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书里这里还去搜了林黛玉的丫头们,然后就在紫鹃那里搜出好多宝玉的东西,王熙凤就打圆场说他们一起长大的,东西都混了,这话也就是应付王善保家的了。”
古人们:这要是认真追究可没法追究!那后面呢?去宝钗那里发生了什么?
小五:“去了林黛玉那里没有去宝钗那儿,说宝钗是亲戚,所以在所有人看来,黛玉迟早是贾家人已经是事实了,只是名分没定下而已。”
古人们:上次紫鹃试探一下宝玉都那个样子了,黛玉要是不嫁他,贾宝玉肯定会疯的!
但再怎么说,这么搜林黛玉的丫头也不大好啊!而且所有人都搜了,唯独不搜薛宝钗,这,薛宝钗也很难不多想吧!
……
黛玉宝钗电视剧都没有展示,反而是惜春这里,尤氏来了。
尤氏说入画说得没错,那银子确实是惜春的哥哥赏给入画的哥哥的,只是不该私自传递,如今官盐反成了私盐了。
惜春便让尤氏把入画带回去,入画边哭边求惜春饶她这次,可惜春却丝毫不讲情面,对此尤氏也不解。
惜春便说自己如今不仅不要入画,就连她自己以后也不会过去那边了,最近总是听人议论着不堪的话,若她再去就要连她也编排上了!
古人们:……宁国府那名声也的确是,不好评得很!得亏惜春是在荣国府长大的啊!
惜春这话尤氏听起来极为刺耳,忍不住站起来问她都听到了什么,还说她既然听见了就该去问才是。但惜春却说我一个姑娘家的,只有躲是非的,难道还去寻是非?我只管保得住我自己就够了,不管你们,你们以后也别连累我!
古人们:这是要跟宁国府划清关系?可惜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家来,即便你躲在荣国府,有些事也不是能躲得掉的啊!
尤氏听了惜春的话很是寒心,可惜春却振振有词,自己读书所以明白,他们不读书所以糊涂。尤氏被她的一通话给气笑了,说她果然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便道我清清白白一个人,凭什么让你们带坏了我?
尤氏再也忍不了了,说那我们以后就不亲近了!惜春也气道,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清净!
两个人相互冷哼,不欢而散。
古人们:唉!
小七:“看来宁国府是越来越乱了啊!贾珍是在贾敬死后彻底放飞了吧!”
小六:“后面王熙凤不是骂贾琏吗,让他伙同上东府那两个,一起弄他们的淫窝啥的。虽然后面那些情节是电视剧自创的,但我觉得王熙凤骂得应该是没错的,书里这些都不明写,咱们看得稀里糊涂的,所以让王熙凤骂出来,就更直接了。”
古人们:宁国府那德行还不明显啊?柳湘莲骂得多直接啊!
……
时间很快来到了中秋节这天,宁荣两府的主子们都在一起拜月祭神。仪式结束后,贾母便让男人们先回去了,带着女人们去凸碧山庄上坐着赏月。
古人们:天啊,贾母怎么一下老了这么多!!
此时薛姨妈一家已经搬了出去,王熙凤也病倒了不能来,虽然只剩下她们自家人一起过节,但到底看上去凄凉了不少。
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人,说大老爷扭伤脚了,贾母便让邢夫人过去了,又让尤氏也回去吧。但尤氏却说要陪着她不回去了,贾母就说你们小夫妻也团聚下,尤氏我们也是十来年的夫妻,快四十的人,且孝期未满,哪有自去团圆的道理?
贾母这才想起来,贾敬已经去了两年多了。
古人们: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些!所以宝玉他们几个是不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了?
尤氏如此说,贾母便又让她坐下陪着自己,这时候,又有人来说大老爷的扭伤没有大碍的话,贾母这也放了心。接着她便讲起了,贾赦之前给她讲过的笑话,说是一家子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很孝顺,偏他母亲病了,四处求医请了一个会针灸的婆子,可婆子不懂脉理,只说是心火,针灸下就好了,但儿子慌了,说心见铁即死,如何使得呢?婆子说,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就说,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说,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
古人们:……
小七:“说明一下,这里其实是贾赦当众讲出来的,贾母听完后就说,我也该被针上一针。”
古人们:贾赦这是不满到极点了啊!也是,小儿子当家,大儿子却只有个爵位,等贾母死后,这财产还不知怎么闹呢!
不过到时候可能也闹不起来了,毕竟荣府现在是出得多进得少了!
鸳鸯来劝贾母回去歇着,但贾母却不要。这时候黛玉起身离开了,湘云也跟着她走了,姑娘这席上,只剩探春一个坐着了。
尤氏对贾母说,自己也新学了个笑话,要讲给她听。可是刚开了个头,就见贾母闭上了眼睛。众人连忙让她回去歇着,可贾母却说自己没睡,只是闭眼养神。
王夫人便又劝她回去歇着,已经四更了,姐妹们都熬不住回去睡了。贾母一看,那边果然只剩探春孤零零的一个了,于是也不好再留大家,起身也散了。
古人们:这夜宴对比之前元宵节那次,可是凄凉太多了!!
黛玉与湘云离开后并没有回去,而是来到了凹晶馆赏夜色。湘云便说起宝钗来,突然就搬走了,明明大家说好中秋要起诗社一起过的,如今倒丢下她们了。
说到这里,湘云便跟黛玉提议,不如她们两个联诗吧,回头羞羞她们去!
黛玉正要答应,可却听见远处婆子们喝酒玩乐的声音,顿时也没了兴致。
古人们:看来之前贾母也好、王夫人也好、王熙凤也好,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究竟还是没什么用啊!
这些婆子们还是这么猖狂不服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