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

李琦比李瑛晚一天收到了李璘在幽州登基称帝的消息,顿时大发雷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破口大骂。

李琦排行二十一,李璘排行十六,两个人年龄相仿,差别只有三四岁。

李瑛从小就是太子,而且有兵权有功劳有名声,他当皇帝李琦内心服他,斗不过也就认了。

但李璘是个什么东西,竟敢和自己平起平坐?

这就好比某个暴发户看着隔壁公司每天赚大钱,内心已经潜移默化的接受,但从小跟着自己厮混的小弟却和自己买了相同小区的房子,购置了一样的豪车,心里要多不爽就有多不爽!

“十六郎这个孤儿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僭越称帝,朕要杀他全家!”

李琦气的暴跳如雷,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不对,朕要杀他的母族!”

李璘的母亲出自太原郭氏,在李璘三岁的时候便因病辞世,所以李琦才骂他是孤儿。

听了李琦的话,兵部侍郎郭虚己急忙站出来请罪:“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李琦气的指着郭虚己大骂:“你们太原郭氏什么门风?生出来的儿子竟敢僭越称帝,朕要诛了你们三族!”

“舍妹在李璘三岁的时候便已经辞世,他的品行并不是我们郭氏遗传的,而是忠王李亨教导的。”

郭虚己跪在地上,为了避免连累家人,只好把火苗引向李亨。

“对对对……李璘自从八岁的时候就跟在李亨身边,朕几乎忘了!”

李璘气的拍案而起,召唤金吾卫大将军武卫国出列。

命他率领一千金吾卫去把忠王府抄了,将李亨及家眷全部下狱。

另外,李璘虽然人在幽州,但他的妻妾与儿女还居住在十王宅,府邸改成了“襄城郡王府”,王爵由他的儿子李偒担任,今日自然一并查抄。

“朕命你先抄忠王府,再抄襄城郡王府,把李亨、李偒及府中所有家眷,悉数投入天牢!”

“臣遵旨!”

武卫国领命而去。

“来人,把郭虚己摘去乌纱,剥去官袍,抄家下狱,等候发落!”

李琦双眼盯着郭虚己,恶狠狠的说道,“对了,还有那个安西节度使郭子仪也是出自太原郭氏,给朕降旨免了!”

“且慢!”

一直坐在旁边聆听的武太后终于开口,“暂时免去郭虚己的兵部尚书职位,囚禁在家听候发落,郭子仪就暂时不要动了……”

武灵筠也跟了李隆基二十多年,这些年耳濡目染,虽然没有大的政治智慧,但也不会做出李琦这么脑残的决定。

郭子仪远在万里之外的安西,手握三四万兵马,你要罢免他?

搁在太平盛世也就罢了,你现在这样做,岂不是等于把他推向李瑛或者李璘?

再者说了,杜希望和夫蒙灵察正在谋攻太原,作为太原两大门阀,李瑛的妾室王祎已经被下狱,现在再把郭虚己抄家,甚至要诛三族,是怕太原的这些大族不开门投降李瑛么?

郭虚己如蒙大赦,叩首谢恩:“罪臣多谢太后开恩!”

武太后安抚道:“你是李璘的亲舅舅,本宫希望你给李璘修书一封,让他与张守珪、安禄山向长安俯首称臣,本宫与皇帝会既往不咎,并重新册封他为亲王。”

“臣尽力而为!”

郭虚己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下去吧!”

武灵筠挥挥手,马上有几个小太监上前摘下郭虚己的官帽,剥去官袍,架起来扔出了太极殿。

“陈希烈、李道邃何在?”

李琦余怒未消,坐在龙椅上大声喝问。

刑部尚书陈希烈、大理寺卿李道邃急忙各自捧着笏板出列:“臣在!”

“由你二人调查李璘谋反案,给朕彻底查清楚,李亨、郭虚己有没有勾结李璘,尽快奏来!”

“臣遵旨!”

陈希烈和李道邃一起领旨。

“诸位爱卿,你们以为该如何处理李璘谋反之事?”

李琦发完火就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了,只好把目光扫向站在下面的杨洄、李林甫等人。

经过满朝文武的献计献策,武氏母子决定静观其变,先观察李瑛集团的反应。

目前河东道北面的七个州已经被杜希望拿下,汾州和沁州也被夫蒙灵察攻占,也就是说目前李瑛的势力和李璘的势力接壤,双方之间势必会发生冲突。

与其现在向李璘开战,不如作壁上观,先看看李瑛的反应再随机应变。

李林甫捧着笏板说道:“据探子禀报,李琚目前正在常山郡境内招兵买马,目前麾下已有两万兵力,用不了许久,李璘的叛军便会抵达常山,两方之间必有一战。

我们继续在长安招兵买马,积蓄粮草,等着李璘与李瑛开战之后,再命苏庆节反攻萧关,定然可以占据主动。”

武灵筠一锤定音:“那就按照雍王、右相所奏,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晌午时分,一千名金吾卫列队进入了十王宅,让住在这里的皇子们噤若寒蝉,不知道大祸将会降临到谁的头上?

李亨的爱妾张氏带着几个婢子站在门内朝大街上偷窥,心里不停地祈祷金吾卫赶紧从自己门前过去。

“我们忠王府韬光养晦,行事低调,金吾卫肯定是去抓与李瑛交好的五郎!”

“要么就是名声显赫,朝野称赞的六郎,因为他能威胁到二十一郎的帝位……”

“哎呀,金吾卫怎么在我们忠王府门前停下了?这、这……”

“我知道了,他们是来抓庆王的,因为他是老大,二十一郎要杀鸡儆猴,拿他立威!”

张夫人心里碎碎念,紧张的脸色苍白,手指都在颤抖。

当一名满脸杀气的金吾卫走上忠王府台阶的时候,张夫人终于接受现实,厄运降临到忠王府头上了!

“殿下、殿下,金吾卫来抄家了……”

张氏惊慌失措的跑向正堂,向端坐在椅子上的李亨禀报这个噩耗。

李亨一大早就心神不宁,右眼皮跳个不停,当听到金吾卫进入十王宅的脚步之后,就意识到很可能是李琦派人来抓自己了……

李亨不知道具体原因,猜测很可能是李隆基之前派自己和李琮调查高力士之死得罪了李琦娘俩,也有可能是李林甫把李隆基打算册立自己为太子的消息告诉了武氏母子……

相比之下,李亨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李林甫现在依旧官拜宰相,说明他已经彻底倒向武氏母子,那么他很可会能出卖自己,向李琦娘俩邀功请赏。

自己差点被李隆基指定为太子,李琦娘俩肯定容不下自己,金吾卫突然来到十王宅,大概率是来抓自己的。

故此,当张氏喊他去门口查看动静的时候,李亨换上衣服,端坐在客厅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李亨一脸绝望的下令敞开大门,迎接金吾卫入内。

很快,金吾卫涌进忠王府,勒令所有的下人站在一块,李亨的妻妾儿女站在一块,等候发落。

“武将军,不知道圣人因何下令来抄孤的忠王府?”

李亨与武卫国算是旧识,忍不住开口询问。

武卫国面无表情的道:“还不是因为李璘在幽州称帝,他从小在你的忠王府长大,你还想脱得了干系?”

“十六郎称帝了?”

李亨闻言目瞪口呆,一脸不敢置信。

而张氏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十六郎你个天杀的,我们忠王府可被你害惨了!”

武卫国下令把忠王李亨与韦氏、张氏等妻妾,以及儿女十二人全部关入天牢,等候发落,府中婢子、奴仆全部送到太府寺充公。

就在查抄忠王府的同时,武卫国抽调一半的金吾卫前往隔壁的“襄城郡王府”,将李璘的妻儿一并下狱,财产全部充公,婢子奴仆送进太府寺发配。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最新小说: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