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宇的坚持下,苏珊、艾莉尔、吴宇,三人来到河边散步。
早晨的阳光照在小河上,小河中的水波散乱着满河金鳞。两个活泼美丽的少女,挎着竹篮,相伴走在小河边。
这一幅美景,吴宇却无心欣赏。他顶着两个黑眼圈,不时地打个哈欠,懒洋洋地走在后面。
艾莉尔走在前面,兴奋地边走边挖野菜。苏珊从小失去母亲,和粗心酗酒的父亲相依为命。没有人教她关于厨房的知识,所以她不怎么认识什么野菜。她一边挖野菜,一边向艾莉尔请教。两人一边挖着野菜,一边亲密地聊着天。
河边湿润的土地上,就像一个植物的宝库。只走了几百米,艾莉尔和苏珊的篮子里就装满了野菜。
艾莉尔和苏珊一左一右,使劲拉着吴宇的双手,强迫他回到厨室的火堆旁。她们急着要尝尝中国皇帝吃的早点。
吴宇像河马一样张大嘴巴打着哈欠,眼泪顺着眼角被挤了出来。他懒洋洋地翻着两个姑娘的野菜篮子。
两个姑娘的野菜篮子,给吴宇带来了一点小惊喜。他在她们的篮子中,发现不少看上去很嫩的蒲公英幼苗。
吴宇掐了一片蒲公英叶子,在大篷车车辕上挂着的羊皮水桶里涮了涮。他把蒲公英叶子放到嘴里尝了尝,又嫩又甜。
吴宇决定做一道吴氏改良版的“西葫芦鸡蛋饼”,糊弄一下两个美国小傻子。
中国菜的“西葫芦丝鸡蛋饼”,老北平民间也叫\"鸡蛋糊塌塌”。听着名字不唬人,其实却是一道经典的鲁菜白案点心。
吴宇曾在宫中的文华阁,也就是皇家史料馆见到过关于“西葫芦丝鸡蛋饼”的记载。
据传当年道光皇帝有一个姓董的宠妃,艳冠后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董妃是汉军旗人,不习惯宫中满人多奶、多肉的饮食。
董妃进宫不久,就怀了孕。更加病恹恹的,饮食不振。这可急坏了道光皇帝。御膳房首领太监也是被逼得欲仙欲死。
最后,御膳房的一位山东济宁籍姓姚的白案师傅,做了一道“西葫芦丝鸡蛋饼”。这位董妃竟意外地喜欢吃,才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这位姓姚的山东白案师傅,也获了个小小的九品下前程,成为御膳房的八大供奉之一。
西葫芦丝鸡蛋饼的经典做法是:
第一步,先选细嫩的西葫芦,不要去皮。擦成丝,加少许盐腌制。
第二步,把两颗鸡蛋打散,倒入菜丝中,拌匀。
第三步,加入西葫芦丝重量一半的面粉。然后,加水搅拌,水为面粉量的一半。直至面粉至稠奶油状。
如果没见过奶油,那就比照煎饼面。加水至煎饼面稠度即可。
第四,上锅烙制。炒锅中加入大豆油,烧至六成油温,倒入面糊。比照大葱炒鸡蛋的做法,把面糊烙至两面金黄的饼状。
西葫芦丝鸡蛋饼烙成后,表面呈金黄色,蛋香扑鼻。内部因有嫩西葫芦丝,变得囗味咸鲜,软嫩清香。最重要的是,它内部没有油腻感。
西葫芦丝鸡蛋饼,既有油炸食品的香味,又祛除了油炸食品的油腻感。端地是闻着浓香,吃着清淡。
西葫芦丝鸡蛋饼,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老人、妇女、儿童的优良早餐。
西葫芦丝鸡蛋饼,美味又营养,很快从宫中传到了民间。
西葫芦丝鸡蛋饼,宫中菜单上叫“玉带金丝”。传到权贵人家,为避皇家的讳,被称作“金玉满堂”。到了老北平民间,也就直白地叫\"西葫芦丝鸡蛋饼\",或者叫“鸡蛋糊塌塌”了。
吴宇在宫中探望姑姑时,正好皇帝把御膳中的这道“西葫芦丝鸡蛋饼”赐给姑姑。吴妃见到侄子十分高兴,就把这道菜和吴宇分享了。
吴宇瞧姑姑爱吃这道菜,就上了心。他通过宫中太监,花三十两银子,从御膳房的一位鲁菜供奉手里学会了这道菜。
吴宇受爷爷吴大学士影响,本身对美食的品味很高。吴府不缺材料,他又悟性高。试制了几次后,连老供奉都对吴宇这道“西葫芦丝鸡蛋饼”赞不绝囗。
吴宇甚至改良了这道菜。他把西葫芦丝换成嫩蒲公英。蒲公英有两种,一种是苦的,另一种是甜的。
成人和老人更喜欢加入苦蒲公英的鸡蛋饼。苦蒲公英经过油炸,其实苦味很轻。吃到嘴里爽口回甘,还能败火利尿。
甜蒲公英做成的鸡蛋饼,则是女孩和儿童的最爱。
吴宇的奶奶,吴府老太君,最喜欢这道苦蒲公英鸡蛋饼。每当老太太生气,躺在床上不吃饭,谁都哄不好的那种。只有吴宇亲手做的苦蒲公英鸡蛋饼,才能让老太太开口吃饭。
吴宇也把自己亲手做的“苦蒲公英鸡蛋饼”,送入宫中给姑姑吴妃品尝。吴妃品尝后,又敬献给了皇帝。
自此之后,吴妃隔一段时间,便从宫里传话,让吴宇亲手做“苦蒲公英鸡蛋饼”送进宫中。
大家心知肚明,应该是皇上想吃,但都装作不知。一来吴老爷子是大学士,让孙子给皇上献吃食,太过谄媚,有碍物议。
另一面,吴府是贵人,不愿断了宫中供奉和太监的活路。这种为难下人的事,吴府老太太菩萨一样的善人,是断不许吴家的人做的。
想起远在中国,千里之外的奶奶,吴宇心酸中带着一丝牵挂。嘴角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艾莉尔的娇声催促,迫使吴宇收回回忆。他开始做甜囗的“蒲公英鸡蛋饼”。
吴宇首先把嫩蒲公英掐去根,放到水里洗干净。然后在开水锅中放入一块黄油。等黄油化开后,把蒲公英放入锅中烫一分钟。
烫好的蒲公英捞出,马上放到凉水中涤凉。这时,蒲公英已经变得又脆,苦味又淡了。
其实,吴宇在吴府做这道菜时,开水中加的是黄豆油。只是在这德克萨斯荒原上,没处找豆油,只能用黄油将就。即使出了荒原,也难找豆油,因为美国人是不吃黄豆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