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措施就是考成法。这项措施是张居正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创制,说起来也很简单,跟我们现代打工人的KpI考核十分相像。”
“官员把自己的章程,计划写在一本账簿上,再同样备份两本账薄,一本送到六部各科进行备案,计划目标完成一个,注销一个。”
“还有一本送到内阁,由张居正核实,计划白纸黑字写在纸上,完成了就加官进爵提升俸禄,没完成则会受到相应惩罚。”
“因为这项制度,官员们的积极性被大幅提高,以前躺平的现在不得不上进,以前想要上进却苦于没有门路的,现在有了出头的机会。”
“张居正作为一个实干家,他以考成法稽考六科,再以六科控制六部,完美掌控了明帝国这台政治机器。”
明朝。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瞧着天幕。
这考成法听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制度。
洪武年间,在他动不动就扒人皮做稻草人的高压政策下,贪官污吏确实是少了,但同样的,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员也变得畏首畏尾。
这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每天上班基本就是喝茶摸鱼,然后到下班时间就打卡回家。
他们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做错。
所以朱标这几天一直在和他唠叨,要不要提升一下官员的俸禄,以此刺激一下官员们的积极性。
但他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他太了解那群所谓的官吏了,提升俸禄只能刺激一时,可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变成原来那副躺平的模样。
那到时候怎么办?要不要继续提升俸禄?
若是又提升了,那下次呢?
周而复始,官员们就会产生懈怠心理,他们会想只要我不好好干活,那皇帝就得给我涨俸禄哄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即使是那些原本愿意努力的人,也会为了那点额外的俸禄而不再尽力。
倒是这个所谓的“考成法”很适合他们现状,干的多就赏,干的少就罚,谁也别想混吃等死。
想到这,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儿,你和户部还有吏部好好研究一下这个考成法,拿出个方案来。”
“是,父皇。”
这样的讨论在各个时空都在上演,但凡有远见的皇帝都能看到这个制度的厉害之处。
……
天幕另一边,洛璃继续说着。
“张居正改革的第二项措施则是取财有制,用财有节,通俗来讲就是减少开支。”
“他削减了宫中一切无益的费用,包括光禄寺的御膳之用,上元节灯火,花灯费,停修慈庆宫,武英殿等等。”
“不仅如此,为了减少开支他还改革了学制,明朝除了国子监,还有很多府学,州学,县学,这三级学堂有着不少‘廪膳生’,这些学生每人每月可以领米一石,鱼肉糖盐若干。”
“并且一人入学,家中三人免役,后来这项权利不断扩大到整个秀才阶层,古代秀才确实不多,一个村子可能就寥寥数名。”
“但扩大到整个天下,这个数量也绝对算不上少,因此这项财政负担,对即将步入晚年的大明朝来说,不可谓不重。”
“所以张居正直接裁减了秀才的录取名额,从以前的一百人参考录取十人,改革为一百人参考只录取一人,这样的改革可以说是直接动摇了天下读书人的根本。”
“许多参考学生,说是想要啖其肉,饮其血毫不为过。”
“改革不过才短短三年,张居正已经得罪了天下官员和大部分的读书人,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张居正的第三项措施便是清丈土地,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同时也是他第四项措施‘一条鞭法’的基础。”
“大明自开国以来,到他那个时代已经有百余年了,内忧外患虽然不少,但并没有多少土地流失的理由。”
“可实际上,万历年间的在册土地,比洪武年间少了近两亿亩。”
“为什么会少这么多,相信看直播的各位都能明白,那就是土地兼并,越来越多的土地不断从中低层小民手中被侵占,掠夺,收买等各种方式归并到大地主豪强手中。”
“而地主豪强在聚敛土地之后,为了达到逃-税的目的,会通过各种手段隐瞒土地数额,也就是所谓的‘烧鱼鳞册’。”
“这样一来,大明账面上的税田就会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国家税收不上来,财政吃紧,而朝廷为了发军饷,发俸禄或者皇帝享乐等需要,就只能向平民百姓们多征赋税。”
“而百姓交不起税,那就只能卖地卖人,最终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最后走投无路下,就只能揭竿造反,这也是为什么每个王朝末期都会有农民起义的原因。”
乾清宫中,朱元璋厉声咆哮:“混账!”
虽然他明白土地兼并是无法避免的,可听到少了两亿多亩的耕地,他还是忍不住暴怒。
两亿亩啊,那得有多少百姓卖田为奴,又得有多少财富流到了那群硕鼠手中!
想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而那群硕鼠却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他怒气就蹭蹭地上涨。
朱标看着朱元璋怒发冲冠,血灌瞳仁的模样,紧忙劝道:“父皇,息怒啊,这群人是杀不完的,况且距万历年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就算是现在全杀完了,他们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再长出来的。”
朱元璋喘着粗气,语气森寒:“咱知道,可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先看看后人是怎么办的,实在不行咱们再问问洛小娘子,后世肯定有解决的办法。”朱标继续劝道。
“只能先这样了。”朱元璋目光再次看向天幕。
他也明白想要遏制土地兼并,杀人是最下乘的办法,制度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
……
洛璃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讲道:“张居正清丈土地,就是为了把那些隐瞒的土地清查丈量出来,以此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达到民不加赋,而府库充盈的效果。”
“但这一举措无疑是等于要和全天下的地主豪强作对,跟封建社会中最强大的群体作对,所以不出意外的,这项政令推行地极为困难,直到张居正去世也没有彻底清丈完大明的土地。”
“但好在即便没有彻底清查完毕,也还是有一些成效的,所以为他第四条措施,也就是‘一条鞭法’奠定了基础。”
“一条鞭法,总结起来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就是将徭役折合成白银跟田税一起征收,且以后所有的赋税都只收白银,不再缴纳实物税,而且由官府统一上门收缴,百姓在家准备好银子就可以了。”
“这就避免了官吏们以成色不好,数量不够等理由盘剥百姓。同时减少了路上的损耗,简化了税收程序,提高了效率,从此华夏正式从实物税转变为了货币税。”
唐朝。
听到这,李世民眼睛一亮,这似乎是个值得借鉴的制度。
他大唐收的也是实物税,不是说收实物税不好,而是实在有太多不方便的地方。
地方官吏借着收税的机会盘削百姓也就罢了,关键是收上来的东西太杂了,什么各地土特产,咸鱼,药材,棉花应有尽有,而且运输成本极高。
比如江南地区收上来一大堆粮食,这些粮食正常来说是要收归中央的,再由朝廷统一调配,可是京城也没那么多地方放,而且一石粮食一路上的损耗就要半石,再远一些估计也就剩个三四斗。
所以为了不当冤大头,他只能下令将粮食存在当地粮仓,可是正常来说只要没有什么大灾害,江南当地的粮食是完全够吃的。
那这粮仓中的粮食,最后就会全便宜给老鼠和“硕鼠”,等哪天真要用到救灾粮的时候,就会发现,粮仓莫名其妙着火了,最后一石粮食也剩不下来。
李世民早就想过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可一直以来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如今骤闻着“一条鞭法”,他豁然开朗,收实物消耗大,他完全可以直接收钱嘛!
“陛下,别想了,这法子咱们行不通的。”长孙无忌沉思半晌后,抬头说道。
“为啥?”
不止是李世民,其他人也好奇的看向长孙无忌。
“因为咱们银子不够,所以咱们根本玩不转货币税。”长孙无忌苦笑说道。
“那后人为何能实行……”
没等李世民问完,长孙无忌便说出了他的猜测:“要么是发现了大型银矿,要么是外来白银流入。”
“那用铜不行吗?”魏征思索了下问道。
“一样,咱们也缺铜,收税直接收钱这事不只是后人想过,前人肯定也想过,但他们没有实行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道。
“算了,此事再议,先继续听洛小娘子讲下去。”说完,李世民率先看向天幕。
……
“张居正大大,你掀起的这场改革在当时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政治也相对清明,那段时期更是被称为‘万历中兴’。”
“我们后人也常说你的这场改革为大明王朝续命了五十年。”
听到这话,张居正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听的出来,洛小娘子的话并没有说完。
果不其然,洛璃继续说道:“不过,你这场改革,嗯……怎么说呢,并不算完全成功?算不完全成功?”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大大你应该是懂我的。”
“一是因为你死之后,人亡政息了,万历将你十余年间辛勤编织的政治制度,基本全部推翻了。”
全都推翻了?
闻言,张居正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但随机他又有些怀疑,万历那孩子并不傻,他虽然权利大了亿点,可对万历还算不错,没道理像仇人一样,死后还“鞭尸”才对。
就在张居正想要问问,万历为什么和他反目成仇的时候,洛璃已经很懂事地开口了。
“其实刚才也提到了一点,万历很聪明,而聪明人往往是不希望自己被束缚的,可你们‘倒拱联盟’三人偏偏对他的束缚一个比一个大。”
“我看过他的课表,可以说比我们这时代高三的孩子还苦,简直就是非人能忍受的,在这样的高压下,他性格扭曲一点很正常。”
“而且由于你的独裁,万历享受不到一点当皇帝的乐趣,所以他每天只能出宫去吃喝玩乐,可他母亲李太后,偏偏不允许他吃喝玩乐。”
“有一次甚至直接扔给他一本《霍光传》,暗示他再这样下去,你们可能效仿霍光行废立之举,本来他小时候就被高拱吓唬过一次。”
“李太后又来这么一手,导致他直接被吓出了心理阴影。而且最离谱的是,李太后还命你代笔为万历写一份《罪己诏》。”
“正是因为这份《罪己诏》让你们师徒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缓和,也加重了万历心中对权利的渴望。”
“所以才会在你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对你抄家灭族,还推翻了你的大部分改革成果,考成法变成了党争之间互相攻讦的工具。”
“节流政策基本全部被废除,清丈土地更是成了欺上瞒下,巡查官员捞好处的不二利器。”
“唯有‘一条鞭法’被保留了下来,却也被改的面目全非,而且它本身也是你无意间埋下的一颗雷。”
刚才听到被抄家灭族都无动于衷的张居正,听到这坐不住了。
一条鞭法是雷?
这怎么可能!
这制度可是先试点,后推行的,他是多次确认没有隐患,所以才放心实行的,怎么可能是雷呢?
【明摄宗:望洛小娘子解惑,太岳在这里先谢过了。】
洛璃瞥见弹幕,嘴角简直比AK还难压。
给张居正上课,这要是让她老师知道,估计以后谁管谁叫老师还不一定呢。
“咳,不敢当,不敢当,我就简单说说哈。”
啧啧,你还不敢当上了,那嘴角都要咧耳根去了,还不敢当呢。
古人们纷纷用鄙夷的眼神看向洛璃。
“首先呢,居正大大你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这个方向是对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但却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准确说符合你当时的情况,但不符合整个华夏的国情。”
“不过这也怨不得你,你已经做的够好了。”洛璃先夸了一句,而后继续说着。
“居正大大你应该很清楚,我们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贫银的国家,所以这也为什么在你之前一直没有人想着收税收银子的原因。”
“因为银子少,所以银子就值钱,如果强行让百姓交银子,那原本只需交一石米就够的赋税,可能需要用三石米换成银子,才能抵扣税额。”
“因此货币税一直没有实行起来,那为什么在你那个时期能够搞起来呢。”
“因为你那个时期,商品经济基本很发达了,尤其是国外贸易很成熟,所以海外的白银大量流入了华夏。”
“流入的源头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呕洲白银,一个是媒洲白银,还有一个是日苯白银,其中日苯占大头,据我们这个时代推测,晚明时期流入华夏的白银差不多有3亿两左右。”
“所以,这给你推行货币税创造了条件。”
“但是,你忽略了一点,这些钱最终都流入谁手中了呢,肯定不是百姓,因为他们不跟海外做买卖,日常也用不着银子。”
“其次也不是国库,因为朝廷收上来的银子最终是要花出去的,而不是放在国库里存着。”
“所以白银最终流向的阶层唯有一个——士绅豪强!”
“这些人要么当官,家里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亩地,要么就是做买卖,一座县城一条商业街都是人家的。”
“这个群体的人是不怎么花钱的,准确说是他们花的远远不及他们挣的多,所以白银最终全都会囤积在他们手中。”
“而白银与你们的大明宝钞不同,它是不贬值的,而且随着士绅豪强他们家里边的白银越来越多,世面上的白银越来越少,它反倒会增值。”
“那士绅豪强们可太喜欢了,这钱越攒越值钱,那他们肯定玩命的攒啊,这样世面上的白银就会越来越少。”
“而偏偏你的一条鞭法,要求百姓们缴税必须缴白银,那百姓们手里没有,就只能拿粮食去跟士绅豪强们交易,那人家肯定是往死压价的对吧,所以百姓还是会受到剥削。”
“只不过从原来的官吏,变成了士绅豪强。不过你这时期还好,因为外界的白银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华夏,所以士绅豪强们还不敢剥削的太过分。”
“百姓们受压迫几千年了,这点小剥削他们咬咬牙也能挺过去,而且确实省了不少事,所以他们也没有太大怨言。”
“这也是为什么你那时期,实行‘一条鞭法’后能够很快富国强兵的原因。”
“但是,随着日苯幕府‘闭关锁国’,欧米三角贸易衰落,流入华夏的白银大大减少,一条鞭法的弊端便开始渐渐浮现。”
“由于没有了外来白银,士绅豪强们发现特么的银价又上涨了,于是更大力度囤积白银,银价涨了,那百姓就交不起税了,那就只能卖儿卖女卖自己。”
“卖完了,活的虽然困难点,但也能活。可是呢,你们又偏偏赶上了小冰河期,各种天灾接连不断。”
“这下就真没得活了,活不下去就得造反,造反了兵荒马乱的,士绅豪强们就得把银子藏起来免得被打劫,如此一来又会有一部分白银退出流通。”
“然后银价又会上涨,百姓赋税压力又会加重,那么又会产生新的起义或者暴乱,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几次循环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明王朝收不上钱,镇压不了起义,抵抗不了外敌,最终轰然崩塌,”
“所以说居正大大你为大明王朝续命了五十年,但换一种角度理解,大明王朝因为你的改革五十年后就亡了。”
“当然你的初心是好的,而且如果你不改革,那么大明王朝可能连十年都撑不下去。”洛璃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往回找补。
可张居正还是被深深刺痛到了。
他不是那种遇到问题就逃避的人。
错误就是错误,无论初心多么美好,也无法掩盖他短视的错误。
他竟然将国家的生死存亡寄托在他国之手,这是何等的愚蠢!
他花了一生的时间,蛰伏隐忍,同流合污,在阴暗角落里算计来算计去,手上沾满了血污,不就是为了站在权利的顶点,挽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吗?
可到头了,竟然是他亲手断送了大明的江山。
那他这一路走来又算什么?
可笑,可悲!
张居正张大了嘴巴,试图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但那种窒息感仍然在一点点地吞噬他。
就在张居正感觉自己快要沉入绝望的“海底”时,洛璃的声音再次响起:“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改变。”
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黑暗,让张居正感到身上的束缚在一点点断裂,原本漆黑的海底似乎出现了一线光明。
那是名为“希望”的光。
【明摄宗:洛小娘子救我!】
“诶诶诶,可没那么夸张啊。”洛璃冲着镜头连连摆手。
“居正大大你这不是折我寿呢吗,我只不过是站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上,重复了一下别人的见解而已,可受不起这话啊。”
洛璃急得都快哭了,她平时虽然脸皮厚了点,但面对张居正这样的历史人物,她真的不敢当。
那可是张居正啊!
不用说别的,单凭他的权势地位,如果他不与他那个阶级为敌,他生前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死后也能获得不亚于任何历史文臣的荣耀。
但他为了更高的理想放弃了这一切,这就足以让她肃然起敬!
【明摄宗:是我唐突了,那愿闻其详?】
心神大乱的张居正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这就对了嘛。”洛璃拍了拍不存在的胸脯,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这个办法说起来还是挺简单的,但做起来不太容易,那就是打下小日子。”
“小日子别看地方小,金银储量还真不少,尤其是石见银山,在你们那个时代,其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古人:“!!!”
多少?全球三分之一?
所有古人此刻眼睛都变成了($--$)
本来就决心打下小日子的古人们,这下直接恨不得看完直播就坐船打过去。
“只要拿下小日子,那居正大大你手里就有了足够的银子,那么定价权就掌握在了你们手中,自然就不可能出现我刚才说的那种情况了。”
“不过小日子还真没那么好打,怕就怕银山没拿下来,反倒因打仗把国家拖垮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洛璃有些担忧的说道。
天幕另一端,已经重振精神的张居正不屑地笑了笑。
不好打?
确实。
但要看怎么打。
明天他就宣布,打下小日子,每个人去银矿上挖三天,挖多少都属于自己,他就不信打不下来。
他估计消息一出,百姓们都得自费来当兵。
当然这是速通打法,拉长线也有拉长线的打法,反正不管怎么说,洛小娘子这个提议确实很不错。
这时,洛璃看了眼时间,估摸着差不多了,冲着镜头说道:“好了,小火锅差不多快好了,容我吃两口,然后咱们就开始带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