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你这德性,也不怕妹妹笑话。”听见自家相公的声音,出来的柳氏见了调侃道。
叶承泽不好意思得憨笑了两声,“呵呵,我这不是高兴吗,你们可不知道,今儿是我运气好,前头有个人还那铺子价格呢,结果最后让我捡了个现成。”
“其他还有几处铺子和宅子我看着,倒是都不错,可县城里我也不是很了解,不敢轻易下手,想着回来和妹妹说一声,最好是妹妹去看一下再决定。”
“你说的是,既然是给婉婉买的,能合婉婉心意那是最好了,而且婉婉对县城更熟悉些,让她去掌掌眼才是。”方氏点了点头。
“哪就还这么挑剔了,家里给我买这一个铺子我可就满足的很了。”
叶清婉是真心感动,其实这些钱家里完全没有必要给她,但是哥哥嫂子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得,拿了出来。
这可不是几两银子,是几百两啊。
“你看你,又来了,不提了不提了,今天买到好的铺子了,那咱可得庆祝一下,走,我去烧几个好菜,妹妹你想吃什么,大嫂给你做。”柳氏拉着叶清婉,就往厨房走。
叶清婉哪里不知,大嫂是在转移话题,心头温热,“那感情好,大嫂我想吃土豆泥,还有酸辣粉,最近光做了,自己都没吃上几口。”
“小意思,大嫂这就给你做去,咱多用点纱儿的辣椒酱,她平时可宝贝了,哈哈哈。”
在屋内的音纱,内心一阵无语。。她很想说,“大伯母,你那么大声,我真的听得到。”
音纱对家里把银钱给姑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就怕姑姑自己立不起来,白白辜负了家里一番心意。
不过,目前看起来姑姑是个有主意的,希望日后一切都好吧。
但姑姑这事情,也算是给她提了个醒,潘家这种人家,都敢随随便便欺负到她头上来了,她可得想办法,快点让家里条件好起来。
别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来她眼前讨嫌。
也不知道两个哥哥在书院成绩怎么样,在古代,最好的改换门楣的方法,还得是念书,不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要是她爹能争口气,再读书路上更进一步就好了,叶承海还不知道,女儿和他想到一块去了,还在家里闷头苦读。
其实,经过叶清婉这件事,叶承泽也想了很多。
这些年全靠着家里供他念书,但是他却没有为家里做什么,如今家里条件是越发好了,这日后,若是有人起了什么歹心,自己空有一个秀才的名头怕是也护不住。
也不知道是错觉,还是因为不用再为银钱发愁,杂念少了。
叶承海觉得他现在的记忆力好了很多,而且在家里看书的效果比在镇上更好,思路也更加清晰,这下更是坚定了,他进一步求学之心。
“明儿刚好要送二弟他们回镇上,到时候咱住一晚上,第二天直接去县城吧。”吃晚饭的时候,叶承泽说道。
一向在这些“大人的事情”上不插嘴的音纱,难得开了口,“大伯,纱儿也想去县里瞧瞧。”
音纱这一开口,这一桌子人像是炸开了,“纱儿怎么突然想去县里了,后日不是还要去邱家吗?”
音纱充分发挥了她这几年练就的卖萌本领,“纱儿想去看看姑姑生活的地方呀,而且,这么大了纱儿还没去过县城呢。邱奶奶那边我请个假就行,不耽误事的。”
“让我去吧,让我去吧。”说着可怜巴巴得看着自家老父亲。
“行行行,你自己和邱婶说好就行。”叶承海可遭不住女儿这样撒娇。
叶清婉掩着嘴笑了笑,“我还想呢,若是就我自己一个人,怕是无聊了些,这下倒是不担心了。”
“娘。。”一旁的彤蕊,拉了拉叶清婉的袖子,显然是也想跟着一起。
“彤蕊,你和映雪乖乖在家里等娘好吗,娘这次出门是有事情要办,晚上睡一觉娘就回来了。”
摸了摸女儿的头,叶清婉看向两个嫂子,“二位嫂嫂,两个孩子怕是要麻烦你们了。”
“妹妹你放心去,我们会照顾好孩子们的。”柳氏和沈氏应道。
沈氏笑了笑,“纱儿也麻烦妹妹了,你可别惯着她。”
一大早,音纱就来到邱家,向郭氏请了一天假。
郭氏痛快的就应下了,实在是音纱在学业方面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教什么会什么,再这样下去,她都要担心,以后没有东西可以教了。
一行人六人,浩浩荡荡得出发去镇上了,对此,村里人已经习惯了。
实在是这段时间,叶承泽老是大包小包的,赶着牛车出村,然后又空着车回来。
叶家几个堂叔伯家里也开始卖土豆了,都没少往镇上跑。
叶家今年也没有打算遮掩什么,家里挣了银子,总是要拿出来花的,老这么藏着掖着,也不是个事,还不如大大方方的。
村子里对叶家是议论纷纷,都说,叶家怕是有了什么挣钱的营生。
不过对于土豆,叶家可是捂得紧紧得,明里暗里来打听的人,都被他们挡了回去。
就算是今年跟着一起种土豆的叶家族亲们,也都是一个比一个嘴严,他们都指着这土豆挣钱呢,哪能随便就告诉别人呢。
叶承泽带着叶清婉和音纱到了县城门口,试探问了一句,“婉婉,我们是直接去牙行吗?”
“直接去牙行吧,赶紧把事办了,我怕彤蕊她们在家找我。”叶清婉面色顿了顿,她自然是听出了大哥的意思。
一旁的音纱听了,微微挑了挑眉,这个姑姑有脾性,她喜欢。
“那行,咱们这就过去。”得到了答复,他也不耽搁,驾着车就直接往牙行去。
三人到了牙行,叶承泽找来上次的牙人,叶清婉上前和牙人详细了解了情况,排除掉了几个相对偏僻和要价太高的地方。
最后挑了三间铺子,和两个宅子,决定去看一下。
来之前,叶清婉和方氏还有两位嫂嫂聊过,知道家里之前置办的产业,都是照着家里孩子们每人一份,这样置办的。
所以她这次想着,如果有合适的,她就当是提前给两个女儿置办嫁妆了。
免得日后女儿们,面对和她一样的处境。
相较宅子,她还是倾向是买铺子,这样日后不管是租出去,还是以后自己经营都方便,怎么样都能有银钱入账;要是买宅子的话,倒是空置的可能性大一些。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挑铺子的时候也就格外慎重些,最后的事实证明这一趟来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