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风凛冽,枝头的残叶在风中瑟瑟发抖,日历悄然翻到一年的尾声,年,便在人们的翘首以盼中,迈着轻盈又厚重的步伐,姗姗而来。于我而言,年味是一场盛大的时光旅行,串联起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岁月的流转中,既保留着那份最本真的温暖,又悄然发生着奇妙的变迁。
小时候,年味是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弥漫的期待。那时,家中的长辈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厨房里时常飘出阵阵香气,那是母亲在腌制腊肉,将新鲜的猪肉用盐巴、花椒等调料细细揉搓,再挂在屋檐下晾晒,随着时间的推移,腊肉的香味愈发醇厚,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人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挑选着春联、年画、鞭炮等年货。我和小伙伴们则在人群中兴奋地奔跑,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色彩斑斓的小玩意儿,满心满眼都是对新年的渴望。
除夕那天,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一大早,父亲就会带着我贴春联,红艳艳的春联上写满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我帮忙递着胶带,看着父亲将春联端正地贴在门上,心中满是喜悦。午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准备年夜饭。母亲在厨房忙碌,我和父亲打下手,摘菜、洗菜、切菜,一家人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年夜饭正式开始,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每一道菜都饱含着母亲的心意。一家人举杯欢庆,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吃完年夜饭,便是放烟花的时刻。我和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手中紧紧握着烟花棒,等待着父亲点燃烟花。随着“嗖”的一声,烟花冲向夜空,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我们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空,惊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烟花的映照下,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然而,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在繁华的都市里为生活奔波。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年味似乎渐渐淡了下来。没有了乡村的大院子,没有了邻里间的热闹寒暄,过年的氛围也变得有些冷清。
腊月里,虽然商场里也摆满了各种年货,但却少了小时候那种热闹的集市氛围。人们行色匆匆,在超市里快速地挑选着所需物品,然后匆匆结账离开。贴春联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充满仪式感,很多人只是简单地买一副春联,随意地贴在门上,便算是完成了过年的一项任务。
年夜饭,也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亲手制作,变成了在饭店里预订一桌丰盛的菜肴。虽然菜品更加精致多样,但却少了那份一家人一起动手的温馨与快乐。一家人坐在饭店里,虽然也在举杯欢庆,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放烟花,在城市里更是受到了诸多限制。为了保护环境和安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没有了烟花的点缀,过年的夜晚显得格外安静,少了那份热闹与喜庆。
但,年味真的淡了吗?其实不然。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年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少了小时候的那份热闹与喧嚣,但却多了一份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恩。
过年时,虽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在院子里尽情地放烟花,但一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看一场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一边看节目,一边聊天,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同样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年夜饭,虽然是在饭店里吃,但一家人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这顿团圆饭,不用再为繁琐的厨房事务而忙碌。大家可以尽情地聊天,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如今,过年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无论工作有多忙,无论路途有多遥远,过年时,我都会想尽办法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在那短暂的几天里,我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和疲惫,尽情地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年味,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过去、与家人紧紧相连。它在岁月的变迁中,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那份浓浓的亲情,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却始终未曾改变。它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是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永远的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