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俞镇洲自曝无法生育,在京城被人背后蛐蛐了许久。
“回皇上,是的。”俞镇洲不慌不忙,“估摸着年纪大了,打仗那会儿留下来的暗伤有点不利爽,所以这大半年都在喝药调理。”
骗鬼。
李景宸暗啐了一句。
他可是打探到了,俞镇洲治的是不育之症,只不过这话可不好直接挑出来,伤了男人的自尊,传出去可不好听。
只不过,俞镇洲怎么突然间又想要治疗这不育之症了?
莫非想开了,想要自己的孩子?
启灵县不就白白送给黄沐霖了?
李景宸搞不懂。
“可需要让御医给你看看?”
“谢皇上,臣这些日子觉得身体大好了,不用劳烦太医院的太医们了。”
俞镇洲痛快的拒绝,李景宸也不好继续,宴会很快就散了。
回镇国公府的路上,焚天又说了。
“这皇帝一天八百个心眼子。”
“噗~”
黄沐霖忍不住笑出声,杨丽君夫妻看了过来。
“焚天说皇帝心眼多。”
“确实多。”
俞镇洲极认可。
即便他从未有什么以下犯上的想法,还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李景宸就是盯着他不放。
大概为帝者多疑才能活的久吧。
觐见后,没什么重要的事情,黄沐霖和杨丽君待了五、六日,等俞镇洲请了假,一行人出发回临海镇。
两家人开开心心过了年,元宵节后,在俞镇洲及黄熙霖离开的前一天,黄沐霖想着吃一顿不一样的,弄了一顿麻辣火锅。
原本没什么,等把鱼肉端上来的时候,杨丽君跑到一旁吐了。
“怎么了?”
俞镇洲连忙上前扶住她。
黄瑾霖有些不知所措。
黄沐霖和闫不凡对视一眼,眼中有些莫名的意味。
“呕......”
杨丽君刚想说没事,又止不住的干呕。
这下除了茫然和担心的杨辉等人外,何慧娘和黄博都回过味了。
脸上有遮不住的喜意。
黄沐霖更是,“母亲,你是不是有宝宝啦?”
一声惊雷平地起。
杨丽君都忘了吐了。
俞镇洲僵硬在原地。
“真的!?”
杨辉反应过来,大喜过望。
“杨姨有孩子了?”
其他人也都一副求知的模样。
“给母亲把个脉就知道啦~”
俞镇洲终于回过神,小心翼翼的扶着还在茫然状态的杨丽君回到座位上,将她的扶到桌上。
他的手都在抖。
黄沐霖先把了一次脉,闫不凡跟着也把了脉。
众人的目光像火焰一样炽热。
“恭喜母亲,你怀有小宝宝啦!已经一个多月了哦~”
黄沐霖的话像是按下了某个开关,杨丽君抱住俞镇洲放声大哭。
杨辉等人看着是又开心又心酸。
好一会儿之后,黄沐霖提醒杨丽君,“母亲可不能继续哭了,要保持好心情,对身体有好处。”
杨丽君立刻止住了。
“这......”杨丽君怯怯懦懦的,“要怎么办啊?”
她都三十多岁了,第一次怀孕呢。
俞镇洲亦是一脸无措的看着黄沐霖,他也是第一次经历。
“这不是还有经验丰富的娘亲嘛~”
她娘可是生了他们五兄妹哦。
“慧娘~”
何慧娘好笑的看着突然间变了一个人似的的杨丽君,说:“别担心,晚点让下人们把西厢房那边收拾出来,你搬过来,我们娘俩照顾你。”
“这样好。”
俞镇洲满心感激:“丽君就拜托你们了。”
“说什么话呢。”黄博笑道:“都是一家人。”
“杨姨的餐食我包了。”
黄瑾霖拍了拍胸脯。
“好。”俞镇洲止不住脸上的笑意:“回京后我给你找最好的食材送回来。”
转而又对杨丽君轻声细语:“你也不能挑食,要好好吃饭。”
“知道啦~”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安排杨丽君养胎的日子,全然忘了第二日要分离的思念。
俞镇洲万分不舍的带着黄熙霖启程了。
黄家大宅的下人们都被下了封口令,在杨丽君没有显怀之前,谁也不能把这事传给任何人知道。
下人们纷纷应承。
黄沐霖和黄瑾霖可忙了,天天扎在一起研究孕妇食谱。
何慧娘也是,让方正去镇上拿了不少柔软的棉料子,要给孩子做衣服。
杨丽君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孩子反而还要让何慧娘帮忙做,但也没办法,她实在没有这个绣技。
自从知道自己怀孕以后,杨丽君就开始嗜睡嗜吃。
杨辉几人本来还挺担心出什么问题,黄沐霖解释说这都是正常现象,证明孩子有好好长大。
这才让他们放下心。
他们也跟着杨丽君搬过来住了。
就近才安心。
黄家大宅最近天天有新鲜吃食送过来,惹得不少村民都关注起来,后来听说是黄瑾霖要研究新菜色,他们才把注意力转移开。
黄沐霖十二岁生日的那天,只是简单操办了几桌。
不少人送来了贺礼,林玉妍都一一记下,方便以后回礼。
待杨丽君度过前三个月,处于稳定,且她和孩子状态都很好,黄沐霖又开始整日后山、临海镇两头跑了。
她想在今年内把所有项目都完成了。
负责建设的、制造的老田以及曲超等人苦笑,这难度太高了一些。
“需要增加多少人手都可以,我会发招募令。”
老田想了想,说:“至少还要再增加一半的人手。”
“我这边也是。”曲超也说。
“行,我安排。”
黄沐霖又说:“不用担心没活干。”
工匠头子都想活儿长久些,她明白。
“你们把我这边的建设好,临海镇人口一定会暴增,我肯定要继续往外扩建,活儿还有很多。”
“以后来临海镇的商贾只会越来越多。”
“近十年估计都有干不完的活儿。”
老田等人脸上的笑容压不住了。
第二日,黄沐霖发布新的招募令,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
临时住宿不够,搭。
食物消耗过快,买。
一时间,周边县镇的商贾、走贩都动起来了。
临海镇啥啥都缺!
买了铺子的博丰县商贾娄千正首当其冲,手下的商队最早就开始倒货到临海镇买卖,赚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