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的御书房中,武媚娘紧蹙眉头,手中拿着一份财政报告,脸色阴沉。身旁的太监小德子和宫女小莲大气都不敢出,整个房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武媚娘猛地将报告拍在桌上,说道:“国库空虚,财政混乱,如此局面,如何能让国家昌盛?小德子,传户部尚书来见朕!”
不多时,户部尚书匆匆赶来,跪地请安。
武媚娘厉声道:“看看这财政状况,你身为户部尚书,作何解释?”
户部尚书惶恐地答道:“陛下息怒,臣等一直在努力,但积弊已久,整顿起来困难重重。”
武媚娘目光凌厉:“困难?朕不管有何困难,必须立刻着手整顿。首先,清查各地的税收情况,一个地方都不许放过,朕要知道每一分钱的去向!”
户部尚书连忙应道:“遵旨,陛下。臣立刻安排人手去办。只是这人手调配和经费方面,还望陛下支持。”
武媚娘说道:“朕会给你所需的支持,但你必须给朕办出成效来。”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税收清查行动在全国展开。官员们深入各地,仔细核查账目。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负责清查的官员李大人正与当地的税吏在县衙中对簿公堂。
李大人怒喝道:“你们竟敢虚报税收,中饱私囊,该当何罪?”
税吏狡辩道:“大人,冤枉啊,这都是以前的糊涂账,小人也是奉命行事。”
李大人冷笑道:“休要狡辩,证据确凿,来人,将他拿下!”
税吏喊道:“大人饶命啊,小的再也不敢了。”
李大人说道:“现在知道怕了?晚了!如实交代你们的罪行,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与此同时,武媚娘在宫中也没闲着。
她对小莲说道:“小莲,你去把狄仁杰叫来,朕要听听他对整顿财政有何建议。”
狄仁杰很快来到御书房。
武媚娘说道:“狄爱卿,如今财政整顿艰难,你有何良策?”
狄仁杰拱手道:“陛下,打击偷税漏税只是一方面,还需改革财政预算和支出制度。预算要合理规划,支出要严格审核,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武媚娘点头:“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具体该如何操作?”
狄仁杰思索片刻道:“陛下,可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对各项财政收支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防止他们滥用职权,虚报冒领。比如,规定每一笔支出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和说明,定期进行公开。”
武媚娘说道:“这主意不错,那人员选拔方面,你有何想法?”
狄仁杰回应道:“陛下,当选拔清正廉洁、精通财务之人,且要避免任人唯亲。”
武媚娘表示赞同:“就依爱卿之计,立刻着手办理。”
在改革财政预算和支出制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
在一次朝会上,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新制度太严苛了,让我们做事都束手束脚。”
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是啊,陛下,以往的惯例都被打破,下面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武媚娘严肃地说道:“朕知道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谁若敢阻挠,严惩不贷!以前的惯例若有不合理之处,就应当摒弃。”
这时,又有官员说道:“陛下,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恐怕会引起一些动荡。”
武媚娘说道:“动荡只是暂时的,若不改革,国家将陷入更大的危机。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除了清查和改革,武媚娘还大力鼓励商业发展。
在京城的一家商会中,武媚娘亲自出席会议。
她对商人们说道:“朕希望你们能积极拓展业务,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朝廷会为你们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位富商说道:“陛下,我们也想发展,但有些政策限制了我们的手脚。比如关卡税收过高,运输成本太大。”
另一位商人接着说:“还有,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太高,我们有心无力啊。”
武媚娘当即表示:“你们提出的问题,朕会一一解决。只要合法经营,朕绝不加以阻拦。降低关卡税收,放宽行业准入,这些都会逐步落实。”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财政状况逐渐好转。
在一次朝会上,户部尚书呈上最新的财政报告。
户部尚书兴奋地说道:“陛下,经过整顿,税收增加,国库逐渐充实。”
武媚娘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甚好,但不可松懈,要继续保持,让国家的财政更加稳固。”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有官员上奏:“陛下,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对百姓过度征敛,引起民怨。”
武媚娘听闻,眉头再次皱起:“传朕旨意,税收要合理,不可压榨百姓。若有违者,严惩不贷!派监察御史到各地巡查,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户部尚书说道:“陛下圣明,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税收,又能安抚民心。”
武媚娘说道:“财政乃国家之根本,必须谨慎对待,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整顿财政的道路上,武媚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