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快走,快下城墙。”
面对密集的炮雨,乌克善的亲兵拉着乌克善就要往城下撤。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滚到乌克善脚边的炮弹忽然爆炸。
轰!的一声巨响,乌克善和他身边的十几名亲兵,瞬间被硝烟与火光吞噬。
强烈的爆炸气浪将他们的身躯高高掀起,抛向空中,又重重地摔落在满是砖石碎屑的城墙上。
乌克善的身体被炸得血肉模糊,一条手臂不知飞向何处,他的脸上满是痛苦与不甘的神情,双眼圆睁,似乎还在难以置信眼前发生的一切。身旁亲兵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着,残肢断臂交织在一起,场面惨不忍睹。
轰轰轰!轰轰轰!
接连不断的爆炸在南关之中响起。
大量炮弹突如其来的爆炸,让周围原本就惊恐万分的后金士兵们更加混乱。
有的人被炸的千疮百孔,血肉横飞,有人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完全不顾方向;有人呆立当场,被这血腥的场景吓得丧失了行动能力。
弥留之际的乌克善,听着城中不断响起的爆炸声,他明白南关彻底完了。
城外,李水生正紧盯着城墙上的一举一动,当看到那一团团巨大的爆炸火光腾起时,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传令,加大炮击力度,步兵准备冲锋!”
他果断下令,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明军的火炮齐鸣,炮弹如疾风骤雨般再次倾泻在南关城墙上。
原本看着很是坚固的城墙,在这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下,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变的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明军的步兵们扛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他们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南关城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炮火的洗地,让南关城头根本就没有一个鞑子士兵还能站着的。
明军顺着架设好的云梯,很快就登上了城头。
明军登上城头后,见到还没死透的鞑子就立马补上一刀,在城墙上清扫残敌的同时,另一部分明军迅速打开城门。
城门一开,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入城中,马蹄声在石板路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城中残余的后金士兵乱作一团,被明军分割包围。
骑兵们在街巷中往来驰骋,手中长刀高高扬起,寒光闪烁,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后金士兵的惨叫。
经过一番不怎么激烈的战斗,南关城内成股的后金军死的死,被俘虏的被俘虏。
南关城中的战斗基本结束,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抵抗。李水生下令继续搜查,务必确保城中没有残留的敌人。
.............
京城,乾清宫,崇祯皇帝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头痛。
这几天的各种奏折,几乎都是攻击当朝首辅周延儒的。
周延儒这人,入阁初期,确实办了一些事情,赢得崇祯帝的进一步信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延儒逐渐暴露出其自私自利、结党营私的本质。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朝堂上拉帮结派,排斥异己,打压那些对他不满或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大臣。
这使得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愈发激烈,官员们为了自保或谋取私利,纷纷投身于各种政治派别之中,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和决策效率。
同时,周延儒在军事方面也表现得极为无能。面对明朝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后金在北方不断侵扰,国内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
明朝在军事上屡屡失利,进一步加剧了明朝的统治危机。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现在桌面上一张张的奏折上写的。
随着最近弹劾折子的越来越多,崇祯帝对周延儒的信任也逐渐瓦解。
事实摆在眼前,国内的农民军确实是越剿越多,北方的后金,也是越来越猖狂。
正经的事情一个没办成,各种的毛病倒是不少,特别是周延儒暗中结党这一点儿,崇祯皇帝最为反感。
头疼的崇祯皇帝虽然已经有了罢官周延儒的念头,但这会儿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总是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因此,这会儿的崇祯皇帝正在那头痛呢。
“皇爷,捷报,山东那边的捷报,新任东江镇总兵,龙虎家军陈平安带军反攻夺回了旅顺。”
来自山东的捷报,被太监王承恩满脸激动的送进了乾清宫。
正在头痛的崇祯帝闻言大喜:“快,快,把捷报拿过来我看看。”
东江镇那边竟然这么快就把旅顺给重新夺了回来。
自从崇祯帝上位以来,后金越发猖狂,连京城脚下都打了过来,简直就是把崇祯的脸打的啪啪响。
自从崇祯当上皇帝以来,除了袁崇焕曾经取得过宁锦大捷以外,就从来没正儿八经取得过对后金的胜利。
袁崇焕的宁锦大捷那还是崇祯元年,他刚当上皇帝那会儿的事儿。
真要是算起来,其实跟他崇祯的英明领导没什么关系。
就算如此,崇祯还是把袁崇焕给当成了打败后金的大救星,给以袁崇焕重任。
这一次陈平安竟然重新夺回了旅顺,这绝对是崇祯皇帝自继位以来,实实在在的头一次对后金的胜利。
崇祯皇帝迫不及待的接过捷报,仔细阅读了一番。
捷报的内容无非就是将士们英勇奋战,为报效皇恩,奋不顾死,死伤惨重,终于是拿下了旅顺堡。
好吧,内容自然都是陈平安要求李水生瞎编的,瞎编的标准都是按照如何艰难、如何惨烈,如何英勇,如何牺牲等等为基调。
崇祯看了之后是又心疼,又热血,又咬牙。
“大伴,监军刘坤的战报来了吗?”
“皇爷,来了,这个就是。”
王承恩赶紧的又送上了一份折子。
崇祯皇帝接过折子看了一遍,内容跟山东总督余大成送上来的捷报内容都是差不多的。
能不一样嘛,余大成和刘坤的折子,可都是根据陈平安提供的战斗记录描写的。
两个只知道在济南府里享乐的家伙,对于陈平安这个盟友,那真的是太放心了。
见双方的折子内容都差不多,崇祯皇帝也就放心了。
............
感谢臭小子是你呀的灵感胶囊。感谢送花和用爱发电的所有老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