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赢高那显赫的战功,他被封为左庶长,这背后实则蕴含着压制之意。
赢高不过十一载不足,此般年纪便已至封无可封之地步,此事早已无须赘述。
然而,相较于赢高的年龄,封其为左庶长之举堪称空前绝后。年仅十岁半,他便从大夫爵跃升至左庶长,二秩军功爵位,赢高已然登上了第十级。
在大秦世界里,“左庶长”三个字绝不平凡。
左庶长乃是秦国沿袭数百年的职衔,曾是执掌实权的大臣要职。
大秦崇尚左侧,故左庶长居两庶长之首,右庶长次之。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身兼军事与民政,唯有嬴氏公族方可担当此重任。
到了战国时代,秦献公将民政权力授予上大夫甘龙,左庶长则辅佐国君领军作战,并全面负责军务。
然而在朝野国民心中,左庶长依然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军政重臣。后来商鞅出任此职,引领秦国崛起,也让“左庶长”这三个字在大秦疆域内熠熠生辉。
在秦军之中,能被册封为左庶长者寥寥无几,最令人称颂的便是武安君白起,在担任左庶长后,他曾率军攻克韩国。
如今,左庶长之位再度有人受封,此人不仅出身嬴姓公族,更是当今秦王的公子。
尽管封左庶长爵位仅能为赢高增添五百石俸禄,但从今日起,他在大秦的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拥有了爵位!
他的地位将超越长公子扶苏,成为大秦众公子中名副其实的第一人,尽管这一趋势早已显现,但谁也没料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迅速。
“儿臣谨遵父王旨意,愿父王寿比南山,大秦永昌——!”赢高朝着咸阳方向深深一拜。
“恭贺左庶长!”
“同贺!”
.........
此役胜利,对于参与战斗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值得庆祝的胜利,伤亡轻微,战功显着,几乎人人都将获得封赏。
“赢帅,王上有令,此次与韩议和之事,由长史王绾主谈,由赢帅辅佐!”金令箭使者传达完命令,旋即离去。
“王绾么?”
嬴高低声自语,他对王绾自然有所耳闻,然而两人并未共事,彼此并不熟悉。
心念一动,此刻看向王翦,嬴高问道:“老师对长史颇为了解,依您看,长史出面议和,能否达成我们的要求?”
“王绾是个有才干之人,否则,王上也不会派他前往。赢帅,如今战事已捷,按照咸阳的意愿,不愿再启战端,我们是否该撤军?”
听闻此言,赢高摇头道:“不可,议和之事尚未尘埃落定,唯有大军在此驻守,才能给韩王施加巨大压力。”
“如此一来,更有助于长史的议和进程!”
……
此刻,王绾翩然而至。
甫一踏入幕府,便朝向赢高行礼:“赢帅,王上有旨,命我二人共同商议议和事宜,对于议和之事,赢帅有何见解?”
“兵临城下,韩王已无退路,但我大秦乃浩渺大国,在谈判中必须展现出大国应有的气度。”
“具体要求不变,想来父王已经告知于你,阳城、新郑等六城必须割让给我大秦。”
“同时,韩国需赔偿我大秦四十万大军的开拔费用,并释放郑国族人,至于其余细节,可由长史自行决定。”
“遵命。”
……
实际上,此时的赢高并非一人独揽大权,但他手握王剑,又是攻陷新郑、战功赫赫之人,即便是王绾亦不敢轻易得罪。
“本将在此静候佳音,预祝长史旗开得胜——!”赢高轻轻一笑,将杯中凉茶一饮而尽:“本将年少,不善饮酒,便以茶代酒吧。”
“多谢赢帅!”
……
王绾迈步而去,有了赢高的支持,他对这次谈判的信心更加坚定。
“赢帅,单凭长史一人前去可行吗?”蒙恬目光炯炯,忍不住向赢高询问。
“武将征战四方,文官谈判桌前,那是他们的专长所在,凭借文官的口舌之利,足以颠倒黑白。”
说着,赢高轻笑一声:“区区一次谈判,对王绾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
话毕,赢高沉吟片刻,随即对蒙恬说道:“蒙将军,传令全军包围韩王宫,摆出攻击态势。”
“倘若韩王顽固不化,拒绝割地怎么办?”
闻听此言,赢高眼中闪过一道冷冽杀机,一字一句地道:“那就攻破新郑,灭亡韩国,事后,我亲自向父王请罪。”
“率领大军坐镇颍川,以一己之力,抵挡其余各国的联合进犯。”
……
蒙恬一直伴随在秦王嬴政左右,深知当今秦王的威严霸道,但他未曾料到,赢高同样霸道得惊人。
一句话不合,就要灭掉一个国家,甚至不惜面对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