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舒建陷入两难,思考良久,蓝舒建决定拒绝收购,一方面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强调自家腊货的独特手工工艺和优质食材来源;另一方面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一晃十年过去了,腊货厂如今扩大到上百亩,两年前蓝舒建出资在旁边还建了一个小区,叫来福苑,现在附近也陆陆续续地建了几个小区。
随后有了餐饮店也开了起来,慢慢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远处一座小学刚动工。
不久后,腊货基地接到一笔国际订单,原来是一年前一个海外华人回来探亲,家人送了几个腊货给他带走了,吃了后感觉到家乡的味道久久不能忘怀,希望同样在外国的国人品尝到家乡风味,便开了一个超市,卖的全是在内的食品。
蓝舒建抓住机遇拓展海外市场,从此腊货基地走上国际化道路,成为腊货行业的标杆企业,而蓝舒建也成为励志创业典范。
但蓝舒建并未满足于此,开始关注腊货制作工艺的传承问题。毕竟这传统手艺要是失传了,可是巨大的损失。
于是开办了腊货制作技艺培训学校,免费招收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掌握这门手艺并且传承下去。
在培训学校开学那天,来了好多充满期待的年轻面孔。蓝舒建亲自上台演讲,讲述腊货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创业历程。学员们深受鼓舞,学习热情高涨。
此时,在研究院的蓝舒烨遇到了难题,正在研究的课题缺资金,上面也没钱拨下来,左思右想的还是给蓝舒建打了电话。
蓝舒建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忙,毕竟是兄弟,深知科研项目的重要性。
蓝舒建迅速安排财务人员核算可用资金,决定抽出一部分利润资助蓝舒烨的研究课题。
蓝舒烨得到这笔资金后如获至宝,加紧投入研究,他的团队日夜奋战,终于取得重大突破。这项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
蓝舒烨在演讲中提到了蓝舒建,感谢他无私的帮助。
经过这一事腊货基地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订单量再次猛增。
蓝舒建乘胜追击,又开展了腊货文化节活动,邀请国内外众多宾客参加。
活动中不仅展示腊货制作工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大家亲自体验。
蓝舒烨的科研成果也喜人,几个研究都被公司买了,研究经费也多了起来,一年后蓝舒烨和他老婆被秘密带走了,只送了两个孩子,两个刚满两岁的双胞胎男孩,一个叫蓝耀勋,一个叫蓝耀博,蓝舒建夫妻俩去了哪也不敢问。
现在小孩由郝爱华和蓝文明带着。
两个小孩都很聪明,也很调皮,一个人根本看不过来,还好外婆过来帮忙做饭了,不然又得鸡飞狗跳,两小孩智商很高,可能遗传到了爸妈的智商,妈妈是蓝舒烨同一个研究室的日久生情才结婚的。
现在蓝舒烨唯一的烦恼就是被催婚,家里就他没结婚,妹妹五年前都结婚了,生了一男一女,妹夫是市区的小学老师。
有一天带他父母买衣服的时候见她落落大方,穿着又清爽就入了眼,后面时不时过去买一个小东西找蓝舒琳聊天,蓝舒琳虽然才小学毕业,但蓝舒建教了她不少,所以也有话题,一来二去的就熟了。
半年后两人就确认关系了,各自和家人说了一下就找了时间见面。
双方父母互相了解了一下也都满意两人,随后就是订日子结婚,看来看去还是年底的日子好一点,就在那天结婚了。
结婚前几天蓝舒建就把商场那个店给了蓝舒琳去经营,拿货之类的都是工厂直发的,货款也是从银行打过去就可以了。
蓝舒建的工厂招了几个高材生过来管理,他时间就多了很多,于是收拾了一下行李打算到处走走。
蓝舒建第一站选择了海边小镇,到达小镇后,漫步在狭窄的街道上,感受着海风带来的咸湿气息。
街边有许多特色小店,走进一家卖海产干货的铺子,店主是位慈祥的老人。蓝舒建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分享了许多关于小镇的传说和捕鱼人的生活。
在这里待了几天后就离开了,蓝舒建离开海边小镇后,前往了深山之中的一个古老村落。
这个村落据说有着数百年历史,保留着许多奇特的习俗。
进村时,村民们好奇地打量着他,蓝舒建发现这里的人们擅长一种特殊的腌制方法,可以做出别具风味的腊货。
于是向村民请教,村民们一开始有所防备,但感受到他的真诚后,便倾囊相授。
蓝舒建受到启发,想着把这种独特的腌制法融入自家腊货生产中,在村子里停留数日,记录下每一个步骤。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却得知村外的山路因为暴雨塌方堵住了出路,蓝舒建并没有慌乱,不过很快就联系到了一支救援队伍前来疏通道路。
在等待期间,组织村民们把山里多余的山货收集起来,全部买下,道路打通后,叫了一辆车过来,把货物拉到了最近的镇子上,找了一家货运公司把它全部拉回去了。
蓝舒建在外面走了三个月就回去了,恢复了正常上班的日子。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很多订单都是网上订购的,反而门店的生意不是那么好,不过这个品牌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都认准了这个牌子。
外婆两年前就去世了,爸妈年龄也大了,现在闹着要回老家,蓝舒建无奈开车送两人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
蓝舒建原本是送回来住一段时间在回市区,但两人回了老家就不想离开了,现在村里也建设的很好,二十年前蓝舒建出资给村里建了路,十年前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建了房子,后面每年都会捐一笔钱回去给孤寡老人生活。
除了捐给老家,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救助了不少孤儿。
时光流逝,陆续送走了蓝文明和郝爱华,蓝舒烨夫妇俩也退休回家了。
蓝舒建把可移动资产的一部分囤了一些东西,一部分捐献出去,工厂给了蓝耀博两兄弟,告诫他们产品的质量必须要把好关。
安排好全部就离开了这个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