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一席话,直将小弟梦中唤醒,如惊雷响彻虚妄之境矣。”李轩轻笑一声,眼神飘忽,望向遥远的天际,仿佛在追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不过是直言相告而已,说了一些别人不敢说的真话罢了。”陈佑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傲和自信。
“哈哈哈......正因如此,大唐所缺的不就是像你这样敢直言不讳的人吗?或许这也是我大唐皇帝重用你的原因吧。”李轩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意,似乎对陈佑有着特殊的看法。
“一个有才能却不追逐名利、敢于直言进谏且胆识过人的臣子,又有哪个君主不会心动呢?”李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言语之间流露出对陈佑的赞赏之情。他深知,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官场之中,像陈佑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
\"虽蜀王殿下所言非虚,然直言面对,予我心中倒也略显尴尬矣。\"陈佑笑声朗朗,自信满溢。
李轩羡慕陈佑这份豁达诙谐,正是其使人无法恼怒的秘密。
\"那请问教陈兄,小子当如何自处?\"李轩拱手请教,诚恳而恳切。
然而陈佑只是摇头,拒绝透露分毫线索。
\"非是在下教你,而是要看你自己作何选择。\"
\"若你还欲争储之位,那便要做好迎接风刀霜剑的心理准备。此关只凭自己闯过。\"
\"放弃储位的话,终究会返回领地。事情就是这般明了,你或是励精图志以治益州,或是壮志未酬身先逝于长安城。\"
听罢,李轩陷入沉吟。片刻后,他抬首,笑容如阳,光彩四溢。
\"多谢陈兄肺腑之言,可惜小弟将远赴益州,无以与兄同欢共饮。\"
\"惟愿陈兄日后大道通畅,他在长安之时,小弟在益州亦将瞩目其风云。\" 李轩微微退步,向陈佑敬了个礼。
陈佑回礼,并微笑回应:\"李兄忧虑太过,长安一聚,未尝不可速也!\"
\"咦?此话怎讲?\"李轩略有不解。
\"哈哈哈,此事暂留心底,李兄自有分寸,人世间事,何人可预料?\"陈佑含笑而语。
\"既是如此,那轩就此别过佑,待相聚之日,但愿把酒笑谈!\"
\"哈哈哈哈!\" 李轩笑声洪亮,转身步入等候的马车,背影渐离长安。
\"海内存知已,天涯如邻人。\"
\"李兄,一帆风顺!\" 陈佑高声道。
望着渐渐远去的李轩,陈佑眼底闪烁着赞许的微光。如李轩这般气度者,定是非凡君子。若非血脉之绊,或许陈佑愿全力辅助他登基为王。
可惜时光不复,血脉难改。既不能结成君臣,那就结友共行,总强过日后可能的相煎相杀。
\"走吧,主角已行,我们也当回返家园。\" 陈佑向马车夫笑着说道。
车夫无声,浅笑回礼,扶持陈佑登上马车,鞭策驾车,沿着官道,向庄舍进发。
太极殿内,李世民览卷,脸上难得浮现了笑意。昨日陈佑送信欲送李轩一程,他还颇感好奇。如今,李世民终于悟得了陈佑的用心所在。
\"此子竟敢背后戏谑为孤之暗影,当受些惩戒矣!\" 李世民微笑着掷书案之上。
这时,长孙皇后轻启门扉,望见笑容可掬的李世民。
\"陛下今日为何喜色,可是有何乐事?\" 长孙皇后笑问道。
\"观音菩萨,你说说对陈佑这青年,你有何观感?\" 李世民含笑征询。
皇后心照,知晓必与陈佑一事有所关联。
\"看法未曾有,唯有耳熟能详其名号罢了。\"
\"适从长乐那里回来,听闻了许多关于陈佑之事,听说他还给长乐写过一本《三国演义》?\"
\"来到这儿又言及陈佑,非亲子又何其巧合?\" 长孙皇后轻笑而言。
\"《三国演义》?陈佑慵懒的性子居然会通三国?\" 李世民有些诧异。
\"呵呵,这便是谜,何人可知呢。\"
\"看长乐的样子,这本书应非庸常之作,长乐还在期待续篇更新哪。\"
\"没错,正是那个‘更新’之言。\"
\"唔,那孤似乎也有了些许好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