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礼仪培训,殿试进场
三日后
蒋宅马车齐备,六贡生两人一乘,分坐三车。
马蹄“哒哒哒”,进宫“培训”啦。
马车不能进宫,三百名贡生的上百辆马车整齐停在宫外,竟无有旁逸斜出者。
驻车,下车,贡生们身着蓝袍,手持文书,肃立在宫门外,贡生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清晨便进入皇宫。
宫门巍峨宏伟,极具压迫性,侍卫肃立两侧,贡生们列队依次接受检查。
一一核对身份后,由宫人和礼部官员带领贡生们进入宫内指定的培训场所。
宫门缓缓打开,礼部官员带领他们穿过长长的宫道,行至文华殿。
殿内庄严肃穆,墙上悬挂着“仁义礼智信”的匾额。
宫中内侍太监站在堂前,高声陈述培训期间的注意事项。
随后,礼部官员详细讲解觐见皇帝的礼仪,包括跪拜、叩首、进退等动作。
堂内有专门的礼仪官示范标准动作,贡生们跟随练习。
礼仪官逐一纠正贡生的动作,确保每个人都能准确完成跪拜、叩首等礼仪。
堂内安静,此时只有礼仪官的口令和贡生们的动作声、衣袍的摩擦声。
礼仪培训过后,就会进入下一个环节,进行殿试模拟。
在模拟殿试中,贡生们按照正式流程演练,堂内布置与真实殿试相似,设有御座和考官席。
贡生依次进入,向御座行礼,礼仪官依旧全程监督并纠正。
培训结束后,礼部官员检查贡生的服饰,确保蓝袍、儒巾、布鞋等符合规范,不合格者需立即调整。
培训结束时,礼部官员或太监进行最后训诫,提醒贡生保持庄重,不得失礼。
贡生们整齐站立,聆听训诫,随后在引导下有序离开皇宫。
此时,日落西垂,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
进行完所有培训项目,三百贡生终于可以拖着酸痛疲惫的身体出宫。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安排礼仪培训,也是为了培训后贡生们还有时间调理一下身体,免得影响正式殿试的成绩。
还算是人性化,只不过培训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礼仪的培训,更是对贡生们心态的磨炼,确保他们在殿试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最重要的就是殿试入场落座那个环节的培训了,能给贡生们一个准备。
毕竟乡试会试很多人都会参加第二第三次,但是殿试是不会有人参加第二次的。
鱼跃龙门,只此一次。
从此是逆天改命还是泯于众人,就看贡生们的真材实料和气运了。
毕竟,在殿试中,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蒋小七跟着队伍出了宫,倒是不觉得太累,毕竟有多年练武的底子,从前吃糖豆一般吃健体丸也不是白吃的。
蒋家其他人也还好,就算年纪最长的蒋长丰和蒋长庚也只是觉得腰腿有些酸软,不过歇上一晚应该就能有所缓解。
蒋小七等人回到蒋宅,家人早已备好了热汤饭菜。
大家先是将贡生统一的蓝袍脱下,换了家常的衣服,这才围坐在一起用饭。
饭毕。
蒋长丰和蒋长庚二人迎来了独属于他们的专属补汤,这次年轻人们都没有。
“明斐啊,这……”
“两位叔祖喝吧,折腾了一天很是耗费体力元气,过几日就要进场了,稳妥些。”
听及此,两人也不再矫情,就是觉得有点儿吃独食的意味,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身体感觉还尙可,两位叔祖父就不要想别的了,明斐给两位准备的,快趁热喝吧。”蒋林和蒋宴也附和。
两个老头子“咕咚咕咚”就把补汤干了,只是可以预见,晚上少不得要起夜了。
蒋家的下人非常专业,毕竟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自家主子殿试了。
上一次是五人,这一次是八人,自己这些人也算是幸运,跟对了主家。
蒋家如此,就算是个下人,也能看出主家兴旺之势。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大家都打起了万分精神,精细伺候着家里的贡生老爷们。
殿试入场前前三天,蒋文海和蒋文翰又搬来了蒋家,到时候八人一同出发进宫。
这三天,蒋家门房老李头拿着大锁链将大门锁了,又在门外挂了“闭门谢客”的牌子。
这还是蒋小七吩咐的,倒不是这三天还要带着大家伙“临阵磨枪”,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白驹过隙,又是三日。
天还未亮透,蒋家八贡生已穿戴整齐,车架列队齐整,驶向皇宫。
和礼仪培训那日一样,只不过这次的马车反而少了,多是几人一乘。
想必是熟识的挚交好友还是决定一同相携而来,马车的队伍也不至于像那天一样排那么长。
蒋家这次也只用了两辆马车,四人一乘。
到达宫门前,已有不少贡生在等候,他们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晚的,排在队伍中间。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但皇帝不会全程监考殿试,毕竟要考几个时辰。
都当皇帝了,干嘛受这个累,没苦硬吃?
自有官员服其劳,且都抢着表现。
皇帝会亲临考场意思一下,有时会说几句鼓励的话。
殿试的题目一般是策论,要求考生就某一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说是由皇帝亲自出,但是若是代笔,你也不可能知道,人家说是皇帝陛下亲自出题,那就是!
又是一番检查,终于入得宫门,这次不是去文华殿了,而是在太和殿。
进入殿内,礼官在旁提示,贡生们整齐地下跪行礼,无人出现错漏。
“起~!落座~!”
御前大太监嗓子洪亮,三百人应声而起,端正仪态,整齐落座。
无人敢抬头直视天颜,只能将目光放在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