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修真纪元,武安君白起的传说已成过往,项羽韩信的崛起尚待时日,唯有李牧,才堪与王翦一较高下。
然而,李牧并未受重用,这便注定了此刻的天下,王翦独领风骚。
……
“如此战术修为,怕是唯有当年的武安君方能媲美!”对于嬴高的赞誉,王翦并不以为然,他内心冷静,深知真正的将领,须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公子,此举是要一举荡平韩国?”王翦闻言,嬴高嘴角掠过一丝微笑,随即摇头:“非也,这只是虚张声势,大军压境,逼韩王交出郑国族人。”
“大军行动需耗巨量资源,公子可曾考虑周全?”王翦听其轻描淡写,忍不住提醒。
“大军踏入韩国领土,一切战争开支,理应由韩王承担,否则我并不介意彻底消灭韩国。”嬴高回应道。
……
“哈哈哈……”
……
王剑在握,恒乾和王翦虽知其来历可疑,但并未反对,遵照嬴高的指令出兵新郑。他们明白,有王剑在,责任不在己身,自然乐见其成。
……
有了王翦与恒乾亲自领军,三十万大军势如破竹,横扫韩国边境,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
“公子,蒙恬将军已攻克阳城,蟒雀吞龙旗此刻飘扬于阳城之上!”王虎步入幕府,向嬴高禀报。
“蒙恬用兵向来犀利,何况如今韩国大军皆集结于新郑城外,阳城空虚。”嬴高说道。
“老师,老将军,对于蒙恬部有何见解?”嬴高沉思片刻,虽有想法,仍向王翦二人请教。毕竟,王翦、恒乾乃未来名将,沙场宿将,多听意见总是好事。
嬴高并非顽固之人。
闻言,王翦与恒乾交换眼神,恒乾点头,王翦开口:“末将之意,以蒙恬部驻守阳城,东向呼应中军,南向牵制楚军。”
“同时,我率五万大军牵制魏军,老将军率五万大军牵制赵军。”
“如此,公子可在最短时间内攻克新郑,迫使韩王屈服!”
……
心中念头翻涌,嬴高对王翦的策略深表赞同。要赢得这场战役,必须阻止其他国家的援军。
“王虎,传令蒙恬,南向阻击楚军,东向呼应中军。”
“遵命。”
见王虎离去,嬴高对王翦道:“老师,我给你十万大军,魏、齐、燕三国之事,就交给你了。”
“至于赵国,与我大秦有深仇大恨,以五万大军阻击赵军已是不易,就不给老将军添负担了。”
“好!”王翦眼中闪烁锐气,十万大军阻击三国援军对他来说并非难事,况且三国不会倾巢而出,逐一击破并非不可能。
“老臣多谢公子体谅,有老臣在,赵国援军绝不会涉足战场!”
“嬴高相信老将军,也信赖老师能办到!”嬴高微点头,将王剑置于案头,对王翦说:“老师,将今日部署抄一份给父王。”
“遵命。”
……
“中军司马,升蟒雀吞龙旗!”
“遵命。”
……
咸阳宫内。
“陛下,黑冰台传来消息,韩王下令囚禁公子,公子借剑南商会车队离开新郑。”
“公子与蒙恬将军会合,随后蒙恬率十万秦军向阳城进发,公子前往王翦与恒乾将军处。”
赵高目光炯炯,一字一顿:“途中,我们的探子见到公子手持王剑……”
“大事不妙!”嬴政面色凝重,他深知以嬴高的性格,这场战无可避免。
“陛下,黑冰台送来公子的战书,同时军中有公子的请战书……”顿弱风尘仆仆而来,满脸疲态。
“孤想看看公子高的文采如何?”嬴政接过战书,看到首句“我辈武人,何惧一战”,嘴角不禁上扬。
“邀天下百姓观战,一战灭韩?”嬴政轻笑,对顿弱和赵高说:“口气不小,性格狂放。”
此时,国尉蒙武步入书房,对嬴政说:“陛下,金令箭使者刚到,蒙恬十万大军拿下阳城,王翦、恒乾与公子高三人率三十万大军突破韩国边防,直指新郑。”
“韩国守军全在新郑之外,公子高三人分兵,以王翦为将,率十万大军阻击魏、齐、燕三国援军。”
“老将军率五万大军阻击赵军,中军十五万大军由公子高持王剑统帅,使者说,他出发时,中军已换帅旗。”
“公子高的蟒雀吞龙旗升起……”
……
“国尉,依你之见,若各国援军前来,嬴高此战获胜几率几何?”嬴政沉吟半晌,抬头问蒙武。
“禀陛下,若有各国援军,此战获胜概率仍在五成以上,毕竟王翦、恒乾、蒙恬皆是沙场老将。”
“且各国援军不会同时抵达,此战关键在于中军……”
“中军……”
中军主将是公子高,也是三军统帅,此刻,嬴政心中无奈,却只能顺势而为。
韩国这次太过欺人太甚,大秦已给予足够面子,为郑国族人,朝廷一再退让,先是蒙恬出使,后有嬴高亲临。
韩王一意孤行!
自恃有山东诸国为靠山,无视巍巍大秦,以嬴政的性格,决定要给韩王一个教训,让天下各国知晓,大秦天威不可侵犯。
无论对嬴政还是蒙武来说,就算付出巨大代价灭掉韩国,郑国的族人也必须带回大秦。
否则,大秦朝廷将被视为无能,天下士子也将嗤之以鼻。
“国尉,此战谁最适合为统帅?”半晌后,秦王嬴政问道。
“公子高足矣!”
此刻,蒙武轻笑。
他明白,秦国之中比公子高更适合的人不在少数,但此战统帅,只能是公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