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邦交政策中,大明一直将周边诸国视为藩属,至少在名义上是周边诸国的共主。
事实上,大明和周边诸国一直是互相独立的存在。
两国邦交,本应该属于外交事宜。
但是有这个大义名分在,大明在处理周边诸国事务的时候,总是把外交变成内政。
外交变内政,本应属于大明的外交红利那是一毛钱都捞不到,反而还要对藩属国进行各种补贴。
藩属国内部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找大明这只大腿。
大明不管还不行。
比如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大明出兵出钱出粮帮助朝鲜王国抗击倭寇。
除了朝鲜王朝对万历皇帝感恩戴德,朝鲜王国依旧尊大明为宗主国,最后其实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从商业的角度看,抗倭援朝就是一场亏到姥姥家的买卖。
而且朝鲜王国历来是一个“事大主义”国家,大明强大的时候他们自然尊重大明,大明一旦衰落,他们就会立刻给别人当狗。
丙子胡乱期间,因为大明无力帮助朝鲜王国,朝鲜王国立刻改尊东虏为宗主国。
就这种毫无忠诚度的藩属国,大明要之何用?
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宗主国名号,大明不得不在和周边诸国的邦交中吃亏,甚至要打落牙齿和血吞,这就很不正常。
不管是当海盗,还是当吕宋国王,赵赢都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没有好处的事情,他坚决不会去做。
所以,他才会推动大明传统的朝贡体系解体,废止大明和周边诸国的藩属关系。
要改变大明和周边诸国的邦交关系,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周边诸国升级国格,让各国的大王当皇帝。
反正周边诸国的国王心心念念想当皇帝,安南国王甚至偷偷地称帝。
既然你们想当皇帝,大明宋王殿下就让你们当个够。
只是国格升级后,大家都是帝国,最高领导人都是皇帝。
周边诸国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想抱大明的大腿,大明可没有义务帮忙,到时候,大明可是要加钱的。
而且赵赢深知,大明传统的朝贡体系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大明的朝贡体系限制了中洲诸国的自主发展,也阻碍了大明与诸国之间的平等交流。
赵赢的计划是通过建立一个平等的邦交体系,让中洲诸国能够自主发展,同时大明也能从中获得实际的利益。
他明白,只有当各国都成为独立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交流。
这样的体系不仅能够促进中洲诸国的经济发展,还能加强大明在中洲的影响力,而不是通过传统的朝贡体系那样,仅仅依靠政治上的宗主关系来维系。
待时机成熟后,大明再牵头组建一个中洲命运共同体之类的组织,大明就可以稳坐霸主的宝座。
诸国的使者都陷在国格升级的迷梦中不可自拔。
鬼迷心窍的诸国使者看不到赵赢深层次的谋划,更看不出国格升级对他们有什么坏处。
他们只知道,他们的国王马上就可以当皇帝了,而他们这些从龙之臣,也可以当更大的官,掌握更大的权柄。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讨论声中,安南的使者郑杠起身,向赵赢行礼,恭敬地问道:“宋王殿下,这是大皇帝陛下的意思,还是您的意思?”
郑杠是安南郑氏的子弟,熟悉大明和安南的邦交模式。
在郑杠的认知里,大明的皇帝最讨厌别人称帝,当年安南的黎氏、阮氏、莫氏、郑氏四家相争,差点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当时莫氏势力最大,本来最有希望一统安南。
偏偏莫氏的家主莫登庸脑子抽了,竟然不知死活地建制称帝,建立安南莫朝。
莫氏自己要作死,那可就怪另外三家落井下石,三家立刻联合起来,抓住机会,以安南黎氏王朝大王黎维宁的名义上书大明大皇帝陛下,状告阮氏谋权篡位。
果然,当时的大明皇帝嘉靖帝听说还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称帝,顿时大怒,派出大将军仇鸾屯兵镇南关。
大明的天兵一到,莫氏立刻认怂,自去帝号,遣使向大明乞降。
从此之后,莫氏在安南名望扫地,势力一蹶不振,被另外三家联合打压,现在只能乖乖地待在祖地高平苟延残喘。
同时,黎氏也彻底坐稳安南国王的位置,虽然黎氏现在已经是安南郑氏和阮氏的傀儡,但是黎氏安南国王的位置却无人可以撼动。
不管是阮氏当政,还是郑氏当政,他们都必须承认黎氏在安南的地位。
谁让大明只认黎氏是安南之主,有大明背书,黎氏的王位想不稳都不行。
有这些事情作为前车之鉴,郑杠确信,大明绝对不会轻易让周边诸国的国王称帝。
他怀疑这是赵赢阴谋诡计,想骗他们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到时候再翻脸不认人。
郑杠有理由怀疑赵赢,因为在赵赢还没有当大明首相之前,他们之间就暗中较量过几次。
在郑杠的心里,赵赢手段阴险狠毒,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那种人。
面对郑杠的质疑,赵赢微微一笑,道:“此事由我大明首相府提议,大明的皇帝陛下已经同意了。”
顿了顿,赵赢笑着问:“诸位,你们是不是不相信孤的话?”
“既然这样,孤就给大家看两个实际的例子吧!”
赵赢伸出手,指了指大韩帝国的使者朴卜承和大罗帝国的使者鄂尔奇。
“大罗帝国,前身是大明逆臣黄台吉建立的满清帝国,一直侵扰大明边界,和大明打了几十年。”
“大韩帝国,前身是朝鲜王国,朝鲜王国在丙子胡乱中,转尊满清为宗主国,算是背叛过大明的国家。”
“对于这两个背叛过大明的国家,大明都可以支持他们建制称帝。”
“你们这些一直忠于大明的国家,大明凭什么不支持你们建制称帝呢?”
“大明支持诸国升级国格,意在和各国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和诸国一起繁荣昌盛。”
说完这些话,赵赢一句“听懂掌声”差点脱口而出,还好他始终记得这是庄严郑重的外交会议,不是成功学大师的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