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鹰见小皇帝收下元氏兄弟,心里也很是高兴。

作为宇文衍的保镖头子,他一眼便看出了这兄弟俩武力非凡。

有他们护卫皇帝左右,自己的压力也小一些。

李穆回去之后,便把李筠吊起来胖揍了一顿。

警告他以后别去惹元氏兄弟。

临走前,小皇帝可是和他说了:

“元氏兄弟很不错,朕甚是喜欢。”

他当然明白,这是让他告诉自己的孙儿,以后别再找不痛快。

宇文衍可不管他怎么教训后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

李穆自然也听出了宇文衍的意思,至于以后会怎么做那就得看他自己的了。

此时的小皇帝正带着元氏兄弟,给他们讲解驻地内的各种训练设施。

“陛下,这些都是您所想所设?”

“呃,这个……确实是朕画的图纸,冬官府的工匠们打造的……”

宇文衍感觉脸颊发烫,这可是照搬后世的那一套,和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元胄和元威却是震惊不已。

且不论是不是真的有效,但一个七岁孩童能弄出这么一套东西来,也是很唬人的。

……

太上皇宇文赟自从东巡回来,一直呆在天宫,数天没有出门半步。

在旧都洛阳,他搜罗了不少当地的美人带回宫。

正按宇文衍送他的三十六式春宫图,一式式地享受那飘飘欲仙的感觉。

十天后。

时间来到四月。

墨言和另外九名内侍太监的伤势已经痊愈。

经过王鹰甄选后,他们暂时获得了小皇帝的信任。

其中两人得以获知肥皂配方,墨言则回到小皇帝身边服侍。

挑选了五十名私奴由这九名内侍小太监统领,负责肥皂的生产制作。

“百宝阁”的玉皂日销量已达上千块,已为太上皇挣得近两万贯的收入。

随着销量的上升,将来哪怕是日进万贯也不足为奇。

墨言等十名内侍太监得到了跟随小皇帝晨练的赏赐。

练习十禽戏和军体拳。

这可把他们激动坏了,十分珍惜小皇帝赏赐的这个机会,每个人都学得特别的认真。

元胄兄弟俩成了宇文衍的贴身侍卫,全天十二个时辰,随时都有一人留在他身边。

平时也是跟着一起晨练,军训。

小皇帝甚至允许他们跟随王鹰练习岳王枪。

不过兄弟二人似乎不太喜欢使枪。

元胄的武器是双锤,元威使的是狼牙棒。

宇文衍也不会强求他们习枪,每个人都有自己趁手的兵器,以及一些家传技法。

驻地内。

军士们增加了军体拳和搏击对练的项目,每天都有喊杀声传出。

对于搏击之术,元氏兄弟那可是欢喜的紧。

每天均要陪同军士们玩命的练。

不过受苦的可是那些军士们,每次都被这兄弟俩揍得不轻。

长安城。

不少朝中官员和普通百姓都认为小皇帝在驱使军士作乐。

宇文衍着人追查了一下,发现这些言论的背后似乎有某些黑手在推动。

就是想要败坏宇文皇室的威德,在百姓心中产生一种宇文皇室已是江河日下的错觉。

这个时候,小皇帝只能做好自己,对于这种流言蜚语暂且不管不顾。

期间,他接见了大周第一武将,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

韦孝宽比申国公李穆还大一岁,已是七十高龄。

当下为徐州总管,统领徐州、兖州等十一州诸军事。

总管府原本是地方性军事机构,统辖邻近各州军马事。

北周时总管一职兼任所驻州刺史,相当于军政大权一把抓。

重要地区则置大总管府,除所辖州外,还统辖邻近若干总管,像韦孝宽这种即是大总管。

韦孝宽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三朝。

南征北战,功勋卓着,武帝灭齐时更是献上三策。

或许他是汉人的缘故,韦孝宽尽管战功显赫,却只能长期镇守边城,无缘进入中枢。

直到宣帝登基,才进位上柱国,却已是古稀之年,垂垂老矣。

历史上。

杨坚掌控军政大权后,尉迟迥起兵,韦孝宽便站在了杨坚为首的“朝廷”一方。

以平定叛乱的名义向尉迟迥开战。

搞笑的是,两军决战之时,竟有数万百姓现场观战看热闹。

韦孝宽统领的军队久攻不下,杨坚的谋臣高颎献上一毒计,向百姓射箭,造成战场混乱。

百姓四处乱窜,竟然冲散了尉迟迥军队的阵型。

韦孝宽抓住机会,强势击败尉迟迥。

最后,尉迟迥“清君侧,还政于宇文氏”的军事行动宣告失败。

大多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成就了杨坚的夺权篡位。

和之前见过的李穆一样,韦孝宽也是其中关键性人物。

要不是他击败尉迟迥,杨坚想要“以隋代周”绝对没有那么轻松。

可以说,韦孝宽站队杨坚,和他在北周不得志有很大的关系。

加上宇文皇室再难出一个像武帝一般的君王。

而杨坚又是一个极为推崇汉文化的人。

作为胡汉融合下成长起来的崇汉人士,抛开当时本就不被怎么看重的忠君思想。

在家族利益、政治前途面前,夺权篡位就成了改变家族命运的冒险选择。

两对比下,韦孝宽选择了“崇汉”的杨坚,助其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

宇文衍可不想他走上历史的老路。

临死前还帮杨坚扫清“尉迟迥兵变”那么大的阻碍,岂不是便宜了那老小子。

所以在见他的时候,小皇帝极力吹捧了他一番。

什么神功盖世,谋略无双,实乃天神下凡,战神转世……

什么为国为民,忠勇有嘉,定然青史留名……

最后夸到这老头脸都红了。

以前受过的所有委屈,似乎在这一刻消失殆尽。

接着,小皇帝又对当今天下大势进行了不同一般的预测。

同时表达希望快些长大,以承武帝“平突厥,定江南”的遗志。

更重要的是。

体现出自己对汉文化的推崇备至,明确表示应该重用有才能的汉臣。

并展望了一番在汉文化治理下,国家迅速发展,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繁荣景象。

打造一个国富民强,万邦来朝的盛世王朝!

小皇帝一番长篇大论,让七十岁的韦孝宽惊呆了!

不可置信地盯着眼前这个年仅七岁的傀儡皇帝。

在他看来,这些真知灼见,就算是武帝在世,也不一定能看得这么远。

武帝虽然也推动汉文化,但同时又得兼顾鲜卑贵族的利益,汉化得不够彻底。

北周的很多大臣都曾用过鲜卑姓,比如普茹六坚,大野渊。

但按照小皇帝的论述,却是要全盘融合。

如果真是这样,几十年后,鲜卑将会完全被同化。

最后。

宇文衍还给他看了当初他所勾画出的大周疆域图。

告诉他神州大地很广阔,但却不是全部。

域外仍有大量无主之地、野蛮之地等着大周去开拓与征服。

“郧国公,朕之志:再现大汉神威,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此话一出,韦孝宽震惊到嘴巴能塞下一颗鸡蛋。

死死地盯着小皇帝坚毅又清澈的双眸,自己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那是一朵剧烈跳动的火焰!

那是一腔发自血液的豪情!

那是他毕生渴望重现的夙愿!

自强汉以后,五六百年来,这是多少中原儿女念念不忘的豪言壮语。

谈话在韦孝宽一句:“老臣愿为陛下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结束。

小皇帝龙颜大悦。

他就是要凭借自己弱小的身躯,扛起恢复宇文皇室威德之重任。

只要朝中重臣对宇文皇室的未来重拾信心,那杨坚就算是三头六臂也翻不起大浪来!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最新小说: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