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晋王千里迢迢出使我大辽,所为何事啊?
耶律夷列的话问完了之后,任得敬不等李察哥说话便直接站了出来。
“陛下,我们此来当然是为了两国的友谊。”
说完这句场面话之后,他便抛出了一系列包括过境关税在内的贸易措施。
而且,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在向辽国让利。
听完了任得敬讲的这些之后,耶律夷列一下子笑了。丰
“任大人,贵国的诚意朕十分的感动。
既然任大人远道而来,朕自然也不能让贵国陛下失望。”
说完之后,他同样给出了不少有利于西夏的政策。
说完了之后,他又接着说道:
“任大人,朕刚才讲的这些,如果您愿意的话,不如我们这就签定国书?”
看着笑咪咪的耶律夷列,任得敬同样笑眯眯的说道:
“那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为了两国的友谊,本使觉得有一件事情,必须要向陛下您通报一下。”
“哦?
不知是什么大事,让任大人如此的郑重?”
看着依然笑眯眯的耶律夷列,任得敬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他可不信辽国的细作没把岳飞修铁路的消息给带回来。
他更不相信,耶律夷列猜不到他此行的目的。
但这家伙死活不接招,很显然他这是在待价而沽啊。
但就算知道耶律夷列的目的,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谁让西夏的位置,恰好顶在辽国的前面呢?
想着这些,他便继续笑着说道:
“不知陛下可否知道,前一段时间,宋国颁布了两条铁路的修建计划。
他们打算从汴京修一条铁路到临洮府,然后再修一条从燕京到丰州的铁路。”
任得敬一说完,耶律夷列便一脸震惊的问道:
“竟真有此事?”
看到对方如此震惊的表情,任得敬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看来,对方还没有太过糊涂,看出了宋国的目的。
如此一来,此事便好办了。
但是,还没等他说话呢,就听到耶律夷列兴奋的说道:
“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啊。”
看着耶律夷列兴奋的样子,任得敬顿时傻眼儿了。
“陛下觉得这是件好事?”
“这当然是好事,而且是天大的好事啊。”
听到这句话,任得敬马上皱眉问道:
“陛下真觉得这是好事?”
“当然了!
当今天下,只有宋国人口最多,国民最富。
朕做梦都想和宋国扩大贸易,但苦于两国之间路途遥远,商贾往来太过艰难,两国的贸易来往一直不多。
如果宋国真的把铁路修到贵国边境的话......”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了下来。
停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像是下了极大决心一般说道:
“任大人,朕之前实在不知道宋国有这两条铁路的修建计划。
这样吧,朕愿意在刚才谈好那些条件的基础上,再向贵国让利两成。
但是,贵国一定要保证我辽国的货物到了贵国之后,能顺利过境进入宋国。
可以吗?”
看着一脸诚恳的耶律夷列,任得敬下意识的看向了李察哥和李仁佑。
见两人都是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任得敬只好皱着眉回道:
“陛下,难道在您看来,这两条铁路的价值就只在于加强贵国与宋国的贸易吗?”
看着神情已经有点儿激动的任得敬,耶律夷列两手一摊。
“那不然呢?
朕虽然之前不知道宋国准备向贵国修铁路,但宋国的铁路朕可是知道的。
听说他们的铁路配上那种蒸汽车,不用粮草就可以日行千里。
而且,他的运力更是达到了人力的百倍千倍。
如此方便的蒸汽车和铁路,不正是发展贸易的利器吗?”
说完这些话,他还满脸遗憾的说道:
“唉,可惜宋国只肯把铁路修到贵国的边境。
看来,朕有必要派一个使团到宋国走一趟了。
要是宋国愿意修铁路到我们辽国,那可就太好了。”
看着满脸遗憾的耶律夷列,任得敬差点儿没被气疯了。
“难道陛下就没有想过,那些蒸汽车除了可以运送货物之外,还可以运送大军和粮草吗?”
看着已经怒气冲冲的任得敬,耶律夷列疑惑的问道:
“这个朕当然知道。”
说完了之后,他才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一般,不可思议的问道:
“难道,任大人你的意思是,宋国修这两条铁路是为了进攻贵国,而是为了与贵国发展贸易?”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自己又连忙否认道:
“不可能啊!
宋国乃是礼仪之邦,他们不可能无缘无故进攻他国。
更何况,贵国不是一直与宋国交好吗?
他们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啊。
依朕看来,贵国的这点担心,实不必要啊。
贵国是不是,有点儿想的太多了?
这要是产生了误会,说不定反而弄巧成拙。
朕觉得你们,是不是再派人好好和宋国沟通一下?”
看着耶律夷列一脸我都是为你们好的表情,任得敬马上反驳道:
“陛下此言差矣。
如果宋国真的只是为了与我们西夏发展贸易的话,无论是修临洮府的铁路,还是修丰州的铁路都可以。
他们有什么必要浪费巨大的财力,去连修两条呢?
他们这两条铁路修成之后,就会像一只大手一样,直接掐住我们西夏的脖子。
而且,陛下您不要忘了,因为郁金香那件事,我们两国可都与宋国产生过龌龊。
一旦将来我们西夏沦陷于宋国的铁蹄之下,接下来可就轮到贵国了。”
任得敬的话说完了之后,耶律夷列却是笑着回道:
“任大人说的太严重了。
上次郁金香那件事,只是一场误会而已,朕已经递了国书向宋国解释清楚了。
而且,朕也不认为他们会对贵国有什么图谋,你们很可能是因为太紧张而想多了。
朕还是建议,你们两国好好的沟通一番。”
见耶律夷列死活不接话,任得敬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突然开口说道:
“既然陛下丝毫不担心唇亡齿寒之危,那本使也无话可说。
本使这就回去奏明陛下直接投降宋国。
反正以宋国的脾气,主动投降的条件肯定不会差。
到时候我们陛下,仍不失为富家翁。
但贵国的安危,可就要陛下您多多考虑了。
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