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境下,这个人,罗飞心中洋溢着几分自得。自变法提议之初,他便预见到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尤其是面对嬴政的固执与传统观念。然而,历史的奇迹在此刻上演,面对罗飞对皇权的挑战,嬴政展现出超乎想象的开明与远见。一句“大秦千秋万世”不仅打动了嬴政,更出乎罗飞的预料。
“既然陛下如此决定,臣定当遵从。”罗飞稳重地拿起书册,开始朗诵:“法大于天,法理为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随着罗飞的话语,议论声四起,但又迅速被压制。众人面露不赞同之色,但考虑到嬴政的权威,无人敢于直接反驳。
紧接着,车同轨、书同文、理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一提出,引发了众人的惊叹与震惊。罗飞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法律体系的完善,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治理理念。他所提出的每一条法律,都精准地触及了历史的脉络,展现出了其深远的影响力。
对于一些激进的想法,人们起初感到难以接受,但罗飞不为所动,继续坚定地阐述他的观点。从轻蔑到惊讶,再到审视与赞叹,罗飞的新秦律逐渐获得了认可。尤其在量刑部分,赵亥的反对声引起了注意。赵亥指出,虽然原先的秦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犯罪率,但过于严厉的惩罚可能并非最佳解决方案。
“臣有一事欲请郎中令大人详述。”赵亥站起身,以不满的目光盯着罗飞。在他看来,过于苛刻的法律虽能遏制犯罪,但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冷漠与不公。他认为,平衡法律的严厉与人性的关怀,才是真正的治理之道。他的言辞引发了对原有法律体系的深入讨论,也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这一过程中,罗飞展现出卓越的辩论技巧和对法律深刻的理解,不仅赢得了嬴政的支持,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尊敬。这场舌战,不仅展示了罗飞的智慧与胆识,更为大秦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通过这场辩论,古老的法律体系得以革新,为大秦的繁荣与稳定开辟了新的道路。
赵亥对秦律的严格深感赞赏,认为它能有效地约束人民,避免他们在触犯法律时过于放肆。如果秦律变得宽松,谁能保证那些人不会做出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呢?要知道,在秦国境内,除了那些遵守传统、安分守己的原住民外,还有大量来自六国的遗民!他们分别来自齐、燕、赵、楚等国家,个个都不是易于招惹的角色。
如果抛弃了如此严格的秦朝法律,可能会导致各种混乱事件的发生。赵亥接受了新秦律的理念,但无法接受刑法变得如此宽松!
\"如果刑法发生变化后,民间的大批犯罪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郎中令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赵亥提出的问题尖锐且直击要害,不愿接受罗飞变法的一些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秦法是大秦帝国的基石,郎中令此举不仅动摇了国家的根本,其用心险恶,应予诛杀!”
说服王翦
李德主动站了出来,开始汇报早已准备好的历史数据。如果不是因为罗飞,李德恐怕永远不会翻阅这些尘封的资料。然而,正是这份意外发现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李德未曾留意的事实。这也是他甘愿为罗飞效力的重要原因。
在刑法修改前,上报的犯罪数量显着低于修改后的时期。这意味着,在法律变得更加严厉的情况下,每年的犯罪人数竟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种现象超出了李德的预期。
对于尚未查阅廷尉府宗卷的罗飞而言,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实际上,罗飞早已经知晓这一情况。在刑法尚未改动的时候,秦国正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那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说法已经开始流传。社会环境相对单纯,犯罪率自然也较低。
至于刑法的修改,则是因为秦国境内的局势恶化,内外受敌,加之这些年来嬴政不断对外征战,征服了六国的领土。六国之人大多对秦人怀有怨恨。打斗 之事从来不少见,这使得近年来的犯罪率持续上升。这都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常态。只是不幸的是,只有罗飞一个人洞悉了这一切!
在旁人眼中,这无疑证明了罗飞的预见能力。尤其是李德,几乎对罗飞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完李德的分析后,整个大厅陷入了一片寂静。特别是赵亥,直接闭上了嘴巴,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首回合,罗飞几乎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借助李德提供的数据,大殿内的氛围变得异常安静。“好,先生确实早已洞察了秦法的缺点!”
嬴政拍手大笑,众人却不敢开口,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刻冒犯嬴政的权威。“既然如此,相信诸位大人也无异议了吧!”
罗飞环顾四周,只见原本情绪高昂的人们此刻如受惊的小鸟般安静。于是,他继续说道:
“士农工商,自今日起,地位平等,制定统一的商业法规……”罗飞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大约四五百字,众人的表情随着他的话语起伏变化。
众所周知,从周天子以来,国家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民,没有了粮税,偌大的国家将失去根基。罗飞所说的内容比以往更加惊人!“郎中令大人,莫非已患痴呆症?”
罗飞讲话时,就连一旁的王翦也不由自主地变了脸色。
起初,王翦对这位年轻人抱有好感,认为他能为军队带来新的希望,却没想到他会涉足政界。现在,他竟然提出了这样疯狂的秦法!
如果没有农民的税收,军队的粮食从何而来?官员的薪水又从何而来?罗飞自己领着两千石的薪水!
“老将军王,这话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