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生性吝啬,青州兵又是黄巾出身,两边一拍即合,领兵过处,但见金珠宝物,无不据为己有,因先前下乡劫掠之事,被曹操面责,曹洪急欲立功,洗刷耻辱,故令军士,整军疾行。
看看赶至定陶,曹洪一面使人往城中报与夏侯惇,一面令军士立寨安歇。
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曹洪早闻定陶之富,今又无军令约束,自然放开了嗨,自领军士扮作劫匪下乡扫荡,只留数百将士守寨。
张辽到时,见寨中空虚,疑有伏兵,就欲退去,高顺道:“可先使陷阵营将士查探,再退不迟。”
张辽从之,高顺即引陷阵营将士,摸入寨中,曹军皆在前营歇息,猝不及防,被高顺尽杀之,遂引张辽进寨,二人点视寨中营盘,见粮草、辎重、军械俱在,中军寨内更是金宝无数,张辽心疑对高顺道:“财入营,乃军中大忌,曹洪弃下满营珠宝、军械,这是何意?”
高顺道:“早闻曹洪虽为大将,但生性吝啬,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想是寻发财门道去了?”
正说着,军士抓得一名小校,押入帐中,张辽道:“营中如何不见兵马?”
军士道:“曹将军言定陶富裕,率兄弟们下乡打草谷去了。”
......
张辽命军士押下此人,与高顺道:“我行军半生,今日算是开眼了,这狗娘养的把打仗当成买卖来做,也算奇才...”
高顺道:“你我可伏兵寨内,待他回来,出其不意攻之,曹洪必败。”
张辽道:“擒贼擒王,我意,将军可率本部军士换上曹军衣甲,伏于寨中,我领兵马绕道寨后截断归路,曹军若归,必得歇息,届时趁势举火,两下夹击,先斩曹洪,定陶便不攻自破。”
商议已定,二将依计而行,三更时分,曹洪满载而归,命军士各回帐歇息,睡不多时,一阵喊起,营中着火,烧着中军,曹洪急命军士救火,时正值深秋,大风一刮,满营皆着,火光冲天,高顺引军士率先发难,逢人便杀,曹军大乱,军士报入中军,曹洪急引军来救,张辽军马杀出:“曹洪你去发财,我来劫寨,还不早降?”
张辽、高顺两路兵马一齐冲来,寨中大乱,曹洪惊慌失措,弃了军士,匹马往定陶而逃,刚出寨中,见一队曹兵逶迤赶来,曹洪大喜:“本将在此,你等何处兵马?”
不想话音未落,已被兵马围住。
“高顺等你多时。”
曹洪奔走一夜,匆忙间又未带兵器,猝不及防间被一刀砍于马下,高顺下马斩下首级,曹营军士除少数归降外,皆逃往山东去了。
张辽汇合军马,又见高顺斩了曹洪,大喜,两人即便商议道:“眼下曹洪新败,可趁消息尚未走漏,扮作曹兵,诈开城门,定陶可破。”
高顺道:“事不宜迟,即便行之。”
张辽遂唤降军将士近前,以金珠宝物赏赐众将,善言抚慰,令为前队,降军各个欢喜,皆愿效命,又令麾下士卒换了曹军衣甲,先使人往陈群处,报知消息,辽自引军马往定陶而来。
陈群闻知,与魏续商议道:“张、高二将军已战败曹洪,今换了曹军旗号,来赚城池,我等可佯败,让出寨子,城中兵马见了定然不疑,待张、高二将诈开城门,便随后而至,一举涌入城中!”
魏续从之,吩咐军士依计而行。
却说夏侯惇早得曹洪报信,知救军到,使人于城头观望,黎明时分,见城外汉寨起火,忙报夏侯惇知晓,惇自引军赶来看时,汉军尽被曹兵杀败,一队军士逶迤赶至城下叫门:“城上的兄弟,曹洪将军已经杀败汉军,快开城门。”
夏侯惇道:“曹洪何在?”
“曹将军正追赶败军,先命我等收拾营盘驻扎。”
左右有识得的军士道:“将军,这确是曹将军所统青州兵。”
夏侯惇遂命军士开城,张辽、高顺见状引军飞入城内,立杀数十人,众军一齐涌入城内,夏侯惇大惊,引麾下将士数百人,自城中小路突出,行至吊桥边,正与魏续相遇,魏续大骂:“曹洪已被我高顺将军所杀,何不早降?”
夏侯惇大怒,挺枪直取魏续,魏续不敌,往城外退去,高顺、张辽又引军赶来,夏侯惇不敢恋战,弃了定陶,护着石韬等人退往东郡去了。
张辽引军入城,设宴犒赏将士,使陈群往太原报捷,刘备闻知汉军得了定陶,大喜,正欲表奏天子封赏有功将士,忽和洽自洛阳而来,刘备使人唤入,和洽道:“本月十五日,荀令君于洛阳病故。”
刘备大惊,留庞统坐镇太原,即引众人回返洛阳,汉帝闻知,使百官于城外迎候,见礼毕,直入荀彧府邸。
刘备亲往致祭,大哭道:“文若从我多年,栉风沐雨,从不抱怨,汉室有今日之盛,皆令君之功,今骤然而逝,朝廷损一栋梁,我折一臂膀,令人痛断肝肠!”
其子荀俣,呈上书信一封道:“家父临终,命我将此书转呈大王,言大王若从书中所言,天下事定矣。”
刘备拆书视之,点头叹息不止,众人皆不知其意。
次日,汉帝升殿,百官奏道:“荀令君薨逝,其职空缺,尚书令总统中枢,不可为不重,陛下当选贤立之,以安国家。”
汉帝就此事与众人商议,刘备道:“文若临终,有书信在此,陛下请看。”
“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我兵强马壮,军旅之事,自不必忧,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民生之事,至为重要,今有南阳诸葛孔明,英才伟貌,才出臣上,愿以全家性命保举此人继我之任,大王若能用之,汉室之隆可继日而待。”
刘协看罢,鄂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