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袋子的东西重新整理了下,厚被子厚棉服这些先不带去,那要带的东西就少了,一个大袋子完全装得下,还拿了一个小的布袋子,里边装了录取通知书、一些钱,赵秋琴一早起来做出的十来个面饼,以及宋佳玉塞进去的桃酥饼。
东西装好,可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一家子沉默的往火车站的方向走。
临近到火车站,家里人的话才多了起来。
“天顺纳,你去了北临市上大学,就好好学习,咱不去掺和其他事,妈不指望你有多大的本事,好好上完学回家,不要受伤,被人欺负了,你就去告诉老师,千万别一声不吭的扛着啊!”赵秋琴的千言万语,最后还是抵不过她那一颗不想让孩子受伤的慈母心。
“爸,爸没本事,你是我最骄傲的儿子,保重自己,像个男人一样。”宋德民没那么多话,可每一句都很暖心。
轮到宋佳玉了,眼前的弟弟上个月过了十八岁的生日,是个成年人了,她笑着,把准备许久的话说出:
“还记得你上高一,我问你的问题吗?”
宋天顺笑了,“我当然记得。”
“嗯,我那时候觉得你很傻,那年的雪下的特别大,你偏偏还要早上五点,站在寒风中背书,手上脚上全冻了,咱妈一边给你治,一边骂你。
我问你干嘛这么拼?是你说,人不够聪明,只能更努力,你看过报纸上,你想为国家做什么。
当年我笑你是个毛头小子,觉得你在做梦。
可梦有什么关系,你一直在坚定的前进,白日梦最终会变成梦想,不需要别人说什么,不需要管别人的态度,这些年你做的很好,坚持走下去,姐姐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看见你完成梦想的那一刻。”
这段话,给宋天顺的身体里,像是注入了强心剂。
一个人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宋天顺的心里一直没底。
他不是很聪明的人,爸妈觉得他聪明,是家里姐姐和弟弟对比出来。
村里人觉得聪明,是和村里同龄人对比出来。
他见过更聪明的人,比如大姐夫,比如在初中就被带去了国家重点大学的初中同学。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姐,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我一直都会是坚持不懈努力的那个我!”
要轮到家里最小的宋北望说话,这小子眼眶有点红,嘴里却说着:“二哥,你去了北临市,一定要给我带北临市最好吃的东西回来。”
赵秋琴拍了下小儿子的肩膀:“就不会说点好听的啊!”
宋天顺笑了:“妈,没事,北望不这样我还不习惯了。”
最终,他还是提着行李走进了火车车门,找到了他的位置,开启了新的人生。
“呜呜呜哇哇哇哇”
当火车鸣笛的声音响起,车轮划过轨道,宋北望这小子再也忍不住,悲伤大哭了。
宋德民和赵秋琴:……
宋佳玉倒是揉了揉小弟的脑袋,“你既然这么舍不得?怎么就不说?”
哭得眼泪鼻涕一起流的某人成为委屈包:“我要是哭了,下次二哥回来,肯定会笑话我一整年。”
宋佳玉:这就是六零年代的叛逆少年吗?
不过,她很“好心”的提醒了一句:“刚刚天顺从火车车厢窗户口里伸出头来跟我们挥手再见,你刚刚哭得那么伤心,声音那么大——”
“啊!!!”
宋北望像个绝望的小熊熊张嘴呐喊。
把宋佳玉逗乐了,耸着肩膀笑个不停。
就连赵秋琴都不晓得该怎么说这糟心孩子。
赵秋琴:回去和老宋商量,多给老三攒点东西吧,她真怕这孩子以后会饿死。
难不成娶亲生了孩子,带着一家人,拿着个碗,到佳玉和天顺的家里,喊饿饿,给点饭吃。
光是想想,赵秋琴的铁拳要举起来了。
好在没在火车站暴揍小儿子。
宋佳玉带着家里人回了大院,她是怎么着都要让爸妈留下来吃上一顿中饭。
“我们回去,不在你这里吃,还要打搅亲家,不太好。”
“妈,哪里不好,我肉也买了,菜也备齐了,怎么着,要让我把肉啊菜啊全都扔了吗?这天气存不住肉,我和江柏舟压根吃不完。”
赵秋琴只好妥协,“你啊,就是会乱花钱。”
中午这一顿,宋佳玉说是买来的肉,其实是从系统仓库拿出来。
一共两斤的五花肉,一斤准备做把子肉,还有一斤跟韭菜一起剁碎包饺子。
家里剩下的菜分别做炒豆角、包菜炒粉丝,再来个凉拌黄瓜,以及简单的蛋汤。
今天的江柏舟早下班,一回来就和一屋子的长辈打了声招呼,洗干净手就去帮宋佳玉的忙。
“今天累吗?下次就别做这些菜了,我们可以去国营饭店吃。”心疼不已的某人提出建议,他不希望媳妇这么辛苦。
宋佳玉愣了三秒钟,才苦着脸说:“我给忘记了,算了,辛苦这一顿,下次你也提醒我。”
“嗯,锅我来洗,你先站在一边歇歇。”
夫妻两个的相处模式完全没有避着人。
其实看到三儿这样的江母心里是有点酸的,可她更想要看到三儿长命百岁,她不会对宋佳玉这个儿媳妇做什么,反而会对三儿媳妇更好。
“亲家,你看看这小两口多和睦。”
赵秋琴也觉得女儿嫁对了人,也跟着说:“是啊,我们当妈,不就是愿意看着两个孩子过得好嘛。”
另一对,江父拿出了珍藏的好酒出来,“亲家啊,咱们等下来喝两口。”
“好啊,老哥。”宋德民同意了。
等到这顿午餐开餐,一盘酱色的把子肉,一盘猪肉韭菜的饺子,还有各色的其他菜,用了三张鲁菜厨艺学习卡,宋佳玉的厨艺等级达到了1级,就连炒出来的几盘素菜,味道也很不错,让几个长辈一直夸。
喝酒的吃饺子,聊话的吃把子肉,小两口则是相互投喂,宋北望……啥都不管的大吃特吃。
隔壁13号大院,江家两个兄弟都是各自在自家吃饭。
大房那儿,江大嫂抱怨:“这老三还有没有做弟弟的样子,请人吃饭也不请你这个亲大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