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翼公子一句话,令唐太宗李世民的黛眉微扬。
“说来听听。”李世民悠然说道。
“陛下,昨天的交战尤为猛烈。击杀叛贼后,我未曾深究其中奥秘。”
“但在昨晚归家之际,我反刍着那些战局细碎,察觉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节。”青翼公子淡笑开口。
“是何细节?公子且讲一讲。”杜国先生也颇为好奇。
“首当其冲,这些贼子藏匿的所在和他们的装铠兵器,皆属长乐郡主护卫队所有。这背后隐藏的问题便是——”
“他们是如何准确得知长乐郡主的行程方向?”
“此外,又是在何时、如何杀害护卫队,更衣伪装的呢?”
青翼公子提出的这两个疑点,使其他三位阁臣陷入沉思之中。因为他所提及的这两项,均极难以实现。
首位疑问,虽长乐郡主的出行并非严格机密,但得知消息者定然寥寥,因此嫌疑人群锁定于寥寥几人。
而第二疑云实乃前者的衍生物,正因为前者难于探知,故此后者更显扑朔迷离。
“公子意指,公主府内藏有内奸?”房玄龄皱着眉头询问。
“是也,不过说内奸,倒不如说是有人疏忽或有意,将情报泄漏给了幕后之徒。”
“这使得敌人得以对我和郡主的行列施加袭击。”青翼公子点了点头道。
“内奸嘛,确实不易查找。毕竟,嫌疑人数量庞大。”杜国先生摇头叹声道。
“两位大人,请留意,还有一个证据表明此人的后台势力不容小觑。”青翼公子从旁侧案桌上取出一枝残矢。
这枝箭只剩下箭杆,箭头已被削去。
“陛下,两位大人,请看看手中小生所持之物。”
他将手中箭矢递给李世民,那是特意带来的证物。
李世民接过,细细察观这根箭杆。房玄龄和杜国先生并立其旁,共同打量着箭枝。
“此箭为大唐禁卫军的利箭?”李世民微微蹙眉,他身为马上君王,熟稔各类兵刃,眼前这箭确是大唐军中专用品。
青翼公子淡笑,又从包袱里掏出一捆弓箭置于桌上,一切便水落石出。
李世民脸色瞬间阴沉,能调动禁卫军武备之人绝非常规官员!
可能是军中的大将,甚至某皇亲国戚!但,李世民心底忽然闪过一人,他却本能地不愿相信这是真相。
在没有切实证据前,他绝不愿对那人产生疑虑。就算此人曾与青翼公子发生过嫌隙!
房玄龄与杜国先生相互凝视,两人心照不宣,已隐隐有了答案。
在大唐军队里,此类弓箭属于严格管制的兵器,普通人无法拥有。
更重要的是,无论样式或是标徽,无不确证它们出自军中,绝非私制之箭。
如此这般,犯事者的范畴便大大缩窄,再考虑谁有动机刺杀长乐郡主、青翼公子或应国公家人,便能推断凶手身份。
然而,房玄龄和杜国先生不敢妄言,此事绝非好事。
“这箭为何无尖?”李世民心犹有惑。
“禀陛下,因其头沾染剧毒,我即命人截去,此刻尚藏于家舍。”
“部分完好之箭尚存,陛下若想验看,微臣可命人送来。”青翼公子平淡言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以青翼公子所言,自然确有其事。
不论是否送至,实无大碍。只知敢犯此举者,实乃狂放之辈!
“真是肆无忌惮!”
“天朗气清下,居然于长安城之外行事,难道这凶手不将朕放在眼中?”
李世民一掌拍桌,陡然站起身来。
青翼公子无意接话,这摊事儿原就打算交付李世民自行处置,他不想涉足。
若需除去一人,青翼公子绝不亲自挺身在前线,仅负责策划策动。
假设此人是储君,处佑将以整个大唐最强之力,去除此储君!
“陛下莫躁,如今公子所揭露之事已然将罪犯圈定在一定程度。”
“还请陛下容大理寺多些时日,必定找到真凶。”杜国先生躬身请示。
其实,杜国先生心中不愿此言。他知道此事绝不单纯。
即便查出真凶,也不在其手握的大理寺抓捕之列。
“明诚,朕赐你五日之期,务必给我、给应国公,给公子一个交代!”
“不论此人是谁,定要其付出惨重代价!”
李世民的目光炯炯,言语异常坚决。然,青翼公子并不相信他会这么做。
李世民若知犯事者,断不会如当下誓言般,真的行事。
原因不言而喻,李承乾仍是太子。
程处佑不痴心奢望借此事件将李承乾废去,却可用此事进一步削弱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时机一成熟,那将是李承乾的末日。
在此期间,程处佑需要做之事,只是将李承乾的“真面目”全部暴露给李世民。
事情告一段落后,李世民挥手让青翼公子三人退下,他需要独自静心思索。
此事举足轻重,对李世民打击不小。
三人退出书斋,未互言片语。
“哎哟,吾的包裹遗忘在陛下书房了。两位伯父先走一步,小侄去取回来。”青翼公子拍拍脑袋,似忆起了什么。
言毕,青翼公子迈步返回书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