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虎娶妻
虽然比斗上热血沸腾,惊险刺激,还引起未来老丈人和小娇妻的担心。
而红叶站在一旁,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许:“安文臣这小子,将我所授之法运用得如此娴熟,不错不错。”
围观的人群也纷纷议论起来。
“这安文臣三个月前还是个安家的普通少爷,如今竟能与赵虎打得难解难分,真是厉害!”
“看来这次有希望能惩治赵虎这恶霸了!”
赵虎见久攻不下,心中愈发急躁,招式也变得杂乱无章。
安文臣看准时机,使出一招“顶天立地”,长棍高高举起,然后猛地砸下。赵虎慌忙举臂抵挡,却被强大的力道震得手臂发麻。
安文臣趁胜追击,棍法越发凌厉,赵虎疲于应对,渐渐露出破绽。
就在这时,安文臣全力施展出一招“雷霆万钧”,长棍带着呼呼风声砸向赵虎。
赵虎想要躲避,却已来不及,而安文臣已经打红了眼,一个不慎,竟没控制好力道,一棍将赵虎打死在台上。
台下瞬间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县太爷宋经纶先是一喜,心中想着赵虎这作恶多端的恶霸终于被除,自己的女儿也不用嫁给这等恶徒,可随即一惊,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这赵虎虽死有余辜,安文臣也算是为民除害,小女也不必遭此劫难,可赵家岂会善罢甘休?他们定会请求京兆府邓家施压,我这小小的汲县县令,又如何能与之抗衡?怕是要给汲县带来一场大祸啊。”
宋佳怡此刻也是喜忧参半,她红着眼眶说道:“爹爹,如今文臣虽战胜了赵虎,可官场黑暗,那邓家在京城势力庞大,我们宋安两家恐怕在劫难逃。”
围观的人们同样是心情复杂,有人高声说道:“这赵虎死得好!安公子真是英雄!”
但紧接着又有人压低声音担忧地说:“可赵家背后是邓家啊,这事儿恐怕没那么容易了结,安公子和宋县令怕是要有麻烦了。”
“是啊,虽说大快人心,可往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咯。”另一个人附和道,脸上满是忧虑。
红叶此时走上台来,目光中满是赞赏地看着安文臣说道:“文臣,你今日表现英勇,为师甚是欣慰。但日后出手还需更有分寸,毕竟人命关天。”接着他转头看向县太爷和宋佳怡,神色从容淡定,宽慰道:“县太爷、宋小姐不必过于惊慌,此事既然已发生,咱们自当共同应对。”
安文臣一脸愧疚地说道:“师傅,徒儿一时冲动,未能控制好力道。”
红叶拍了拍他的肩膀:“莫要自责,你也是为了正义。” 随后红叶又对县太爷说道:“县太爷,当下还是先宣布比武结果,其他事宜回宋府再从长计议。”
县太爷宋经纶点了点头,定了定神,走上前大声宣布道:“此次比武,安文臣获胜!按照约定,小女宋佳怡将许配与他。”
台下响起一阵欢呼声,但欢呼声中仍夹杂着人们的担忧和议论。
红叶带着安文臣、县太爷和宋佳怡匆匆离开比武现场,回到宋府。
一进宋府,县太爷便焦急地来回踱步:“这可如何是好?邓家若追究起来,我这乌纱帽不保事小,只怕还会连累全县百姓啊。”
宋佳怡也是满脸愁容:“爹爹,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红叶沉思片刻说道:“县太爷莫急,如今赵虎已死,我们需尽快搜集赵家与邓家勾结的更多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可向朝廷其他正直官员求助。”
安文臣坚定地说道:“师傅,我愿与您一同应对此事,保护宋家和汲县百姓。”
红叶微微点头:“有此决心甚好,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度过此难关。” 在
这紧张的氛围中,众人开始商讨下一步的对策,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其实红叶早有准备,他只是经历了太多善变人,他想要看看安文臣打死赵虎之后,这个县太爷宋经纶的真实反应和这宋佳怡的真实心意,别让自己的好徒儿成为替罪羊,如今看来宋家还是不错的。
红叶深知,要想彻底扳倒赵家,仅靠安文臣在比武台上打死赵虎这一事件远远不够。他决定深入调查,搜集更多有力的证据,将赵家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们再无翻身之地。
红叶首先着手收集赵虎欺男霸女的证据。
他走遍汲县的大街小巷,与那些曾遭受赵虎迫害的百姓交流。许多百姓起初因惧怕赵家的报复而不敢出声,但在红叶的耐心劝说和保证下,纷纷勇敢地站了出来。
一位老者含着泪讲述了赵虎如何强占他的孙女,导致孙女不堪受辱投河自尽。一位年轻的男子悲愤地诉说赵虎如何当街调戏他的妻子,令他家破人亡。
红叶将这些悲惨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并让受害者们在一份万民联名书上按下手印,控诉赵虎的罪行。
与此同时,红叶还发现了赵家勾结匪患的线索。他暗中跟踪赵家的一些心腹手下,发现他们与附近山上的匪贼有着密切的往来。
经过一番探查,红叶得知赵家为匪患提供庇护和物资,而匪贼则帮助赵家打压竞争对手,抢夺财物。
此外,红叶通过秘密渠道,查到了赵家私卖官盐的证据。
原来,赵家利用其在汲县的势力,打通了官盐运输的关节,将大量官盐私自倒卖,获取巨额利润,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
红叶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在一个集市日,当着众多百姓的面,将赵虎的种种罪行以及赵家的不法勾当公布于众。百姓们听闻后,群情激奋,对赵家的恶行更加痛恨。
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兆府邓家。邓家起初想要出面干预,为赵家撑腰。但当他们看到红叶所公布的证据确凿,且引起了民愤沸腾,深知这趟浑水不好趟。若强行包庇赵家,恐怕会引火烧身,损害邓家在民间的声誉。
红叶深知官场的复杂,仅靠民间的力量还不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于是,他决定修书一封给安众侯刘崇。
安众侯刘崇,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他年少时便心怀壮志,立志要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刘崇成长的环境优越,但他并未因此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性,反而更加勤奋刻苦,研习经史子集,修炼自身的品德和才能。他深知家族的荣耀与责任,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及冠之后,刘崇凭借着出色的才华和家族的背景,步入仕途。初入官场,他便展现出非凡的见识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处理地方政务时,他公正廉明,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一次,刘崇所辖之地遭遇洪灾,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他亲自率领官员深入灾区,组织救援和赈灾工作。他不仅及时发放救灾物资,还积极组织民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在他的努力下,灾区百姓得以度过难关,重建的家园甚至比灾前更加繁荣。
在面对权贵的压力和诱惑时,刘崇始终坚守原则,不为所动。曾有一地方豪强企图通过贿赂刘崇,获取非法利益。刘崇不仅严词拒绝,还将其罪行揭露,依法惩处,此举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让他的清正廉洁之名传遍四方。
因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刘崇在官场上步步高升,逐渐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和威望。他善于团结志同道合的官员,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朝廷的重大决策中,他常常能提出独到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然而,刘崇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一场政治风波中,他因直言进谏,得罪了朝中的权臣,遭到陷害和打压,一度被外放偏远之地。但刘崇并未因此消沉,他在逆境中依然心系百姓,积极治理地方,使得原本贫困落后的地区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最终,真相大白,刘崇得以重返京城。经历了此番波折,他更加成熟稳重,行事也更加谨慎。但他那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
红叶与刘崇相识已久,深知他为人正直,侠肝义胆。两人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对彼此的抱负和理念深感认同,遂结为好友。此后,虽相隔甚远,但仍时有书信往来,互诉衷肠。
如今,面对汲县赵家这一棘手的问题,红叶相信,以刘崇在官场上的威望和智慧,定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他提笔疾书,将汲县之事的来龙去脉详细叙述,希望刘崇能够伸出援手,为正义发声。
在信中,红叶详细说明了汲县赵家的罪行以及目前的局势,恳请刘崇在官场上周旋一二。刘崇收到信后,对赵家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决定出手相助。
刘崇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在朝堂上向皇帝进言,陈述赵家的不法行为对国家和百姓造成的危害。他还联络了一些同样正义的官员,共同对京兆府邓家施压。
在红叶的精心策划和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赵家的罪行再也无法掩盖。皇帝下令彻查赵家,将其势力连根拔起。赵家的财产被没收,相关人员被依法惩处。
汲县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对红叶的智谋和勇气更是赞不绝口。而宋安两家也因此摆脱了危机,在汲县的地位更加稳固。
红叶的名字,成为了正义与智慧的象征,在汲县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事过后,县太爷宋经纶遵守承诺,决定为安文臣和宋佳怡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婚礼前夕,宋家和安家在汲县古城东置办了一处新宅,专门作为一对新人的府邸,两府上下一片忙碌。
府中的庭院被装饰得美轮美奂,到处张灯结彩,红绸飘扬。从大门到正厅,铺满了鲜艳的红毯,道路两旁摆满了盛开的鲜花,香气四溢。正厅内,精心布置着喜堂,巨大的红双喜字格外醒目,周围挂满了寓意吉祥美好的绸缎和灯笼。
婚礼当天,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汲县的大小官员们纷纷带着厚礼前来,他们脸上堆满了笑容,对县太爷宋经纶百般奉承,夸赞他的女儿找到了如意郎君。那些平日里与县衙有往来的富商巨贾们也不甘落后,送来的贺礼一箱接着一箱,堆满了院子。
本地的名门望族们更是全员出动,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带着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前来,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县太爷和安家进一步拉近关系。
而红叶,被奉为最尊贵的客人。他一踏入宋府,县太爷宋经纶便亲自迎上前,恭敬地将他引至主位。众人看向红叶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深知若没有他,这场美好的婚礼或许无法实现。
老百姓们也纷纷赶来,他们围在宋府外,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祝福。
卖菜的大妈徐二娘笑着对身边的人说:“这安公子和宋小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以后一定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年轻的小伙儿郭狗蛋兴奋地说道:“是啊,多亏了安公子除掉了赵虎那恶霸,咱们汲县以后的日子也能太平些。”
府中的家丁们个个喜气洋洋,他们忙前忙后,却毫无怨言。
家丁安土生一边挂着灯笼,一边和同伴说道:“咱们小姐嫁了个好郎君,以后咱们府里也能跟着沾光。”
另一位家丁安大牛笑着回应:“可不是嘛,今天这场面,真是难得一见的热闹。”
婚礼开始,安文臣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喜庆的新郎服饰,带着迎亲队伍来到宋府门前。宋佳怡在闺房内,由喜娘精心梳妆打扮,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美丽动人。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一群丫鬟们簇拥着新娘子宋佳怡缓缓走出。宋佳怡身着华丽的嫁衣,头戴璀璨的凤冠,面遮红绸,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