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晓当然知道她心中所想。
“你按了手印,已经认罪,这是证据,我们在场的都是证人。这份证据,李主任会保存在妇联档案库。”
宁晓晓扬起纸张,交给李主任。
李主任赞赏地接过,她们终于拿到了老刁婆的把柄,多亏了宁晓晓。
宁晓晓继续道:“以后,我们若是知道,你把钱要回去了,或是霸占了儿子儿媳的工分,我们就拿着证据去派出所举报你。这份证据,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用,都好使。”
婆婆傻眼,啥?
她好像又被套路了,她悔恨啊,不该承认的,更不该按手印啊。
宁晓晓:“还有,你有前科,曾经试图溺死孩子,以后若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你一定脱不了罪,绝对是你干的。”
婆婆如吃了屎一般难受,不甘心道:
“那丫头弱的像个小耗子,养不活很正常,凭啥说是我弄死的?你去村里问问,每年有多少孩子夭折?”
宁晓晓:“那我管不着,我们会集体作证一定是你做的,这里还有证据,到时候你去牢里慢慢解释吧,看谁信你?
再说了,孩子为啥养不活,定是你把她按在水里,溺水留下的暗疾。
到时候就不是杀人未遂,而是虐杀儿童了,等着牢底坐穿吧。
北大荒听说过吗?现在好多罪犯会被拉去北大荒劳改,住牛棚。那边比这边冷多了,冬天住牛棚,不知道会不会活活冻死?”
婆婆打个寒颤,此刻她真的怕了。
她怕孩子养不活。
催着儿媳喊道:“你还站着干啥,还不抱孩子进屋,把孩子冻着咋办?”
妇联的人她不怕,因为妇联上门几次,都拿她没办法。
但她怕宁晓晓。
今天的宁晓晓气势汹汹找她算账,她甚至觉着,宁晓晓是儿媳娘家请来的帮凶。
而宁晓晓男人是个军官,威风凛凛,她得罪不起。
民不与官斗。
她怕斗不赢,真的发配北大荒,住牛棚。
宁晓晓拦下王小丫,她想再嘱咐几句:
“小丫,婆媳之间,不是你拿捏了我,就是我拿捏了你。今日,我们帮你拿到了你婆婆的把柄,以后别怕她,硬气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若想不被欺负,好好过日子,养大孩子,就要挺直腰杆,厉害点。
若是继续软弱,那我们能救你们母女一次,救不了第二次。人啊,得靠自己。”
王小丫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谢谢,谢谢恩人,我和孩子的命都是您救的。您的话,我记下了,我,我……”
她想保证点什么,可是太激动了,语不达意。
宁晓晓等人已经走了。
王芳推着自行车,咧着嘴角笑:
“宁同志,你太厉害了,今天真是大快人心。宁同志,不对,晓晓姐,你这个姐,我认下了,心服口服。”
她凑到宁晓晓身边,求教道:
“可是我有个疑问,咱们拿到了证据,为啥不把她送派出所啊?最好关她几年。”
宁晓晓抚额,她吓唬老太婆的,她也信。
李主任瞥她一眼,嫌弃道:
“孩子死了吗?杀人未遂可轻可重,去了派出所,大概率就是教育几句,有啥用?
咱们的工作,是调解,不是断案,那是吓唬她的。
再者,到了派出所,你能保证她儿子不改口?人家才是一家人。”
王芳惊讶张张口,原来是这样。
是她想简单了。
“那以后老刁婆要是想明白了,发现我们是吓唬她,继续欺负儿媳和孩子咋办啊?”
李主任白眼:“晓晓不是帮他们要钱了吗?还告诉他们两口子,以后挣工分自己拿着。王小丫若是自己挺起来,压住她婆婆,以后就没我们的事了。”
王芳小声嘀咕,那她要是挺不起来呢?
李主任无奈,这孩子咋这么笨呢?
要说上门调解矛盾,还是中年妇女好用,她们有生活经验,没结婚的小姑娘,根本干不来这活。
奈何,她手下就两人,全是年轻姑娘。没一个可用之人,有事都得自己亲自去。
小张比王芳强一点,至少会写总结,会写报告。
就因为她会写总结,被上面领导相中了,要调到市里去。
前两天她还愁呢,没人可用。
没想到峰回路转,来了宁晓晓,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哈哈,好呀。
李主任夸道:“晓晓好样的,今日的事,证明你工作能力强,能胜任这份工作,我会向上面打报告,提前给你转正。”
宁晓晓立马道:“谢谢李主任,我定全力以赴,把妇女工作做到实处,解决她们的困难,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王芳快哭了,同样是妇联办事员,宁晓晓咋这么厉害,这么会说呢?
呜呜,她被比成渣渣了。
以后她一定抱紧晓晓姐的大腿。
打不过,就加入!
妇联只有一辆自行车,王芳骑上自行车,示意宁晓晓坐前面。
宁晓晓坐在二八大杠前面的大杠上,李主任坐在自行车后座。
王芳一脚蹬自行车,另一只脚点地小跑,而后,扬起腿,在李主任头顶越过,骑上自行车。
李主任配合默契,腿扫过来时,立即低头趴下。
宁晓晓看得心惊胆战,她们绝对算超载。
回去路上,几人聊天,大家很快熟悉起来。
宁晓晓感觉李主任和王芳人不错,一个正直,一个心思单纯。
她委婉问出心中疑惑:“咱们妇联的人,都好年轻啊。”
按理说,调解矛盾的应该用中年妇女吧?她见到的两人,小张和王芳,咋都是小姑娘。
王芳气哼哼道:
“都是赵主任,她把人抢走了。本来我们乡妇联招了两个中年妇女,是让她们调解家庭矛盾的。
结果呢,招的两人全是赵主任的亲戚,和赵主任亲的穿一条裤子。
赵主任撺掇她们,做宣传岗,她们为了躲轻松,死活不来调解岗。
最后没办法,李主任只好让我和小张做调解员。”
宁晓晓眨巴眼睛,这么小的单位,还有派别?
李主任给她解释了一句:
“咱们乡妇联,两位主任,我和赵主任分别管调解和宣传,下面各带两名同志。咱们三人是负责调解的。”
宁晓晓明白了,他们妇联,一共六个人,还有另一个部门的三位同志,她没见到。
想到四张摆在一块的办公桌,应该是四个办事员坐一块。
她记得李主任对面还有一个办公桌,应该是两位主任一个办公室。
“早上上班,咋没见到赵主任,和另外两名同志?”
宁晓晓又问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