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届……这是高中的叫法啊。
顾倾辞放下酒杯,看着那女生:“对,你是?”
“我是24届的王雪儿啊,学姐你忘了?你当时还给我改过画呢?”
王雪儿张大了嘴巴,指了指自己,将脸凑得近了点,让顾倾辞看得更清楚些,顾倾辞看了一阵,想了一阵:“是你高一的时候给你改的素描?”
她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个女生,但既然对方都能叫出自己和顾玄的身份,那肯定是学妹无疑了。
至于是哪个,顾倾辞说实话也不清楚,毕竟过去的太久,她也很少再回学校,自然忘得一干二净。
小一届的还有些印象,小两届就有点远了。
“对呀,当时高一的暑假嘛。”见顾倾辞还是没想起来,王雪儿也忍不住出言提醒顾倾辞:“素描画室,最后一排,你当时不是被老师叫过去帮忙吗?”
顾倾辞昂了一声。
好像……是有这么件事儿来着?
“当时我坐后面睡觉呢,你过来啪一下把我脑袋一拍,告诉我老师来了,然后给我改画,然后咱俩就聊嘛。”
“你当时给我说了好多,跟我讲要好好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跟我分析了好久咱们学校的教学体制,我这可都记着呢!”
那女生在顾玄这桌停留的时间久了,引起她原本桌子上的人的注意,有两三个男生站起来,看向这边。
“欸!看我发现谁了!顾玄和顾倾辞!”
王雪儿兴奋地招呼道。
“啊?大咱们两届的那两个?”
“我靠,不会是真的吧?”
那桌子上的几个男生就跑过来看,一看还真是,立刻向两人问好。
顾玄和顾倾辞见这些都是学弟学妹,也就跟着这四个人坐在一起。
“来,学长,我敬你一杯。”
“额,好。”
“学姐学姐,咱俩喝一个呗?”
“……来。”
十分钟后。
喝到半程,顾玄突然想起了些什么,看向面前的三男一女:“你们成年了吗?”
王雪儿一愣:“就我成年了。”
“未成年你们还来喝酒?”顾倾辞眼睛一瞪:“还就你一个女生?”
不怪顾倾辞多事,在那个学校里,规矩很多,老师教育的三观也很正,身为学姐,她说上这么一句实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这三个男生没成年,来酒吧喝酒,这本身就不合适。
其次,还就王雪儿一个女生。
实在是不能不多想。
顾倾辞的语气有些严厉,那三个男生挠着头陪着笑,就算尴尬也不敢反驳。
“学姐,我们是兄弟,没事儿。”
王雪儿试图为那三个男生解围。
顾倾辞扭头看着王雪儿,她明明还是一个高中生,打扮的却像林瑶一样成熟,但跟林瑶不一样的是,林瑶从不浓妆艳抹。
林瑶的美,是天然的,是自信的,服装和妆造不过是增色而已。
但王雪儿的美,是那种堆积出来的,能看出来,王雪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
打个比方,林瑶知道自己穿黑丝是美,但王雪儿只知道穿了黑丝就是美。
所以说年纪还小。
说实话,顾倾辞觉得王雪儿是从慢脚里学的穿搭和妆造。
太……难以表述了。
“……”
虽然是校友,但说实话,几个人也不是那么熟,面对这种情况,顾倾辞知道自己什么都不好说。
这是人家的选择。
“来,倾辞,碰一个。”
顾玄转移了话题,举起酒杯,和顾倾辞的杯子碰了一下,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对面的男生很有眼色地端起酒瓶打算给顾玄满上,却被顾玄挥手制止。
那男生就放下手中的酒瓶,笑着开口道:“学长,你们应该不知道,最近校长给我们开会的时候还讲你俩了呢,说我们根本就比不上你们那届毕业生。”
顾玄和顾倾辞神色一动,两人没想到都毕业两年了校长居然还能记得两个人。
“是啊,校长说你俩很优秀,很有思想,也很成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是他们带过最好的那种学生。”
顾玄对面的男生继续笑着讲:“校长还让我们向你俩学习呢。”
未成年的三个男生就和一个女生大晚上出来喝酒,这就是你们向我们学习的结果?
顾玄和顾倾辞同时想到,只不过没说出来。
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也没必要去多操心人家做的什么事儿。
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沉默。
“是啊,欸,你俩是谈对象了?我听同学们都说呢。”
王雪儿插了一句问话。
“嗯,对,在一起多久了来着?”
顾倾辞看向顾玄。
“两个月。”
顾玄给自己添了一杯酒,随口回复道。
“哇,两个月,你俩不是同学吗?为什么不高中毕业就谈?”
另一个头顶着锡纸烫的男生开口问道。
两人对望一眼。
高中毕业的时候还没遇到他\/她呢,跟谁谈去。
……
“你们高三就好好学习,跟着学校的进度走,最后肯定能上大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顾玄和顾倾辞在中间走着,四个学弟学妹两两分在两人左右,离开了酒吧。
本来王雪儿她们还想继续喝,但见顾玄和顾倾辞要走,几个人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从那个学校里出来的学生们,是有一种奇怪的感情的。
虽然是不熟的学长学姐,但你就是可以相信他们,他们不可能会害你。
同样的,面对不认识的学弟学妹,身为学长学姐的你会自觉为其考虑。
这就是那所学校的魅力所在。
就算王雪儿很爱玩儿,但在这两位早已毕业的学长学姐面前也还是很乖的。
“嗯嗯,我们前阵子刚联考完,等开学就是校考培训,校考完了就要专业课集训了。”
王雪儿回答道。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六人慢慢走着,顾玄和顾倾辞讲着学习的方法,其余四人也听得很认真。
车道上的车依旧缓缓前行,夜晚的风更凉了些。
街道上的灯亮眼而炫目。
也正是此时,六人身后响起一声清嗓子的声音。
这声音颇有些刻意,但毫无疑问的一件事是:这声音贯彻了在场六人的三年高中生活。
六人半惊半怕地回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