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宋星晨,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个妹妹。
这是蓝国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原身为了巩固自己的知识,同家里人商量,晚一年参加高考,按她的估分,考个本省的专科,应该没有问题。
刚好,村里大队长的女儿,也参加了这次的高考;
最后,大队长的女儿考上大学,已经去学校报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没有到。
村里都说,宋家对女儿太好,还让她们读书,考大学,看,这是失败了吧,还不如大队长家的呢,人家虽然平时成绩不怎么样,但关键时刻却能考上大学!
各种话都有,原身一直在家里等通知书,不愿意出门去听那些奚落,一直到都开学了,也没有等到……
村里说什么的都有,家里没有办法,只能托人在县里给找了个做缝纫的老师傅,让原身去学习手艺。
原身也认命了,真的以为自己没有考上;
跟着师傅学了一年,就已出师,刚好赶上国家改革,小范围内允许私人摆摊做生意。
原身就开始接单,做衣服;
后经人介绍,同县上的一个工人结婚生子,比大部分同龄人,也算是过得较好的。
没几年,老公的厂子转成私企,工作也没有了,两口子就经营着缝纫铺子,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只是,在二十年后,大队长家女儿冒名顶替的事情被曝出来了,来人找她,才知道,当初的录取通知书,被大队长给拦截了;
也知道了,那人在大学第二年,就改名成自己本名,只是成绩一般,最后毕业,分到了一个闲职,吃上国家饭,嫁了一个好老公。
这事爆出来,也是因为时间太久,她可能自己都忘记了,在单位上仗着资历老,得罪了人,才把她的底查出来,这会儿已经开除了。
那人老公家里有些钱,为了孩子的前途,找到原身家里,说是补偿这些年的工资,但是需要她签一份谅解书,只要她不计较,只会失去工作,不会上档案的。
原身不愿意,哪怕这是很大一笔钱,她的大学梦啊,可恶的大队长一家。
但老公孩子愿意呀,在这小县,虽然有些小钱,但谁会嫌钱多啊,况且,因为改革开放,现在买布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生意也没以前好。
再说,大学已经被顶替了,现在只需要拿到损失补偿,有何不可?
公婆,老公,儿子,都劝她,让接受这笔钱;
原身最后还是妥协了,但内心却憋屈得很,郁结于心,一辈子都没有想通!
她想上大学,那是她辛苦考出来的,当初高考恢复第一年,她就想参加了,为了稳妥,她才推迟到第二年考的,但因为大队长一家,她的大学没有了,还有村里人,那段时间的奚落,要是她上大学,肯定不一样的。
大队长的女儿,成绩本就不好,想想,当时,他还开心的对村里人说,这是超常发挥,脑子开翘……
屁的,是脑子转弯碰到屎,出瞎子眼,想害人!
星晨,想上大学是吧,其实还是很简单的。
这会儿,大队长家的女儿文小红已经去大学报到了,村里人还在说宋家的女儿没考上呢;
宋家两儿两女,但对儿女都一样的,读书时就说了,只要读得走,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但读不出来,就回家干活。
星晨觉得挺开明的。
从村里走了一圈,给周围说娴话的人下了个烂嘴符,让这些人太闲,有时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月寒!
不给点教训,也不会有所收敛的。
“回来了,外面有啥好玩的,别听他们瞎说,我家孙女,从小成绩就好,肯定能考上的,就是晚两天到。”
见星晨出门回来,怕她难受,奶奶笑意洋洋的上前,拉着她回正堂。
“奶奶,我才不怕她们说呢,我自己考的,心里明清,我出去打听事情去了,等一会儿阿爹阿娘回来,我再同你们说。”
“不能先同奶奶说,这么神秘。”老太太脸上有些不开心,孙女这是不想分享给她,心里痒痒地。
星晨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颗从后山采的野果子,往老太太嘴边递,“奶奶,等阿爹阿娘回来,我还要再说一次,你不心疼孙女啊。”
老太太接过,咬了一口,“咦,这果子真甜,比前些年的都甜,味道不错,还有吗,都孝敬你奶奶我吧。”
人老了,她就好这一口,但儿子儿媳怕她身体受不住,不让吃,这怎么行;
星晨认命的拿出剩下的两个,“一天只能吃一个啊,不能多吃,不然阿爹要说我呢。”
“行,奶不同他们说,是你给的,呵呵!”
这老太太!
等一家人回来后,星晨帮着把饭菜端上桌,农村,很简单的吃食,加上人口多,还有她同妹妹上学,只有素菜吃,但一家人吃得很香。
等大家吃完后,星晨才对着面前的家人开口:“奶,阿爹,阿娘,我今天才知道,我的通知书其实已经到了,但是被大队长给藏起来,给他女儿。”
“什么,岂有此理,老文怎么是这样的人呢?”
两个哥哥都面面相觑,但明显看出,有些气愤。
宋父宋母,就是不可置信。
老太太就是很平和,人活一辈子,什么没有见过。
这文大队长在村里,人品,那是有口皆碑,谁都会说一个好字,所以,宋父宋母都不愿意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