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师父在想什么?对于袁先生,道衍师父心中有所顾虑?”见道衍和尚竟是频频失态,朱棣心中也不自觉地紧了紧,立刻开口问道。
道衍和尚沉吟了片刻,如实承认道:“贫僧的心里的确闪过了些顾虑的念头。”
不过他深吸了一口气。
下一刻就立刻摇了摇头,道:“应当是贫僧多心了。廷玉的相面之术出神入化,他对自己这份能力向来也极其自信,断不可能推翻自己从前说过的话才是。”
他终究否定了自己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那个念头。
他自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也相信袁珙的自信!
道衍和尚提起此事,朱棣也不由想起那个不过一面之缘的袁珙亲口对自己说过的话:「太平天子之相」。
即便到了如今,他也依旧记得那人当时的神情:笃定、自信、欣赏、敬畏——当真是做不得假的。
一念及此。
朱棣心里都舒坦了不少。
不过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他心中还是有些顾虑,收起心里些许的沾沾自喜,神色之中略显一丝担忧,迟疑地道:“会不会是朱允熥身后那人……发现了袁先生的意图?或是……袁先生遭了什么不测?”
对于他提出来的这一点。
道衍和尚却是没有任何犹豫,就立刻摆了摆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绝不会。”
“首先,我们在北他在南,当年他与王爷相见也只是刚好游历到了北平,这便毫无破绽”
“其次,若是廷玉去应天府的真正目的被发现,或是因此遭遇了什么不测,王爷和贫僧……如何还可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喝茶聊天?”
“除非锦衣卫来收咱们来了。”
“否则这一点便不必担心。”
说罢,道衍和尚不急不缓地喝了口茶。
神色十分自信。
朱棣也释然一笑,道:“道衍师父所言的确有理,反倒是本王这半年来,接二连三听闻应天府那人的神通,自己吓自己了,呵呵。”
听到朱棣这话。
道衍和尚面上也隐隐现出一抹释然之色,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呢喃重复了一句朱棣的话:“自己吓自己……”旋即深以为然地自嘲一笑,心中暗道:「想要屠龙,当心志坚定,贫僧本以为自己心中已经全无迷惘,不想也沉于虚妄了。那个人,的确是个不得了的对手!」
在心中暗暗告诫了自己一番之后。
道衍和尚这才把自己脑子里那并没有什么根据的「第六感」给抛诸脑后去。
而思索之间。
主位之上的朱棣则依旧在给袁珙的事情寻找合理的解释,挑了挑眉道:“毕竟朱允熥那小子沉迷炼丹,前头不还说,他甚至为此专门辟开了一座皇家庄苑么?想来他对此一道,比你我一开始料想的,还要沉迷于执着,对袁先生他们这些炼丹师看得紧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说起这事。
朱棣把自己手里的茶杯往旁边一放。
面上浮现出一抹探究之意,看向道衍和尚问道:“说起来,本王也有些好奇,这所谓的炼丹……当真会有机会炼出仙丹来么?”
求长生,这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
更何况是有志于帝王之位的朱棣?
纵然他心里明白这件事情一定是耗费人力、财力、物力……乃至国力的。可是,自古以来多少帝王飞蛾扑火?其中不乏英明之主,朱棣又不真正明白里面的各种道道,当然也不能免俗。
此刻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心中的预演显然已经快进到了「登上那九五之尊,然后励精图治积攒财富过后,也探究探究这求长生」的阶段了。
因此,他的目光之中也不知觉间带着一丝期盼。
只是下一刻。
他便听到道衍和尚轻轻嗤笑了一声:“呵!贫僧虽不敢妄言,却知道一事,古往今来,未尝有长生者。”
不得不说,道衍和尚还是很通透的一个人的。
说这话的时候。
眼神澄明,没有丝毫的渴望、执念和贪欲。
在他看来,这就是虚无缥缈到了极致的东西,他宁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当下,追逐游戏的乐趣。
听到这个答案。
朱棣心中还是有些失望的,他有这份问鼎天下的志气和信心,便把天下当成了囊中之物,当然也希望这是可能实现的,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万年。
道衍和尚显然看出了朱棣的心思。
淡笑着安慰道:“殿下,此事难,才是好事。”
朱棣收起脑子里那些念头,回过神来,沉吟了片刻后,尴尬一笑:“的确是好事,换个角度来说,朱允熥又是招揽炼丹师,又是辟出皇家庄院,造炼丹炉炼丹的,便意味着都是白花花的银钱打了水漂进去。”
他自然明白道衍和尚这「好事」指的是什么。
道衍和尚单手立掌。
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端坐垂眸道:“他现在用的是帝王私库里的银钱,可纵然是先帝留给他的私库,也总有穷尽之时,迟早禁不住他这么败的。”
朱棣面上露出一抹振奋之色,嘴角噙起笑意,道:“到时候,说不得就要盯上国库了。”
道衍和尚微微抬眸:“若是小皇帝真把目光盯到国库上头来了……朝廷里那帮自命清高的文人,乃至于那个站在他身后的人,都不会愿意的。”
“那个人,你不能说他有野心,因为他对皇权当真是没有丝毫依恋,是一个愿意完全隐匿于幕后辅佐小皇帝的人,可你却又不能说他没有野心,且看他这半年来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便可知——他的野心,是一朝盛世,是天下黎民,这时候,更大的矛盾就来了。”
朱棣一颗心脏顿时疯狂跳动起来。
兴奋得瞪大了眼睛:“朱允熥……和他身后那个谋士之间的矛盾!如此一来,这水,就更浑了。若是咱们能够抓准这个破绽和矛盾,离间他们,赢面便更大了。”
道衍和尚重新垂下眼帘。
沉声道:“机会,只要愿意等,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