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一辈子的仇恨,对于顾军的事情,顾展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唯一能说的就只有咎由自取这一个词。
但是对上顾成贵的眼神,顾展便将心头的话压了下去,只单单说了一句交友不慎。
顾成贵看出来了顾展对于这个堂弟的冷淡,识趣地不再说话。
饭后,顾成贵带着顾展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的主任曹建军看见顾成贵过来,笑呵呵地打招呼:“厂长,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听说顾成贵最近要升迁,曹建军这会儿对顾成贵十分热情。
顾成贵指了指顾展,笑着和曹建军说道:“家里的小辈来买点东西,我给人带过来了。”
顾成贵这么一说,曹建军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笑着问顾展:“这位同志,你想买点什么东西?”
顾展想了下,道:“要一些营养好的副食品,还要一些棉布棉花之类的东西。”
前段时间顾展忙着挣钱的事情,忘了准备孩子出生要用的衣服被子之类的东西,最近在家闲了下来,见刘小溪看书之余抽空给孩子做小衣服,他才想起这件事情。
一听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就是胜在稀缺,曹建军这边也是有存货的,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不一会儿,便有工作人员带着顾展去了供销社的后院去选东西。
这些东西现在稀缺得很,每天都是限量凭票出售,他们也不敢拿出来得过多,都在后院的库房里面放着。
先是食品库房。
顾展进去之后,看了眼摆放的整整齐齐的食品,他要了三斤鸡蛋糕,一斤饼干。
见顾展买的东西多,工作人员便拿出来了一个筐,来装顾展要买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布料之类的东西了。库房里面摆着清一色的黑白灰粗布布料,还有的确良等后世统称为化纤的布料,但是这都不是顾展想要买的。
“有细棉布吗?给刚出生的婴儿穿的那种。”
顾展挑挑拣拣,都没有选中的布料,工作人员正在内心腹诽,却猛地听到顾展要婴儿能穿的细棉布,顿时觉得脸一热,觉得愧疚得很,的确是她冤枉人家了。
“细棉布有的。”
工作人员从小山一般的布料中抽出一卷棉布,是纯白色的,没有印花,也没有染色。颜色是寡淡了一点,但是正符合顾展的心意。
“你看这个行吗?”
“行,就要这个。”顾展爽快地说道。
“要多少?”
要多少?顾展可是犯了难,他尝试着问工作人员:“你们最多能卖多少?”
顾展这话一出口,工作人员愣了一下,脱口而出:“多少都行。”
细棉布价格高,比的确良和老棉布价格高了一倍还不止,这批料子已经在仓库放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如今遇到顾展,工作人员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我要一半。”
“好嘞。”工作人员高兴坏了,本来以为要变成库存的细棉布,不费吹灰之力地卖掉了一半。
还有棉花,因为即将进入冬季,是紧俏商品,顾展最多也只能买到两斤。
工作人员带着顾展结账的时候,曹建军看着工作人员提着的筐,眼睛一抽。
工作人员算好账,顾展拿出钱和票递了过去。曹建军倒是意外地看了一眼顾展。
本以为顾成贵领了个打算占便宜的乡下穷亲戚,结果人家倒是个大气的主儿,一口气买了这么多东西,还能付得起钱。
“这小子是你什么人?”曹建军看着顾展往随身拎着的布袋子里面装东西,顺口问道。
顾成贵笑呵呵的说道:“家族里的一个小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不怪曹建军说,那么多的东西,即便是曹建军这个供销社的主任,都不敢一次性买那么多。
离开供销社,顾展谢过顾成贵,便匆匆赶回上河村。
回到家里的时候,刘小溪正在堂屋看书做数学题,黄桂花坐在门口的凳子上在做孩子的小衣服。
刘小溪最近忽然好像是数学思维开窍了一样,进步非常快,高中课本上,只要不是过于难的题目,但凡是顾展讲过的,都能自主做出来。
这个进步让顾展觉得非常欣喜,同时也减轻了他心里的一大半焦虑。明年不管是什么大学,只要刘小溪能跟着和自己一道去上大学,他就非常高兴了。
听见自行车的声音,刘小溪从书本里面抬起头,一看是顾展拎着一袋子东西往进走,忙放下书出去帮忙提东西,黄桂花也收起了手里的针线活,站起身来。
顾展赶紧牵住走过来的人的手,彻底杜绝刘小溪想帮忙拿东西的心思。
“都买了啥?这么一大包?”刘小溪开始心疼钱。
顾展知道刘小溪的心思,道:“也就一些吃的,还有一块儿细棉布,给我们女儿做衣服。”
一听到细棉布,刘小溪和黄桂花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顾展将袋子放到桌上,逐样拿出买来的东西。
母女两人这会儿别的不关心,只关心顾展手中的细棉布。
顾展将棉布展开,平铺在炕上。
“这么一大块布,能做许多贴身小衣裳呢!”黄桂花摸着柔软的棉布说。
顾展继续将布袋子底部的棉花拿出来,递到二人面前:“还有棉花,新的。”
“天哪!”刘小溪捧着棉花,爱不释手,惊喜地说道:“这下孩子的棉衣也有了。”
刘小溪虽说已经早早着手给孩子准备衣服了,但是这段时间做的其实也就是一些罩衫之类的,贴身衣物因为没有布料,倒是做得少,即便是做了,也是用自己的一些旧衣服做的。
刘小溪心里不太舒服,但是也没有办法,软和的布料实在是太少了。
黄桂花自然也是了解女儿的困难,便想着将孙子小时候的衣服给女儿拿过去一些,哪知儿媳妇王月红以一句“咱们家建国还没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呢”就给她堵了回去,言下之意就是万一以后有了小的还要穿。
儿媳妇这话也有道理,所以她也没有再说,距离女儿生产还有一段时间,慢慢想办法也来得及。
谁知道女婿出去了一趟,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