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灵已经再次从黑水镇福军司驻地返回了宣化府。
耶律延禧被生擒,金国已经完全占据了阴山以东,草原诸部纷纷向女真臣服,对于西夏国主李乾顺而言,是该到了清理国内残存亲辽势力的时候了。
辽国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入嫁西夏后,被立为皇后,生有一子李仁爱。耶律南仙担忧母国,反对李乾顺背辽投金,又听闻耶律延禧不知所终,以为辽帝已死,于是忧愤之下绝食而死。
李仁爱也数次劝谏父亲,被李乾顺斥责,在母亲绝食而死后,也忧愤而死,时年十七岁。
一批亲辽官员被罢黜,于是西夏国内只剩下萧合达一部占据盐州。
吴用已经赶到了延安府,他先前派人与萧合达取得联系,本欲引萧合达南附、投顺汉朝的。但萧合达不从,反而派使者前往阴山联络契丹旧部,打算闹大。
既然不听劝,吴用也不再理会,只是提供了一批粮草,要求萧合达将盐州所有储存的青盐都作为交易,并且将盐池捣毁。
李乾顺为了平定国内叛乱,匆匆与汉朝和议,其中有一条约定,汉朝不得支持萧合达。
萧合达最终也没能等来阴山契丹旧部的响应,因为完颜娄室西进时,压服诸部,故而萧合达只能在盐州继续抵抗。
李乾顺又劝说埋庆部,许诺由兴庆府提供充足的粮草,且不追究跟随萧合达造反的责任,顺利分化了埋庆部。
萧合达顿时发现,自己居然再无一个盟友,汉朝已经息兵,埋庆部又被西夏朝廷收买主动脱离而去,独木难支之下,被静州大军合围,不得不孤身逃往会州,被薛永在防区内捉住。
西夏当即遣使者来要人,吴用顿时很犹豫,实在是西夏开的价码太诱人了,两千匹各色马匹换萧合达一人,怎么算怎么占便宜。
但他还是拒绝了,大宋尚且知道善待来奔的郭药师,燕山府那里收了张觉,难道西北就容不下一个萧合达?
于是借口萧合达并未逃入境内,坚决不交人。西夏使者也很无奈,这汉朝取代了宋朝,汉人官员将领也变得这般无赖有恃无恐了,扯了数日口水,最终怏怏而归。
李乾顺知道汉朝包庇一个萧合达是什么意思,但他现在要尽快安抚国内。若中原仍旧是大宋,恐怕西夏趁着诸多机会,将国土扩大,掠夺更多人口,国力少不得昌盛的。
汉朝硬是顶着各种困难,同样借着金国追杀耶律延禧的机会,给西夏狠狠地来了一下,生生打断了西夏再次复兴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属实难得啊!
盐州战事匆匆结束,被强征为民夫的宣化府百姓也被遣返,马灵便混在人群之中,再次回到了宣化府。
由于他一路上靠着医术、卜卦,使得许多西夏百姓颇为信服,故而这一路回来,也不曾遭许多罪,不少受他恩惠的百姓心甘情愿帮忙做饭、支帐篷、浆洗衣物,甚至西夏护送的官兵还给马灵提供了一辆马车。
在宣化府逗留了十余日,收集到了足够的情报,马灵便继续西行,他打算到沙州过冬,然后往西域走一趟。
沙州州治就是赫赫有名的敦煌,而且唐诗中的玉门关就在沙州西面。做好了充足准备后,马灵一行八个人便出发西去。
他的两个同伴和手下已经携情报东去凉州西凉府,打算寻找机会回到西宁州或者卓啰城,将情报传递回国内。
对于此次西行,马灵找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借口,要去三危山的莫高窟瞻仰佛教之盛事。
西域从前汉朝时佛事就相当鼎盛,一直持续到唐朝。但西域以西的大食崛起后,大食教也开始向东方传播。
根据马灵打探总结的情报,大约唐玄宗年间,黑衣大食自波斯故地东进,击败了唐军,却也再不敢东望。
到了大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一年,喀拉汗国的博格拉汗从突厥传统的萨满教改宗大食教,其子阿斯兰汗、狮子王继位后,便宣布大食教为国教,要求治下二十万帐的突厥、葛逻禄、样磨、回鹘等全部入教。
随着喀拉汗国国力的强盛,在西域便与信仰佛教的于阗、高昌回鹘、吐蕃等起了冲突,于阗国牵头组织了佛教徒联军,甚至有回鹘从甘州赶去西域支援,与喀拉汗国拉开了持续四十年的战争。
虽然阿斯兰汗战死,但于阗最终因为国力弱小被灭亡,至今已经一百二十年了!
马灵听闻从西域南部来的商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口口相传、并被大食人所记录的那一场战争,越听越伤心。
按照商人们站在喀拉汗国立场的描述,喀拉汗国以骑兵为主,于阗联军则组织了与中原一模一样的步兵大阵,在疏勒、蒲犁、莎车、乌禾等城来回争夺。
商人们的描述很夸张,用一种近乎于夸赞神仙的语气讲述着阿斯兰汗的英武不凡,滔滔不绝,马灵花了很大的力气,才从其中大概整理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最有用的信息,大概就是宋仁宗时,喀拉汗国分裂为东、西两国,这个情报相当重要!
作为道士,马灵本人并没有任何宗教上的偏见,他如实地记录了与诸多西域商队交谈后收集而来的一切情报,包括大食教的教规、礼拜的寺庙,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教义。
二十万帐突厥齐改宗,马灵每每想起这个数字就觉得头皮发麻!
难怪耶律延禧逃到阴山西麓就不肯继续西逃了,或许信仰佛教、兼通儒家的辽帝,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不断向东方侵蚀的大食教吧!
马灵就这样,迎着朔风、飘雪,踏上了前往沙州的旅程。
前路未知且艰难,但马灵浑然不惧。他想到了汉武帝时的张骞,那位博望侯对西域一无所知,不也是奋勇向前么?
他又想起了唐朝时西进的大军,党项人隔断了河西走廊,却阻断不了我这个新的博望侯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