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哥,我突然想起一句话。”
“啥话啊?”
“七世父子一世徒。”
“哦?你还懂这个?”
“嘿嘿嘿,偶然间看到的,然后记住了。”
“那你说说啥意思。”
“这个,这个我懂的也是浅的,大哥你别笑话我哈。”
“滚蛋,老那么拘谨干什么,你大哥我得多闲有那个功夫笑话别人?”
“好吧好吧,那我说了啊大哥。”
“嗯,没事儿想到啥就说啥呗,拘谨那个干嘛。”
“好嘞,那我说了大哥。”
“嗯。”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无论走过多少世,终究会遇到自己的师父。这种相遇犹如七世父子的亲近关系,才能修成一世真正的师徒缘分。仿佛是前世今生的约定,若遇明师,这个师父会教做人做事儿,教修心练性,护其周全,使其少走弯路,此乃天大福报。”
看到这话,大哥笑着喝了口水,回道;“然后呢?”
“然后,不知道大哥我有没有那个福分您收我为徒啊?嘿嘿。”
“我这不是已经在教你了吗?”
“我知道啊大哥,可是我还没拜师呢。”
“没关系,不必纠结执着那个,我收每个人成徒弟之前,第一看心,也就是秉性。第二看诚意,也就是有没有那种放下一切一心修行的气魄。这第三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缘分。
有些人与我有相遇之缘,但并无与我师徒之缘,这个东西看潜意识下的行为就能看得出来。
可也不是绝对的,不是说我收下了谁,这人就不会变化,只是我结这个缘时不怕这个人变化所以才结。能让我不怕其变化的人大有人在,可以说全天下的人变化都在我意料之中。
但能让我教东西,还不怕变化的人,有很多很早之前就与我有这个师徒缘分,至于他们最后如何,学了东西还认不认我,或者将我当作旁人,亦或者与常人无二,那都不是我该考虑的,而是由他们心中与我那缘,也就是一念变化而定。我在时,汝若不变,当全力教导,汝若变,也当转身离去。
人生不过三万日,颠沛流离在人间。想醒不想醒,看自己造化,我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在这条路上给予方向与方式方法,以及传授如何去看各种规律的本质。至于拿不拿得去,有没有把我的话记在心里,与大哥我无关。
不是大哥无情,这以是最大的情分。
道不顺路,医不叩门,天雨宽,不润无根草。有些事儿,看似平常早已注定,有些话,看似无心,却以明意。
不是管我叫师父,管我叫什么,就是与我有真正的师徒缘分,本质里,敬不敬我,常人说的不算,天说的算。”
“这……这个咋看呀大哥?”
“怎么跟你形容呢?比如说,有一个小家伙,见我长得年轻,年岁比她小,她一边因为我年岁小,一边仰慕我的厉害,所以图我厉害想认我当师父,又因大哥性格不喜拘束,她便管我叫小禅心,这一句话,直接就断了她与我的师徒之缘,只是没断她在我这学东西的缘分。
我收下的,与没收下的人,区别就好像是玄幻小说中,内门与外门弟子的区别。”
“啊?这么一句就断了啊大哥?这这这……为啥啊大哥?”
“哈哈哈,为啥?你跟你家师父这么说话啊?你能因为你师父年纪小而这么不敬,还是因为你师父长得年轻就不敬?”
“这……这肯定不能啊,那心眼得多不明啊……”
“那就是了呗。”
“徒弟不管跟师父咋亲近,都应该从心里对师父有一份敬意,更何况,连亲近都没亲近呢,直接就这么说话啊?谁能要你?你说呢?
即便就算亲近,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是不一样的,你看萧灵儿跟我说话,咋说都没事儿,你让萧狗蛋这么说一个试试?对吧?
缘这东西有时候是注定好的,第一面的时候就知道了,知道啥叫谨言慎行了吧?啥叫口也主风水了吧?啥叫尊重他人了吧?
有些人遇见时你就知道你与她有没有缘,不看表面的言行举止,就看下意识下她心里是啥。下意识里都当你是师父的人,那个就是前世的缘分。下意识里还跟你玩儿试探,表面说的再好听,嘿嘿,心都是在被动的计较,纠结,权衡利弊呢。
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是没错的,但是每个人里面的心不会骗自己,但自己的思维会骗自己。
看人你不要看任何东西,只看一个人下意识,不经过思考表达出来的东西,你就能看见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这只是比喻哈,没教你啥。”
“嘿嘿,我明白大哥,那这类人如果想与你结师徒缘的话,还有机会吗?”
“有,不过代价很大,因为这类人根本就没有破相,只是在自以为自己修行如何了。她还是被习惯与自以为是的东西影响着,除非……”
“除非什么大哥?”
“除非她做到明心见性之后,能将一切权衡利弊的东西都放下,但,唯独放不下认我做师父这件事情。”
“为何如此啊大哥?”
“因为有些人修行的目的根本就不纯,不是真正的为了修行,活成自己。她只是在利用我的强大,想从我这里获取利益,而她自己又不知道自己在干这件事儿。
比如我问你,你要修仙修行,还是要如何?”
“我要修仙修行啊大哥。”
“那你有多少钱?”
“我有五百。”
“我全要了你给吗?”
“这?这个,我过几天开资,我过几天给你行吗大哥。”
“行,但你如果有五万,五十万,五百万呢?你给吗?”
“这个……这?说句实话大哥,我好像不能都给。”
“那么抛去金钱的数目,钱还是那个钱,为什么不能了呢?你想想。”
“我……我我……我在权衡利弊关系,我觉得五百我拿得起,影响不到我,我能学到超过五百块钱的东西。但是五万,五十万,五百万的话,我觉得这钱能买车或者买房子付首付,或者我能用来干些其它的东西,本质是我在权衡利弊关系,觉得修行不值这个价钱。”
“嗯,算你聪明,那你想想,光我明面上教的东西,值多少呢?”
“这……我……,我好像明白了大哥,光你免费教的东西就已经很宝贵了,而想让你收下的人,其实很多都是小我的存在,在你面前玩儿权衡利弊的那一套呢,我好像知道了你为啥会说看秉性这点了。”
“嗯,不妨跟你说一些私下的话,能被我收下的人,这类人不管将来变还是不变,她跟我接触的那一刻,她们心里都是没有别的东西的,不管她们给我什么,多也好少也罢,她们打心眼里觉得,她们给的太少太少了。
而这个太少太少了,在我这,就是满配的学费。这叫,论心,不论迹。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