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满月得知丈夫死了,忍不住问道“您后悔过吗?”
梅花笑了笑“后悔什么?后悔没早杀了他?”
满月摇头“不是,我是说,后悔当初没早离开他。不然,现在不会就你一个人孤零零的过。”看着那些至今仍然触目惊心的伤疤,心疼道“还疼吗?”
梅花愣了下,认真地盯着她,忍不住红了眼眶“若是当年,我的孩子能平安降生,也该和你差不多大。傻孩子,我不疼,也不苦,如今,我继承丈夫的房产田地,族里人也对我格外尊敬,逢年过节,还会来家里探望送礼,娘家人无法钳制我,没有再比我现在更自由更舒服的日子。就是遗憾我那未出生的孩儿,若你不嫌弃,叫我声干娘。以后找不到亲人,记得回来找我,咱们娘俩一起过。”
“干娘!”
“哎!!!”
文章结尾,顾明月习惯总结,这次采用省亲人的口吻。
当别人奉承他吉人天相,身体才会康复的时候.....
省亲人却摇头否认。
然后深情地望向一旁的妻子,感慨道“诸位错了,我能恢复健康,多亏我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否则,我绝对不可能重新站起来,所以,我奉劝大家一句话‘亏妻者诸事不顺,疼妻者风生水起‘。”
故事结局一经登出,引发剧烈反响。
有人觉得梅花做得太过,并攻击顾明月这个作者,说她冷血无情。
有人觉得文章总结太精辟,古往今来,女性在家庭地位上每每都是岌岌可危状态,可她们的付出在整个家庭中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禁让人思考,那些骂女人是赔钱货的人,他们自己又何曾不是败家的货?
这样的对立争论在各大报纸上引发文斗。
不说别的地方,单单青山镇,每天各大厂区都能举办一场小型辩论会,讨论这些观点。
每个人都有各自理解,无论是片面还是偏激。
不可否认,‘疼妻者风生水起’这样的言论,对于保守的时代来说很有冲击力。
尤其是一些又要上班又要养家,还要养乡下小叔子、小姑子一家的女同志。
她们很多,要么是心疼男人。
要么是娘家不给力,在家里抬不起头。
要么是没有生儿子,觉得对不起男人。
甚至有很多,家庭条件不差、本身条件也不错的女同志,由于时代观念束缚,即使觉得哪哪不对劲,也苦于没有头绪,不知该如何应对。
如此言论好似一根引线,点燃很多人心底隐隐的不甘,发人深省,或许不足以动摇根本,却足以让人觉醒。
很多家庭因此爆发战争。
更招来很多人对顾明月抨击,说她大搞女权主义,破坏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以往读者来信,大部分都是感谢信。
比如之前写过的防拐骗小贴士,有人来信,说他们夫妻带着孩子坐火车碰上一个劲套近乎的大娘,幸好多个心眼,对方问他们工作年龄姓名时,胡编乱造。
等下车时,大娘故意大喊自家孩子是她孙子,还说他们夫妻是拐子。
要不是读过文章,一想到可能出现的后果就不寒而栗。
这样的感谢信比比皆是。
但眼下收的一批信,大多半都是声讨信。
顾明月能吃这哑巴亏?!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她故意从中挑出几封非常有辨识度的信寄给故事报,让编辑把信登到下期报纸上。
并标注是对个别读者来信的反馈。
担心报社不通过,特意强调说,这样可以彰显他们对读者的重视程度。
反馈如下:
“来信的各位读者同志们,你们好,收到来信,我很震惊。惊讶于和平年代,还有如此裹小脚的思想,我很怀疑,你们有没有认真接受过教育,国家普及的男女平等,你们看来并没有放心上,为什么呢?是不在意言论还是思想仍旧停留在封建时期,这不禁让我产生疑问,难道这么多年打击封建迷信,还不足以清除那些历史遗留?...........”
噼里啪啦一套话,处处起高调,处处踩在这个时代的敏感点,顾明月咬准那些人不敢炸刺。
她结尾写道“请好好对待你们的妻子。少年夫妻老来伴,当你生病或者老了那天,陪在身边伺候你的,百分之九十都只会是妻子。不信去周边调查一下,便会知道此番言论是基于事实调查出来的结果。今日赠予伤害,来日必还恶报。今生你对不起人,来日也不要腆着脸要求别人原谅你,不过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来信的这些朋友,我希望,未来你们卧床不起那天,千万记得声讨我的这份硬气,千万记得别妥协,宁死不屈,那样我敬你们是条汉子,而不是既要还要,恬不知耻,期待各位继续回信讨伐,谢谢!”
如今报纸没有太多规定限制,但凡通过编辑认可,主编定稿,便可以登报。
很多文人都会在报纸上对骂,顾明月这番言论倒显得小巫见大巫。
果不其然,那些声讨者很快销声匿迹。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见识到顾明月的口才,没人再敢顶风上。
出乎意料的是,没多久,她竟然收到很多来信,是这些人妻子所写。
其中有人和她诉苦,说她如何不容易,希望顾明月不要再在报纸上抨击他丈夫,不然,会影响工作,全家人都吃不上饭。
也有感激,感谢她指明方向,对方不愿意再养着家里小叔子大姑姐以及七大姑八大姨,有钱就给自己孩子花,若是对方敢挑事,她便举着报纸说对方搞封建。
如今孩子吃饱穿暖,家里多了存款,好像日子重新有了奔头。
顾明月只给那些寄来感谢信的回了信,告诉对方,只有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至于那些脑袋不清的人,她没有搭理。
不与傻子论长短,慈悲不渡自绝人。
各人有各人的命,她没那个闲工夫操心。
正如她清楚了解三年灾害多惨烈,却仅仅限于提醒村里人。
也只是因为她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想出自己这个另类的缘故。
假如当初村里人有任何冒犯她的举动,她也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大不了到时候搬到山里,不过是麻烦点。
说到底,她本性自私。这一点,她从不否认。
她可以偶尔发善心,前提是对方值得,若是自寻死路,对不起,她只能说,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