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楚成王熊恽,任用令尹子文,治理国家政治,发展经济及军事,励精图治,远大目标是争当霸主。
注:1.【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26年在位,在位45年。楚文王之子,母亲是楚文夫人息妫。公元前672年杀其兄楚堵敖(熊囏)而即位,公元前638年,在泓水之战中击败宋襄公,称雄中原。前626年,被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死。】
2.【令尹:楚国专有的官名,第一执政官,相当于宰相】
这时听说齐桓公救援邢国、保存卫国,赞美齐侯的声音传到了荆襄(楚国)。
楚成王心里很不痛快,对子文说:“齐侯对诸侯布施恩德,沽名钓誉,各个国家都追随于他,认他当大哥。我现在屈居汉水这片地区,德行不足以感人,威势不足以服众。当今天下,世人只认齐国是霸主,而我楚国什么都不是,这是我的耻辱啊!”
子文回答说:“齐侯经营称霸这件事,已经三十几年了。他利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联络各路诸侯,诸侯也愿意响应跟随他,所以他现在的势力很大,不能直接与他对抗。如今,郑国地处南北中间,是中原的屏障,君主您如果想要占领中原,必须先要拿下郑国不可!”
楚成王说:“谁能担当攻打郑国的重任呢?”
大夫斗章愿意接受任务。
于是楚成王派了兵车三百乘,由斗章挂帅,征伐郑国。
这是公元前657年发生的事。
却说郑国自从被楚国派兵入侵之后,日夜提防。探知楚国发兵来犯,郑伯非常惊慌,派遣大夫聃(dan)伯率兵把守纯门(郑国都城外郭门),并派人星夜向齐国告急。
齐桓公马上通知各路诸侯,在柽地召开盟会,商议救援郑国。
注:【柽:cheng ,春秋时期是宋国的地方,今河南淮阳县西北】
楚大夫斗章知道郑国有所防备,又请来救兵增援,害怕进攻失利,领兵来到边界就撤回去了。
楚成王听到斗章不战而退,大怒,解下自己的佩剑交给斗廉,命令他前往军营把斗章斩首。
可是斗廉是斗章的哥哥呀,怎么着也得给弟弟出点主意嘛!
斗廉来到军营,暂时不宣布楚成王的命令,私下里对斗章说:“要想免死,必须立功,才能够赎罪。”
斗章就跪下请教,斗廉说:“郑国看到咱们退兵,料想肯定不能马上就回来,如果你能快速地领兵再杀个回马枪,必能趁其不备大获全胜!”
于是斗章兵分两路,自己率领一队前进,斗廉率领后队接应。
斗章衔枚卧鼓,悄然侵入郑国,正遇上聃伯在边界上点阅人马,听到有敌人来犯,匆忙迎战,不料斗廉后队已到,超路赶到聃伯背后,两下夹击,聃伯抵抗不住,受伤被俘,郑国兵士死伤大半。
斗章将聃伯囚禁,就要长驱直入,消灭郑国,斗廉说:“这次偷袭成功,只为了能够免死,还敢侥幸取得更大的胜利吗?”
于是马上撤退。
斗章回国见楚成王,磕头请罪,上奏说:“我回撤只是诱敌之计,并不是害怕他们而退兵的啊!”
楚成王说:“既然捉住敌将,也算有功,将功补过了。但是郑国还没有屈服,为啥撤兵?”
斗廉说:“考虑兵少不能成功,有损我楚国的威望。”
楚成王大怒:“你以兵少为理由,明明是胆怯!现在给你增加兵车二百乘,你再领兵前去,如果拿不下郑国,不要回来见我。”
斗廉上奏说:“我愿意兄弟同行,如果郑国不投降,就把郑伯捉来献给您。”
楚成王赞赏他的斗志,同意了。
于是拜斗廉为大将,斗章为副将,共率领兵车四百乘,再次向郑国杀来。
且说郑伯听说聃伯被俘,就再次派人向齐国求救。
管仲上奏说:“君主这些年救助燕国、保存鲁国、修筑城池保存邢国、卫国,对诸侯有大义、对百姓有恩德。如果想要这个时候调动各国的兵力,正是时候。君主想要救援郑国,不如先直接攻打楚国。讨伐楚国必须联合各路诸侯,师出有名,合力征讨。”
齐桓公说:“联合诸侯,大张声势,楚国必然有防备,能够必胜吗?”
管仲说:“蔡国曾经得罪过您,您也早就想讨伐他了。楚、蔡接壤,那就以讨伐蔡国的名义,靠近楚国,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呀。”
再回顾一下蔡、齐之怨。
之前,蔡穆公把妹妹嫁给齐桓公,为第三夫人。一天,齐桓公与蔡姬一起坐着小船在池塘上游玩,采摘莲子为乐。蔡姬嬉戏用水洒泼桓公,齐侯制止她,蔡姬知道桓公怕水,故意摇晃小船,用水洒溅齐侯,桓公大怒:“你这贱人,不配做我的夫人。”
注:【蔡穆公:姬姓,名肸(xi),蔡哀侯的儿子,公元前674年-公元前646年在位。蔡哀侯,就是调戏小姨子息妫而后被楚国俘虏的那位】
于是就派竖貂遣送蔡姬归国。
蔡穆公看到妹妹被退婚回来,也大怒:“已经嫁出去的女人,被休回家,这是要断绝两家的关系了啊。”
随后,竟将妹妹改嫁到楚国,成为楚成王的夫人。
于是齐桓公特别憎恨蔡侯,所以管仲提到了他。齐桓公说:“江、黄二国,不堪忍受楚国的凌辱,已经私下里与我联系,我正要与他们结盟,待到攻打楚国的时候,约他里应外合,怎么样?”
注:1.【江国,殷商至春秋时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名又作“鸿国”、“邛国”,古音“gang”.这个国家以“鸿鸟”作为图腾。都城江邑,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江国故城,今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朱店村。春秋时期,江国采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江国位于齐、楚、宋等大国之间,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扰,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公元前624年,被楚穆王灭亡。】
2.【黄国,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崛起于中国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称为黄夷,是东夷集团的后代,是黄姓发源地。周代时期位于河南东南部、湖北东北部一带。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遗址保存完好。公元前648年被楚国灭亡。】
管仲说:“江、黄两国距离齐国远而与楚国近,一直都是服从楚国的,所以才能够生存下来。今背叛楚国而向齐国靠拢,楚国必然发怒,发怒就必然要打击他。当他受到攻击时,即使我们救援他,那也是路途遥远,来不及呀。若是不出手相救,那样就背负同盟不仗义的骂名了。况且中原的诸侯,五合六聚(随便找个五六家),就能够打败他,何必去求助蕞尔(zui er最小的)的呢?不如说些好话先谢绝他们吧。”
齐桓公说:“他们远道慕名而来,拒绝了恐怕会失去人心啊。”
管仲说:“那您就把我的话写在墙上,他日别忘了江、黄两国的危机就行了。”
齐桓公就与江、黄两国君主会盟,秘密签订攻打楚国的条约,约定在明年春正月一起行动。
二位君主说:“舒人助楚为虐,天下称为‘荆、舒’,必须要讨伐他。”
齐桓公说:“那就先拿下舒国,剪除楚国的羽翼。”
于是写了一封密信,送到徐子(徐国君主,子爵)手中。
徐国与舒国临近,徐赢(徐国公主)嫁给齐桓公作为第二夫人,有姻亲关系,一直依附于齐国,所以齐桓公把这件事交给徐子去办。
注:1.【徐国:嬴姓,子爵,封地在今江苏邳州、山东郯城一带,都城徐城,即今天的江苏泗洪。后来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徐国因九州之一的徐州而得名。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公元前512年被吴国灭亡。】
2.【舒国:今安徽合肥市庐江县西南四十里的古舒城。公元前657年被徐国灭亡。】
徐子果然按照齐桓公的要求袭取了舒国,齐桓公就要求徐子屯兵舒城,以作为缓冲地带。
江、黄两国君主,各守本国边界,听后调遣。
鲁僖公派季友来到齐国谢罪,说:“鲁国由于与邾、莒两国有嫌隙,所以没能参加保卫邢、卫的战役。如今听说会盟江、黄两国,就特意前来申请交好。一旦有战斗需要,愿意当先锋。”
齐桓公大喜,就将讨伐楚国的计划告诉了季友,并签订同盟条约。
这时,楚国斗廉、斗章率领四百乘战车再次攻打郑国,郑文公害怕百姓再遭涂炭,就要求和。
大夫孔叔说:“不可。齐国为了拯救我国,正在出兵伐楚。人家对我们有德,这个时刻我们向楚国投降了,就太不讲究、太让人失望了。还是应该坚决防守。”
于是再次派人向齐国告急。
齐桓公收到告急消息,就给郑国使臣出个计策,让他回去宣扬 ,就说齐国救兵马上就来到了。用这个办法先缓解楚兵的进攻,等到了约定的日期,你郑国或君或臣都行,率领一支人马出虎牢关,前往上蔡(河南省新蔡县)汇合,然后一齐进攻楚国。
注:【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古代京都洛阳东边门户,是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关境内虎牢关村。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于是邀约宋、鲁、陈、卫、曹、许等国,都要如期起兵,名为讨蔡,实为伐楚。
公元前656年,春。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大将,率领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公子开方、竖貂等人,出动兵车三百乘,甲士一万人,分队进发。
竖貂请令率队作先锋,隐蔽前进,攻击蔡国。
蔡国依仗楚国的势力,全然没有防备,直到齐兵到了城下,才慌忙组织防守。
竖貂在城下耀武扬威,喝令攻城,一直到晚上才撤出战斗。
蔡穆公认识竖貂,当年在齐国宫中曾伏侍过蔡姬,蔡侯给送过礼物。而蔡姬被休、被退回,也是他护送回蔡国的,蔡侯知道竖貂是个宵小之辈,于是就在夜间派人秘密送去一车金银财宝,求他暂缓进攻。
竖貂接受了贿赂,还私下里把齐侯纠合七路诸侯,先攻打蔡国,然后攻击楚国的这些军事秘密,详细地泄露给蔡国,还说:“各国大军很快就到这里,那时就将把蔡国城池夷为平地,我劝你们还是赶紧逃走吧。”
使者回报,蔡侯大惊,当夜就带领宫眷,开门逃奔楚国去了。
百姓看到君主都逃跑了,也立即四散奔逃。
竖貂自以为立了大功,派人向齐侯报喜去了。
蔡穆公逃到楚国,向楚成王述说了竖貂泄露的军事机密。
楚成王这才明白齐国的计谋,马上整顿人马战车,准备战斗,同时紧急撤回斗廉攻打郑国的军队。
几天之后,齐侯率领大军来到上蔡(河南省新蔡县),七路诸侯陆续也都到了,都是国君亲自带队,队伍整齐,军威雄壮。
都有哪七路?分别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连同霸主齐桓公小白,共是八位诸侯。
其中许穆公(男爵)是带病前来工作,一路疲劳,当晚,死在军营。
齐桓公为他举办丧礼,停留三天,命令许国用侯爵的礼仪安葬许穆公。
七个国家的联军往南进发,来到楚国的边界。
只见在边界上早有一人,打扮整齐,在道路左边(楚国以右为尊)停车等候,磬折(qing she)而言(弯腰说话):“来者可是齐侯?请通报一下,就说楚国使臣恭候很久了。”
这个人姓屈名完,是楚国的公族(王室成员),官拜大夫。今天是奉了楚成王的命令作为行人(使者),到齐军来谈判的。
齐桓公说:“楚国人怎么会提前知道我军的行动目标是来到这里呢?”
管仲说:“这肯定是有人走漏了消息。既然他们派来使臣,必然要说些什么,我就用正义来谴责他,让他自己觉得理亏,最好是不用战斗,就让他们屈服。”
管仲于是就乘战车出来,在战车上与屈完拱手相见。
屈完开口说:“我君主听说贵国军队进犯本国,派小臣我前来交涉,齐、楚两国各安守本土,齐国位于北方,楚国靠近南方,这是风马牛不相及呀?不知道为啥贵国涉足到我们这里?请您解释一下原因吧。”
这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典故的出处。
注:【风马牛不相及: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就是说,齐国与楚国相隔千里,但齐国寻找借口,联合盟国,准备讨伐楚国,是别有用心的。当人们要采取行动的时候,总会去找一些借口,发动战争更需要借口。而在借口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动机,通常也是和利益有关的。
该成语的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也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管仲回答说:“当年周成王把齐地封给我先君姜太公,让召康公(召公奭)传达王命,命令‘五侯九伯,你世代拥有征伐的权利,用以夹辅(辅佐)周王室,齐国的地盘,东边至大海,西北至黄河,南边至穆陵(穆陵关),北部至无棣(山东滨州市无棣县),但凡有不拥戴周王天子的,你就不要宽恕他!’自从周王室东迁,诸侯放恣(放肆,不服从管理了),我齐侯奉命主持盟会,恢复祖先的权利和荣誉,你楚国在南部荆地,应该每年贡奉包茅(茅草,箐茅),供王室祭祀之用。自从你们停止供奉,都没有用来缩酒(过滤浊酒)的了,祭祀用的酒都是浑浊的了。所以我们奉命来讨伐你们。况且当年周昭王南征死在途中,也是由于你们楚国作乱,你们楚国还有啥话说?”
注:1.【五侯九伯:泛指天下诸侯】
2.【穆陵:穆陵关,山东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
3.【周昭王南征:周昭王十九年南征楚国,薨于汉水,全军覆没】
屈完回答说:“周王室失去了领导力,不给进献供奉的,天下诸侯多了去了,难道只有我们楚国吗?既然这样说,没有供奉包茅王室挑理了,那我们认错。一定照办,不敢违抗王命了。至于周昭王南征死于途中的事,只是意外翻船淹死了,你们可以去水边打听打听,我们可不敢承担这个责任,好的,我回去向君主汇报。”
说完,就坐车回去了。
管仲向齐桓公汇报说:“楚国人倔强,没能说服他,还是应该进兵逼迫他屈服。”
于是传令,八国军队一同进发,直至陉(xing)山,此处离汉水不远。
注:【陉(xing)山:又称邢山,河南许昌市长葛市西北15公里,属伏牛山系嵩山山脉。以山为界,北属新郑,南属长葛】
管仲下令:“就在这里驻扎,不许前进了。”
各路诸侯都说:“大军已经深入到此了,为什么不渡过汉水,与他们决一死战。”
管仲说:“楚国既然提前派来使臣,就说明早有防备,一旦交战,就不能和解了。现在我们屯兵在这里,做出要进攻的架势。楚国畏惧我们人多势众,必然会再次派人来谈判,那时就可以和谈了。为了征讨楚国而出兵,换得楚国屈服而撤兵,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呀。”
诸侯都不太相信,意见不统一。
却说楚成王已拜子文为大将,筹集大量兵马驻扎在汉水之南,只等各路诸侯渡过汉水,就出兵攻打。
探报:“八国军队,都驻扎在陉山。”
子文上奏说:“管仲深知兵法,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现在八国军队停留在那里,不发动进攻,必定是使用什么计谋呢。应该再派出使臣前去,探明虚实,观察一下动态,或战或和,再做决定不迟。”
楚成王问:“这次派谁去呢?”
子文说:“屈完既然与管仲见过面,还是让他去吧。”
屈完上奏说:“我上次已经承认没有供奉包茅的错误了。君主如果想要讲和,我可以前往,解决两国纠纷;如果想打,那就另派别人吧。”
楚成王说:“你到那里随机应变吧,我不限制你。”
屈完再次前往八国军营谈判。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56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