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墨色的天空像是被精心铺展的绸缎。一轮皎洁的月亮悄然挂上天空,似银盘般散发着清冷而柔和的光,洒在大地上,仿佛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薄纱,静谧又美好。
可惜,没有几人有心思欣赏这一幕良辰美景,像苏轼和他好朋友“怀民亦未寝”的这种还是少数,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心事。
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军营,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军营四周环绕着高耸的城墙,城墙上设有了望塔和箭垛,严密地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军营的正中央,一杆明字旗帜高高飘扬,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明军的威严与荣耀。这面旗帜所代表的,正是南方战区的最高长官——杨嗣昌。
作为中军大营,这里自然是戒备森严,士兵们手持长枪,身披重甲,神情严肃地巡逻着。军营内的道路宽敞而整齐,营帐排列有序,每一顶营帐都代表着一支军队,展现出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
夜幕低垂,晚风似刀割过寂静的旷野。军营被高耸的木栅栏环绕,上面插满锋利的尖刺,在黯淡月光下闪烁着森冷寒光。栅栏外是深深的壕沟,里面布满了尖锐的竹签。
营门处,几个巨大的投石机坐落于此,如同沉默的卫士。厚重的木门紧闭,上面的铜钉在夜色中隐隐发亮。
两旁站着一排身强力壮的士兵,他们身着黑色甲胄,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动静。
营内,巡逻队穿梭不停,脚步声整齐而有力。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岗楼,上面的哨兵手持火把,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篝火在营地中熊熊燃烧,将士兵们坚毅的脸庞映得通红。
中军大帐外,更是戒备重重。数名精锐士兵手持长刀,紧紧守护在帐前,眼神中透露出不容侵犯的威严。整个军营宛如一座钢铁堡垒,坚不可摧,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当然啦,大家也并非每晚都如此兢兢业业、声势浩大地行动。毕竟,这样的情况不可能经常发生嘛,今天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的战备状态。
而这一切的起因,还要追溯到一个小时之前,从那个被张定吓得落荒而逃的明朝参将说起。
这位明朝参将名叫袁宝,其他方面的本事暂且不论,单就溜须拍马、迎合上官以及贿赂上级这几项技能来说,他可真是相当厉害呢。
而且袁宝不仅长得十分不错,甚至可以说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或许有人会问:“长得帅有什么用啊?”话虽如此,但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好:“长得帅有什么用,长得丑才知道。”
可别以为古人就不看重外貌了哦!要知道,在古代,一个人的长相和身材可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当官的人来说。
这就好比历史上着名的凤雏先生庞统,他虽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但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丑陋。也正因如此,尽管他有着满腹经纶,却始终没有人愿意请他去做官。
然而,正所谓“时来运转”,就在庞统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一个卖草鞋出身的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出现了,这才有了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但刘备一开始也嫌弃他长得丑……
袁宝的家族可谓是将门世家,其祖祖辈辈皆为武官。为了改善家族的基因,他们世世代代都迎娶美娇娘。
或许正是这种家族传统的影响,袁宝的外貌生得极为出众,完全符合当代文人对于帅气武将的定义。
他的五官端正而庄严,眉眼之间透露出一种神采奕奕的气质,天庭饱满,给人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
而他那燕颔虎须的面容更是增添了几分威严与豪迈。再加上他高达 1 米 85 的身高,在古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用夸张一点的说法,他差不多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了。
然而,熟悉袁宝的人都知道,他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尽管他外表英俊潇洒,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不过,对于那些不了解他的人来说,袁宝却被视为天人一般的存在。他的外貌和气质让他成为了武官的当代模范,备受人们的敬仰和推崇。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袁宝在打仗方面可能并不擅长,但他却有着过人的社交能力和圆滑的处世之道。他善于迎合他人,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因此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