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五年,十月初六
龙首宫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太上皇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
仿佛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昌隆帝和徐太后守在榻前,眼中满是忧虑和悲伤。
“烈儿!~”太上皇气若游丝的喊道。
“儿臣在,父皇有何吩咐?”昌隆帝紧紧握住太上皇的手,声音略带颤抖。
太上皇艰难地睁开双眼,目光中透着一丝急切:“朕……朕怕是不行了。”
徐太后早已泣不成声:“老头子,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太上皇微微摇了摇头,喘着粗气说道:“莫要宽慰朕了,朕心里清楚。如今,朕有要事交代于你们。”
昌隆帝赶忙应道:“父皇请讲,儿臣定当谨记。”
太上皇费力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朕知晓,如今藩王势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但若是日后抓住了他们三个,莫要杀他们,贬为庶人,软禁起来即可。切不可让皇室血脉断绝,徒增杀戮。”
昌隆帝点头应道:“儿臣明白,定会依父皇所言。”
太上皇又看向昌隆帝,目光中满是期许:“还有,那秦王杨起,此人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将才。
若他忠心耿耿,当要好好对待,委以重任。除非他有不臣之心,方可处置。”
昌隆帝郑重说道:“儿臣记住了,定会谨慎对待秦王杨起。”
太上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徐太后,眼中瞬间充满了深情:“妹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徐太后泪如泉涌:“陛下,臣妾不苦,能伴您左右,是臣妾的福分。”
太上皇伸出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徐太后的脸庞:“朕走后,你要照顾好自己。还有,朕放心不下霓裳和可卿,你要替朕好好照顾她们。”
徐太后握紧太上皇的手,哽咽着说:“陛下放心,臣妾定会照顾好她们,不让陛下有后顾之忧。”
太上皇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如此,朕便安心了。”
沉默片刻,太上皇的眼神逐渐变得迷离,声音也愈发微弱:“妹子,我先走了……”
说完,太上皇的手缓缓垂下,双眼缓缓合上,就此撒手人寰。
昌隆帝和徐太后悲痛欲绝,哭声在龙首宫内回荡。“父皇!”昌隆帝扑倒在太上皇的床榻前,泪如雨下。
徐太后更是哭得肝肠寸断,几近昏厥。
宫廷内的侍从和宫女们也纷纷跪地,哭声一片。整个龙首宫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
昌隆帝缓缓站起身来,强忍着悲痛,对众人说道:“父皇已逝,朕当秉承父皇遗志,治理好这天下,以慰父皇在天之灵!”
徐太后也止住哭声,说道:“烈儿,你当以国事为重,莫要让你父皇失望!”
昌隆帝一脸悲痛的对徐太后行礼,“母后放心,朕绝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随后,宫廷内开始忙碌起来,为太上皇筹备后事。而昌隆帝也在悲痛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江山社稷繁荣昌盛,不负太上皇临终的嘱托。
“奉天承运,大周昌隆皇帝诏曰:
先皇驭龙宾天,朕心哀恸,九州同悲。
忆先皇之德,其文治武功,震古烁今。先皇以仁德为本,
心怀天下苍生,施仁政于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充实,四海升平。
开庠序之教,兴科举之制,广纳贤才,朝堂之上,群贤毕至,皆为社稷之栋梁。
修水利,筑道路,通商贸,促百业兴旺,经济繁荣,国富民丰。
先皇之武功,亦赫赫扬扬。统雄师以御外敌,平叛乱而定边疆。
挥剑指处,敌寇胆寒;旌旗所至,山河一统。
拓疆土于四方,扬国威于八荒,使大周之名,威震寰宇,万国来朝。
先皇一生,兢兢业业,夙夜忧叹,为大周之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功绩彪炳史册,光辉照耀千秋。
朕承先皇之遗志,必当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以先皇为楷模,励精图治,秉持仁德,广施恩泽。兴利除弊,改革朝政,整肃纲纪,以保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朕深知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然有先皇之典范在前,朕当奋勉图强,勇往直前。
定当亲贤臣,远小人,纳忠言,行正道。以保百姓之福祉,兴国家之昌盛。
今为先皇之丧,全国哀悼一月,以寄万民之哀思。朝务停办七天,以示朕之悲痛。在此期间,举国上下,当素服斋戒,禁止宴乐。
望我大周子民,同怀悲痛,缅怀先皇之恩德。当齐心协力,共助朕兴盛大周,使先皇之英灵得以安息,大周之辉煌永载史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
………
此诏一出,天下震动,昌隆帝特意派人抄录数份,送到鲁、吴、蜀、赵四位藩王的手中。
远在河南开封府的鲁王陈德安,正于王府中与幕僚商议事务。
突然,一名信使急匆匆地闯入,神色慌张,跪地高呼:“王爷,大事不好!”
陈德安眉头一皱,喝道:“何事如此惊慌?”
信使颤抖着声音说道:“王爷,太上皇驾崩了!”
“什么?老头子死了?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陈仁烈的计策!他不可能死的!”陈德安听闻这一消息,瞬间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情绪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挥舞着,大声咆哮道:“这定是那昌隆帝陈仁烈为了铲除我等藩王设下的阴谋!太上皇身体一向康健,怎会突然离世?我绝不相信!”
陈德安在厅中来回踱步,状若疯魔。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怀疑,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看穿。
其属下们见王爷如此失态,纷纷上前劝慰。
“王爷,还请您冷静一些,这消息或许是真的。”一位谋士小心翼翼地说道。
“冷静?你让本王如何冷静?这其中定有蹊跷!”陈德安怒目圆睁,冲着谋士吼道。
另一位将领也赶忙说道:“王爷,不管怎样,我们还需从长计议。万一是真的,我们也得做好应对之策。”
陈德安停下脚步,狠狠地瞪了一眼将领,吼道:“应对?如何应对?太上皇若真的不在了,那陈仁烈定会对我们藩王动手!”
这时,一位老臣缓缓说道:“王爷,此刻切不可自乱阵脚。我们先派人去京城打探清楚,再做打算也不迟。”
陈德安喘着粗气,沉默片刻,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也罢,速速派人去京城,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王府内气氛紧张而压抑,陈德安满心狐疑,在等待进一步消息的过程中,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不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