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匆匆忙忙地向蔡琰嘱咐了几句,便整理起自己略微有些凌乱的衣物来。待一切收拾妥当,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跨出了屋门。
此时,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于中天之上,宛如银盘一般散发着清冷的光辉。周围繁星闪烁。
刘彦刚一出屋门,便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他的目光落在了身后不远处正安静站立着的诸葛亮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只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得两人的衣袂微微飘动。
过了好一会儿,刘彦终于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孔明,汝随我一同去。”
刘彦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要知道,诸葛亮虽然年纪尚轻,但他那过人的聪明才智却是有口皆碑,众人皆知。就连刘备麾下那些智谋出众的谋士们,如贾诩、程昱等,也都对诸葛亮的才华和能力赞不绝口,无一不认可。然而,尽管诸葛亮天赋异禀,智慧超群,但他毕竟还年轻,缺乏一些实际的经验。这一点,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旁人,心里都十分清楚。
现在刘备集团的议事,刘彦已经有意带着诸葛亮一同参加。
诸葛亮闻刘彦所言,点了点头,跟着刘彦快步走下台阶。
来到府门外,刘彦和诸葛亮看到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太史慈。太史慈见刘彦出来,立刻上前行礼。刘彦微微欠身回礼,说道:“多谢子义前来。”
几人迅速翻身上马,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刘彦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率先冲了出去。诸葛亮紧跟其后,与太史慈一同朝着刘备府邸奔去。
一路上,刘彦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浮现袁术称帝的消息。
刘彦自从征战袁绍得胜归来,这日子看似平静,可内心却一刻都未曾停歇。他几乎无时无刻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布下假玉玺的谋划。
回想起去年,那假玉玺在他精心安排下,交给诸葛瑾,使他带去江东,择机流落到袁术手里。
如果刘彦所料不错,大概是在袁绍与刘备大战开始的时间前后,扬州一带,孙坚与袁术的争战也开始了。
刘彦如何不知道袁术对玉玺、或者是说对帝位的渴望。这假玉玺一旦被发现,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刘彦心中暗自欣喜。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局面,他深知自己的谋划正一步步走向成功。他仿佛看到了袁术因假玉玺而得意忘形的模样,以为天命在握,却不知已陷入了他精心设计的陷阱。
如果不是在历史上,袁术做过僭越称帝的举动,刘彦是绝不会打这个包票,费尽心力,做这样一番谋划的。
然而刘彦并没有十足万全的把握。
因为刘彦这些年的谋划和干预,如今的世界早已经大不相同。
如今袁绍敬奉刘协,刘备则敬奉刘辩。这两位皇帝,哪怕不讨论登基的合法性,至少也都是先帝的子嗣,堂堂正正的汉室血脉。
袁术当初顶着一个刘协称帝的举动,已经是蠢笨至极。今日之天下,单就这两个皇帝,尚且争辩不清楚。哪里能轮得到你这个心怀篡逆之心的家伙来称帝?
刘彦想到袁术称帝的荒唐情景,不禁摇头大笑。在他看来,袁术此举实在是愚蠢至极。如今的天下,有刘协、刘辩两位汉室皇帝。而袁术却妄图凭借假玉玺称帝,简直是自不量力。
诸葛亮跟着刘彦骑行在夜色中,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他的神情。刘彦的话在他耳边回响。
刘彦的谋划,自始至终都没瞒着诸葛亮。可以说,整个刘备集团,除了刘彦之外,对此事知道最深的,便是诸葛亮了。
刘彦看了一眼诸葛亮,说道:“孔明,我之谋划,汝所尽知。今袁公路冒天下之大不韪,妄自尊大,建号称帝。天下局势,将为之一大变。”
诸葛亮微微点头,思绪回到了当初诸葛瑾将假玉玺带去江东的情景。
“兄长与江东孙伯符周公瑾离去时,曾与我提及,这番谋划,是师父精心设计,旨在引发袁术的野心。如今袁术称帝,想必是假玉玺起到了作用。”
“袁术野心勃勃,玉玺在手,更是让他以为身怀天命。他岂能知道,此乃我之谋划?凭借这假玉玺便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
“只是,徒儿有一事不明。”诸葛亮的嘴角微微抽动,显得有些犹豫。
“如今天下局势复杂,各路诸侯争斗不休。袁术此举,无疑自寻死路。人言袁公路四世三公,今日看来,此举确实不智。”
刘彦看着诸葛亮,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
刘彦听着诸葛亮一番言语,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看着诸葛亮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说道:“孔明年纪轻轻,就有这般见识,可谓深得我心啊!这天下局势复杂,袁术妄图凭借以一玉玺称帝,实在是蠢猪也!”
刘彦顿了顿,继续说道:“袁公路虽有四世三公之名,却无远见卓识。他以为凭借玉玺就能名正言顺地称帝,却视天下诸侯如土鸡瓦狗?如此一来,袁术当成众矢之的矣。”
说完,刘彦再次大笑起来,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诸葛亮看着刘彦,眼神中充满了敬意。两人骑着马,继续跟着太史慈的马匹,朝着刘备府邸奔去。
太史慈骑着马,静静听着刘彦和诸葛亮的对话,心中不禁对刘彦的谋划暗暗佩服。
他听到刘彦和诸葛亮谈论假玉玺的谋划,心中不禁惊叹。原来这一切早在一年前就已布局,如今袁术称帝,正是刘彦谋划的关键一步。他不禁为之感叹。谁不知道,刘玄德麾下,有一位极善把控大局的刘德然。
太史慈心想,这谋划不仅关乎袁术的命运,也影响着整个天下局势。刘彦的谋划,或许能改变天下的格局。
想到这里,太史慈不禁加快了马速,马蹄踏在地上,速度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