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这是您让我查的,消息很多,但是平常并不出名。”
庞统走进养心阁,看着倚靠在椅子上的周诵,身旁邓绥、谢道韫等人处理着奏折,周诵将他们批阅的奏折拿起来,翻了翻,按照心意将奏折分好。
唐衡和袁赦两人手持周诵的印玺根据周诵的意思盖着章,随后再发放到外朝,让内阁首辅等人再次核对,等一切都没有异议,这份奏疏才能走下去。
看着神采飞扬的庞统,众人只是看了一眼,继续进入了自己的工作。
周诵点点头,示意庞统汇报。
“天子,这段时间,您让我查李自成、陈胜、吴广等人的消息,我发现在我们与曹魏的间隙中发现了陈胜吴广,由于处在我们和曹魏的边沿,所以一直没有人进行管理。
毕竟没有这些地区,我们就与曹魏直接搭边了,虽然屯有重兵,但是所辖这些地方的官府却从未对其治理过。
于是陈胜、吴广等人集聚于此,暗中发展势力。
虽然他们的力量十分孱弱,但是我们却不好动他们。
如果真的要剿灭这股力量,我们必须要先与曹魏联合,但是依照我们两国的关系,曹魏愿意与我们合作的机会不高。”
庞统缓缓地说道,大家虽然都知道陈胜、吴广这么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好,但是却互相不信任,只能放任陈胜的发展。
周诵点点头,接着对庞统说道:“安排谢安派人前往曹魏,对其说这件事,谋求合作,如果曹魏不允,就暂时搁置吧。”
自从庞统加入周国,周诵轻松了很多,庞统完美的符合了自己对特务机构的定义。
庞统自身作为顶级军师,对于天下大局本就有所看法,所以在特务机构的组织安排上进行的十分迅速,往往能够找到天下的关键点,并利用手中的资源进行撬动。
庞统洞察人性也是十分鲜明,自从他成立特务机构以来,不断有其他国家的官员被策反,成为周国隐藏的暗子,虽然还没能进入很多朝堂的高层,但是很多世家已经开始与庞统接触。
这些世家并不是要投靠周朝,只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罢了。
同时,庞统还对内进行监察,利用自己手中的间谍安排到各个诸侯的身边,靠着周诵的权力,将许多所谓的中层军官吸纳进了组织,并将其安排到各个诸侯身边,从而洞察各个诸侯的一举一动。
周诵采用了宋朝的名称,称其为皇城司,设置南北二司,北司负责对敌国的行动,而南司则负责对国内之事。
庞统能担任这个机构首脑的原因,是因为庞统独身一人,再也没有家族的制约,所剩下的庞氏家族,对于庞统来说并非亲人,都是一些挂着亲人名称的陌生人。
进入周朝的庞统一开始便倒向了周诵,经过周诵的几次测验之后,对其有了基本的信任,选择将组建皇城司的机会给了他。
通过这段时间的表现,庞统展现的十分出彩。
“天子,还有件事,我们在四处探查信息的时候,发现最近道教有些活跃。”
周诵听闻,抬头看向庞统,道教虽然作为华夏的传统宗教,但是每次活跃产生的后果可并不是很好,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晋时期的孙恩、卢循起义,甚至割据南中的张鲁这种军阀,都是有五斗米教傍身。
“国内有哪些教派最为活跃?”
“回禀天子,张角等人在河北争霸失败后,便南撤到中原地区,如今已经从豫州进入了荆州。
臣听闻荆州、交州之地,有其不少的信众。
周朝虽然有许多来自现世的官员,但是臣发现他们似乎对宗教没有任何的感觉,甚至很多人已经选择加入太平道之中,他们将信仰太平道作为表现与众不同的手段。
似乎信仰太平道已经成了一种风尚。
地方官员已经加入太平道,会导致他们对太平道的传播完全不抵抗。
治下的百姓并没有接受过我们那个年代无神论的洗礼,在张角兄弟迷信的教义下,再加上医治病患等小恩小惠,很多人已经口称大贤良师,归顺在了黄天之下。
臣怕张角再次掀起一场黄巾起义。”
庞统说到这,等待带着周诵的抉择。
当初太平道之所以能成事,是因为东汉末年中央与地方的博弈,皇权与士大夫之间的博弈,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许多人漠视太平道的发展。
张角本人又极具才能,蛊惑力超强,靠着符水和团结最底层活不下去的黔首,掀起了黄巾起义。
看似周朝没有黄巾起义的土壤,实则不然。
虽然周朝确实几乎没有饿死的百姓,也没有那么重的苛捐杂税。
但是周国治下的野人部落,很多都信仰原始的宗教,人们在世界上总是喜欢将不能够了解的东西归咎于超自然的力量,这也就出现了火的崇拜、水崇拜等等。
野人部落原本的神系就经不起推敲,往往不能自圆其说。
而张角这一套宗教体系,让闻所未闻的野人部落,都纷纷依附。
张角借鉴了后世的洪荒流小说的操作,讲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伏羲演绎八卦等等,并将每个神灵放在了他们应有的位置,建立起了天庭和地府,又讲述了六道轮回,讲究因果报应。
张角降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挽救世人,如果帮助张角重立苍天,死后便会进入上三道,积累了足够的福报,就不会沉沦在悲惨的现实之中。
而背弃张角的人,则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受折磨。
张角还拿过来了祖先神的概念,让人信仰祖先神,祖先会一直保佑自己的后人,通过宗教重建孝的体系。
张角还呼吁太平经中讲述了照顾弱小和追求正义的教导,提出太平道致力于帮助受苦的穷人同命运、同呼吸,主张推翻压迫,重建一个人人平等、没有罪恶的公正社会。
张角将原始的宗教与后世的解放文学进行了杂糅,吸引了很多信徒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