如墨,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震了起来,“哗啦” 作响。“这孙思邈,好大的胆子!竟敢留书敷衍孤,而后一走了之。他真以为孤拿他没办法?” 他胸膛剧烈起伏,愤怒的情绪几乎要将他吞噬。
窗外,传来一阵孩童的嬉闹声,清脆而欢快,与殿内紧张压抑的氛围格格不入。李建成烦躁地起身,大步走到窗边,猛地推开窗户,怒目而视。只见几个小太监正陪着几个年幼的宗室子弟在庭院中玩耍,一看到太子出现,众人吓得立刻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惊恐地看着他。
李建成的目光扫过他们,心中的怒火却无处发泄。他紧攥着窗框,指节泛白,可就在其中,嫡子李承宗的眼眶泛红,眼看就要哭出来,那纯真又害怕的模样让他心中一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松开了紧握的拳头,缓缓说道:“带去远些地方嬉闹吧。” 随后,他关上窗户,回到案前。
“殿下,咱们还要不要接着找?” 侍卫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里还带着刚才被太子怒火震慑的余悸。
李建成沉默良久,脸上的愤怒渐渐被无奈取代,他疲惫地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找了这么久都毫无结果,看来他是铁了心不想被找到。暂且放弃吧,承宗如今身体也已康复,孙思邈的功劳不小,还有那胡太医,在诊治期间也尽心尽力,着实辛苦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略作思索后说道:“传孤的命令,赏赐胡太医黄金百两,绸缎十匹,让他安心在太医院任职,日后若再有疑难病症,孤还要仰仗他。至于孙思邈,虽人已离去,但他的医术确实高明,对承宗的病情大有裨益。将此事记录在案,若日后有缘再寻到他,孤定要重谢。”
“是,殿下。” 侍卫连忙应下,又补充道,“殿下,那咱们之前安排在各地寻找孙思邈的人手,是否即刻召回?”
李建成微微点头:“即刻召回吧,莫要再做无用功了。让他们回来后,各自回归本职,不可懈怠,让太子妃那边也莫要再费心寻找了,让她把人也都召回来吧。”
待侍卫退下后,李建成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了眼睛。回想起这段时间为寻找孙思邈耗费的心力,他不禁有些感慨。如今承宗身体康复,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孙思邈的神秘离去,始终让他觉得有些蹊跷。
“这孙思邈,医术超凡,却行踪不定。本太子如此厚待,他竟不留一丝情面,说走就走。” 李建成低声呢喃,眉头再次微微皱起。他心里清楚,孙思邈能将承宗从重病中救回,绝非一般的江湖郎中可比,只不过想起北周静帝时,召其任国子博士,但他无意仕途功名,坚决不受,也便坦然了些许。
不过,眼下还有诸多朝堂事务和东宫琐事需要他处理,他也只能暂时将此事抛诸脑后,起身走向堆满文书的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