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对汉人降臣,心怀矛盾交织的复杂情感,既鄙夷其降志,又倚重其智勇,以图大明疆土之利。
此等心态,非代善独有,满洲上下,皇太极尤甚,表面礼遇明将,实则心防如铁,汉臣终难入其军机核心,信任二字,更是奢望。
代善对鲍承先之红衣大炮弃而不用,尽显不耐,军令之下,鲍承先无奈率汉军正蓝旗,投身血火交织的锦州之战。
围城之下,汉蒙联军,冷热兵器交织,攻城一幕,恍若梦幻。
“总兵大人,敌势汹汹,守城之物已竭!”
传令兵急报,虎大威沉稳以对:
“无石无木,尚有战刀,城墙为盾,若让敌上城头,何颜称天雄!”
天雄新军,初战建虏,虽显生涩,却渐入佳境。反观建虏,伤亡惨重,然虎大威眉头紧锁,不解其为何以卵击石。
锦州城防,固若金汤,粮草丰足,静待春暖花开。
建虏之举,无异于螳臂当车,然其志何在,虎大威百思不得其解。
消息传至宁远,守将邓宝,祖大寿旧部,虽忠朝廷,却感怀才不遇,被调宁远,心有不甘。
游击李四福请战,邓宝冷笑拒之,言及擅自调兵之祸。
邓宝好战,奈何宁远安逸,难展抱负,心中愤懑,与骑兵游击时小毛同叹:
“吾等当出关,与敌决一死战,而非困守此城,徒增笑柄!”
宁远边军,士气高昂,皆因朝廷厚待,军备一新。
然封爵之制,不计旧功,令众将士心生不满,尤以邓宝、时小毛为甚。
他们渴望的,不仅是温饱,更是那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荣耀与爵位。
宁远一隅,实乃大明边军渴望战功、追求荣耀之缩影。
功勋与爵禄,乃将士心中无上荣光,亦是晋升之唯一坦途。
故此,孙传庭与卢象升于奏章中,隐现请缨出战之志,军心之激昂,可见一斑。
“嘿,牢骚满腹也别拿桌子撒气!”
邓宝瞪向时小毛,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然众人皆知,私下嘀咕无益,无卢帅军令,擅自出战,胜亦难逃严惩。
正此时,一士兵仓促奔入,时小毛与李四福目光交汇,心中皆燃战火,料定锦州求援,竞相请缨。
“禀邓参将,斥候急报,敌寇已迫近宁远,不足十里!”此言一出,犹如惊雷贯耳,三人皆愕。
“你说什么?再给老子重复一遍!”邓宝紧握刀柄,惊疑未定,恍若梦中。
“禀参将,敌距城咫尺!”兵士面带喜色,知邓宝渴望一战。
“娘的!李四福,速集兵马,城墙待命,大战将至!”邓宝拍案而起,热血沸腾。
李四福应声而动,却忘头盔,返身急取,边跑边呼:“兄弟们,鞑子来了,上城墙!”
邓宝亦披甲欲出,见时小毛嬉笑,怒道:“笑甚?有话快说!”心中已猜其意。
“嘿嘿,参将,咱骑兵,无马亦能上城,战斗力杠杠的。”
……
然敌势超乎邓宝预想,登城一望,眉头紧锁。
原以为敌会遣汉奸军先行试探,岂料尽是精锐鞑子,甲胄鲜明,气势逼人,光头闪烁,更显其真。
更令人骇然者,敌阵后数排红布覆盖之物,竟是重炮!
鞑子何时掌握此等利器?
邓宝震惊之余,疑惑丛生。大明虽处守势,但鞑子素轻装简行,重炮实为累赘。
且其无铸炮之术,炮多来自明军。此番变局,令邓宝不敢小觑。
敌火炮数十门,志在必得宁远。
邓宝推测,锦州猛攻或为诱饵,意在分散朝廷兵力。
然虎大威沉稳未动,宁远亦无增援之意,鞑子算盘落空。
谜底揭晓,红布落,红夷大炮显威。
邓宝眉头深锁,此炮锦州稀缺,宁远更无。战况严峻,弗朗机炮难敌其锋。
“贼寇何处得此重炮?”
邓宝暗骂,一面布防,一面急遣信使至山海关求援。
然路遥马急,援军至少三日方至,宁远城危在旦夕。
\"轰然一响,建虏营中炮火骤起,白烟缭绕间,雷鸣般巨响震颤天际,此乃敌寇试炮之威。
炮弹无情,直击宁远城垣,砖石纷飞,城墙斑驳,显露出几分狼狈。
‘参将大人,敌远炮猛,我军火炮鞭长莫及!’
火炮千总成大志,神色焦灼,疾步而来,急报军情。
邓宝闻言,怒目圆睁,斥道:‘尔等何惧?
昔日言出必行,今敌至而怯?’
其声如洪钟,不仅针对大志,更欲振奋全军士气。
实则,邓宝心中亦波涛汹涌,然面不改色,以稳军心。
‘直面强敌,吾已遣使求援,援军不日即至。
此乃吾土,岂能因几炮而丧志?
若此便怯,出关之议休再提,吾耻与之为伍!’
邓宝一番慷慨陈词,将士们无不面有愧色,深知守土有责,怯懦非勇士所为。
士气渐稳,然敌炮未歇,宁远城头,唯余躲藏与等待。
炮声隆隆,连绵不绝,四十门火炮齐发,犹如怒龙吐息,城墙震颤,仿佛天地同悲。
了望兵不幸中弹,血染城垛,生死瞬间,令人扼腕。
炮火暂歇,硝烟未散,邓宝迅速部署,令士卒隐蔽,同时清理战场,碎砖残垣之中,伤亡惨重,满目疮痍。
片刻宁静后,第二轮炮击接踵而至,邓宝心中憋屈难言,火器之利,反成桎梏,宁远城与守军士气,皆受考验。
炮声止,寂静中暗流涌动,两军将领心知肚明,城墙一旦崩塌,便是肉搏之时。
此刻,宁远城上下,皆屏息以待,准备迎接那决定命运的最终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