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互视一眼又笑了。
许灼把剩下的一张漫画给戚苦玫,这是下一期内容。
看到答案后,戚苦玫惊讶道:“怎么会是他……诶?好像也没错。”
不管她的嘀嘀咕咕,叶安巧疑惑地看着许灼道:“许灼同志,你这编故事的方法倒是巧妙,能分享一下嘛,我也学习学习。”
“这个叫节点,一章故事正好讲完。一般写故事,开头做钉子,结尾留钩子。钉子一下吸引人,钩子则是引人想要知道下面内容。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来,这么一期的内容就完整了,有了主旨。”
这第一期的故事,就叫“一点星火石砺出”。
有了这个主题,接下来的封面设计也简单。
许灼让许若谷画一个女人,脑袋要很大很大。
这个脑袋就是“不周山星”。
脑袋破碎的一角,暴露的是无数齿轮发条轴承等。
女人的头发化为钢铁森林,血液化为湖泊,痘痘变成火山,血管化为地脉,腐朽溃烂的皮肤化为沼泽……
这颗星球上还要画主角等人打架追击的画面。
至于女人的脚则断裂,里面喷出大量缆线。
等全部画完后,把这张画倒过来。
“咦?!”
这一倒,别说其他人,就连许若谷都震惊了。
按照许灼的要求画完后,这么一倒,女人就成了一棵长在星球上巨大的树,一棵世界树,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山海经》里的“女娲”。
或者欧洲神话里的泰坦,大地母神等等。
这幅画堪称艺术!
“数千年来,我们在脚下这颗蓝星上生活、繁衍、发展,劳累时,微风拂面,是否曾仰望星空,试想遥远彼端……”
许灼抬笔,为这张封面写下一行简介。
除了正面之外,还有反面,也要进行一下设计。
反面的图画设计……
许灼想了想,就以这颗“不周山星”局部的山川地貌来吧。
提供了相应的想法,还是不行的。
这个时代的人,想象力匮乏。
许灼如果不把很多事情说透,甚至打个粗稿,她们都不明白在说什么。
有些东西光靠文字表达还是不行的。
就这样,许灼一个人亲自出主意,亲自监督,在这里完成封面等设计。
外面雨又逐渐下大了起来,声音唰唰的。
零食生产小组的人都来上班了,万芸在外面亲自主持了下早会。
聊完后,许若谷在外面忙着作画时,许灼喝着水润嗓子休息。
又等了会儿,许平龙便带着人赶了过来,他也连忙撑伞出去。
还好这个天雨虽然大,雷电却不多,油纸伞还吃得消。
一直到了养殖场这里,钣金厂派来的焊工已经在搞窗子烧焊了。
许灼吩咐几句后,便转身出门去木工小仓,把在这里修门窗切玻璃的人叫过去,冒着雨,用板车推着玻璃去养殖场,现场配合着切。
他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还有别的事,吩咐两句后便走开了。
雨下得越来越大了。
他不能骑自行车,只能撑着伞走向天授村委。
到这里时,因为胶鞋和油纸伞的缘故,身上竟然没怎么湿。
“许委员,怎么冒这么大的雨来了,有急事?”
接待许灼的不是楚会计,而是别的村委干员。
许灼放了放伞,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不是什么急事,但事情确实得商榷。楚会计这是有客人?”
干员咂了咂嘴,摆摆手:“没什么大事,我帮你去叫下人。”
说着,给许灼倒好了红糖姜丝水,便转身上楼。
许灼低头看了看这个水吧……差点对自己产生性别认知障碍。
很快,楚跃华就走了下来,对许灼招招手,示意旁边办公室聊。
“我不会打搅你吧,你先忙去好了。”许灼笑着道。
楚跃华也笑了:“瞧你说的,这里是有点事,但也不急。我这里的事,慢慢来。哪天没事啊?正好,这两天还要把下雨之前,所有开河、开菜市场、修路的支出都算起来,报给老书记呢。你那里不是垫付不少材料钱吗?单子有没有带?带的话正好拿过来,我做进账里。”
“这个哪里会随身带,来是别的事。”
“我知道,你说。”
似乎因为是自己人的缘故,楚跃华每次对待他都很客气。
这让他有些茫然。
按理说自己这么年纪轻,不该被个自己叔叔辈的这么高高抬起吧?
“是这样的,咱们村委文宣处有人吗?”
“没人,空部门,怎么,你需要什么事全村宣传一下?”
“不是,我想往这里塞个人,当广播员。”
“是塞过来养着,还是说……”
“现在风气还很拘谨,咱们村算是开放了,但仍旧是伟人在时那一套。辛苦之余,人民脑子紧绷着,这不好。我觉得,应当劳逸结合。所以我想的是,来个广播员,每周一七点,先进行国歌播放。每天早上一定时间,就在广播室这里放新闻。放完新闻,每天两次,在村广播室里读写报纸上的文章。正儿八经的也好,娱乐的也罢,都可以。我个人呢,是倾向于娱乐的,比如当下小说。就是不知道老书记怎么想,这个还得沟通。还有啊,咱们村现在生产,不还有点吃大锅饭那个意思吗?那么谁劳动勤快,谁就应该得到表扬和奖励。村广播要提出嘉奖之余,还可以让人来进行演讲,发表下感言。另外呢,平日里啊,也可以放一些红歌。咱们村民自己也可以搞搞歌舞吧,比如来个红歌合唱什么的。当然了,这些都太琐碎了,这份是计划书,流程表,以及意义诠释。楚会计,你看下。”
许灼一点点的把事情说了个大概,才从后背摘下背包,拿出文件递过去。
楚跃华看了,脸上露出了高兴之色,点点头。
“我很赞同这件事——当然,丑话说前头,仅仅是我个人很赞同。这件事,还得看看老书记的意见。”
“主要是人还是事情?”
“事情。”
“人呢?”
“只要事情过了,人迁过来不是问题。像戚家姐妹这样的人才,按照如今天授村的建设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如果是以前,就算我同意,老书记也不会同意。老书记挺讨厌知青的,以前总私底下骂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但在以后的建设里,很显然,力气不再是唯一评判指标。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