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衿谈及此言,面上毫无紧张之色,谈笑风生之间,竟有几分自在闲适之态,言辞间尽显镇定沉稳,使人不禁为之动容。
“呵,原来守家教子亦被视为壮举么?”
李恪微抿茶盏,视线在程子衿身上一扫而过,目光深处透出玩味之意,他颇是好奇接下来的应对。
然而此信服并未感染太宗李承乾。他凝视着棋子衿,一心期瞧他怎样回应此质疑。
“你怎生说话?”李恪挑高了浓眉,未听清程处纪究竟言了何话。
“禀陛下,微臣适方才云,陛下慧眼已盲,无法识透微臣之用心良苦矣。”
程子衿屈身一礼,语气中自带一种义正词严。
“原来如此?那本帝当愿听尔之大智!”程子衿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陛下,臣所守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庭,更是国家的未来。在这乱世之中,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而教育则是传承的关键。臣致力于教子,是希望培养出有担当、有智慧的后代,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李承乾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所言不无道理,但如何证明你的教子之道确实有效呢?”
程子衿自信地答道:“陛下,臣之子嗣皆已成长为杰出之人,他们将在未来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此外,臣还广纳贤才,培养了一批有志之士,他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李承乾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李恪见状,心中暗忖:这程子衿的确有些才智,或许值得进一步关注。
李承乾一时也颇为兴致高涨,意欲聆其高论。毕竟戏语不是胡说,改编不必提。
“世子笑而,但愿汝有奇言。”程子衿闻言一笑,手一指厅壁挂着的唐河山河势图,并以目光询问李承乾。
“陛下观这幅画卷,可知其意?”子衿笑吟吟问。
“所见如何?”
“此乃我大魏千秋疆土!”
李承乾瞧向墙上残旧的疆图,不屑一顾,“汝图早该替换,那图上的tu厥之地早已不复存在。”
李恪瞥着这幅尚停留于战前的图,暗自嗤鼻,因其仍未更新tu厥疆界之事。
程子衿心中一紧,深知李恪的自负,未曾料李承乾竟有此一癖。
李恪疑惑问:“非为此?”
“那么,子衿兄在图上见何?”李恪淡笑相询。
此刻,李恪已然步入程子衿布设好的步调。
只见子衿摇头晃脑,取出案几上的微型长安城模型,置于李恪之前:
“陛下,请看,此乃是大隋亿万民之庐!”子衿笑容可掬。
“百姓家室?与此等大事有何干系?”太宗不明所以,难以领会子衿的深意。
子衿续言无妨,答曰,“凡一院一家人,皆为大唐根基!程子衿指向微型长安城模型,解释道:“陛下,长安城中的每一座房屋、每一个家庭,都是大唐的组成部分。只有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大唐才能长治久安。”
李承乾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程子衿继续道:“若是连家门都守护不好,又怎能守护好国家?臣所追求的,便是通过教育,让每个家庭都和睦幸福,从而使整个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此时,李恪插话道:“程兄所言极是。不过,光有理论还不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程兄有何具体计划?”
程子衿胸有成竹地回答:“臣打算设立学堂,聘请名师,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臣也会注重培养人才,为朝廷输送优秀的官员。”
李承乾听后大悦,决定支持程子衿的计划。就这样,程子衿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大唐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等亿兆民宅方筑起了吾朝!”
无此人世,大唐或许只空壳而已!”
闻言李承乾一怔,然尚未反击时,已哑言以对。
子衿之说不谬,因亿万百姓,故今时大唐屹立。
如攻克江山后,若无家户人家,江山有何价值?
“陛下明鉴,即靠亿万民众,今日之强朝方显赫!
然大唐若缺,亿万民众又有何意?”程子衿摇头示意。
“此如何解说?”李承乾仍觉困惑。
既子衿言家组成大唐,又为何说家无国不重?
“因其相互关联,无数民居乃建国,如失民居,则国无所据。”
亿万人家筑一江山,反之,若江山不固,各家亦难得安定,日日提心吊胆地活着。
小国度万家,国护万家安宁,
惟江山昌盛,方民皆殷实。
国为家屏障,相扶成一家,两者不可或缺!”
子衿以家常事比天之大事,说毕即谦卑一揖,微微笑出。
此番言论,并非为求开脱。实为警戒,点醒太宗李承乾也。
太宗曾提及“民,如水流舟;君,犹如航舟。水载舟而泛,舟若逆流水”然至今所行未及民望矣。
东伐tu厥的捷报使得李恪略有自满,朝堂上更有远击薛岩佗之举。
诸臣虽竭阻挠,然李承乾之心未歇。
子衿以言寓言,警之,以戒承乾妄动烽火。
兴兵伐戮之际,千万之家必添忧烦。
若忧愁太过,必民破家亡,
大唐如亿宅俱陨,亦为空架子也。
房玄龄闻言,在侧微微勾勒嘴角,佩服程处纪者在此,借事隐喻,寓意颇丰,又点到为止。
妙计哉,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