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稍候再让侯府知晓,沈渡又说道:“说吧,你们在大楚都城还有多少没有被挖出来的据点,还有多少人潜伏在都城,趁着这次一口气说个干净,省得让本官再整治你。”
姬月娘身体抖瑟,仍然在纠结,沈渡又道:“还有尹河指认的陆东成,他到底是何来头?”
“我真的不知晓陆东成的真实身份,只是的确与尹河猜想得一样,我也早瞧出他不是普通的掮客,不过此前只是借他的关系在都城做买卖,接触大楚的官员。”
“再从他们的嘴里套些情报,仅此而已,陆东成和我的每次交易都会收取佣金,没少赚取银子,至于我与他的关系,”姬月娘露出一丝难堪的神情:“确实有过几段榻上情缘。”
那就是和陆东成睡过了,这男女搅和在一起难免会有些风月情理,沈渡见得多了。
他面不改色,也从这句话中捕捉到些许异样。
两人赤诚相见才是最不设防之时,姬月娘又从小接受专门的训练,敏锐力自然非凡。
连尹河都能从这对男女的接触中感觉到不同,姬月娘与那陆东成曾经露水情缘,一男一女在卸除防备后最能揪住对方的不对劲,何况是这个最亲近的人。
“说吧,这陆东成有什么异状,还是说姬姑娘是个多情之人,到这时候要护着他?”
姬月娘露出一丝自嘲的笑,她哪有什么多情啊,她自小就被教导身体也是工具。
必要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用,门主也是如此说,女人的身体与美貌可以化为武器,可以让男人缴械投降,能让他们在最快乐的时候说出真话。
她也实施过,不少男人的确如此,但陆东成,并不是那等色令智昏之人。
“陆东成是个极为清醒之人,哪怕是在榻上意乱情迷之时也十分提防,尹河说得没有错,我也一早觉得他不像个普通的掮客,且他又与大楚不少官员来往甚密。”
“我在与他同床共枕之时曾经发现他身上有一块奇怪的玉牌,但仅一眼之后再没有见过,他如此谨慎,倒让我对那块玉牌颇为在意,还有……”
姬月娘咬了咬牙:“他后腰上有一块刺青,像是在掩盖原本有的标记,有一块甚是浑浊。”
那刺青覆上去,若只是原本的皮肤是一个色,若是刺青之下还有颜色又是另一种色。
姬月娘在发现后还曾在男人勃发之时伸手摸过那块刺青,被掩盖的地方有疤痕。
到底掩的是疤痕,还是刺青呢?
“我以为是那地方原本就有刺青,从伤口的情况来看像是覆盖了原有的刺青,我怀疑他是想挖掉原有的图案,但刺青的染料渗入了皮肤,渗得太深,就算挖了也一样存在。”
“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刺青,用图案覆盖原有的图案,这一点,十分可疑。”
“我不知道尹河从哪里看出陆东成不对劲,但此人的确如他所说,有故意隐藏身份之嫌。”姬月娘叹息道:“我和他不过是交换的关系,无心为他遮掩。”
沈渡皱起了眉头,陆东成的后腰,这事不问姬月娘哪个能晓得,这人果然有些猫腻。
能下得了这么狠的手挖去自己的皮肉,可见不是一般人。
掮客要的不过是利,何至于如此?
沈渡的手指叩了叩:“继续。”
姬月娘觉得自己说得够多了,抬头道:“大人还想知道什么?”
“有多少说多少,能否离开此处就要看你的诚意了。”沈渡瞥一眼这女人,论相貌不过是中上之姿,但论身材的确算是尤物,也因为此,她才能屡施美人计,将目标纳入罗裙之下。
姬月娘也算识时务,有什么吐露什么,一律被记录在册。
待到实在没有什么可说之后,她眼巴巴地看着沈渡:“大人,还请大人放我离开这里。”
沈渡沉着脸起身,语气冰冷:“姬姑娘或有遗漏之处,且在这里再待上几日,好生想想。”
混账,这个混账,骗子!姬月娘几乎昏死过去,沈渡早就无情离去。
再度被关进黑牢,姬月娘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不复存在,这位沈渡一如他们了解的那般冷血无情,更不要指望他会怜香惜玉,姬月娘绝望地闭上眼。
沈渡立刻将供词送进宫,供词当中涉及了三处隐门最为隐秘的据点,是上次的漏网之鱼。
皇帝看完之后大为振奋,立刻命人去端了这几处。
得知姬月娘再度潜入大楚竟是为了对付萧天洛,这勾起了皇帝的几分不忍。
终于是想起来是自己将萧天洛带进这场争端,送走沈渡后,皇帝想到萧天洛的三个儿女,不禁有了内疚之情,立马召来隐卫统领:“说说看吧,侯府如今可安全?”
“陛下请放心,不止属下派人盯着,那位梅庄主更是调派人手做了侯府护卫,如今的侯府被重重高手包围,小公子与侯府诸人外出都有专人盯着。”
隐卫统领在皇帝面前也是蒙着面,但皇帝还是能瞧出些许不同:“还有何事?”
“我们的人在梅庄主面前不值得一提,在私塾执行任务的人都想换人。”隐卫统领有些尴尬:“这江湖闻名的庄主内力深厚,除非死人,否则呼吸心跳根本瞒不过他。”
换句话说,不管他们怎么藏匿,在梅若面前都无所遁形。
皇帝的手一顿:“换人?又能换何人?换任何人都挡不住他,梅若也就是没有不臣之心,否则朕的皇位只怕不稳,由得他去吧,各自装瞎便是。”
隐卫统领听得这话,骇得埋下头去,小公子身边有这样的人物,难道就不怕梅若……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朕给他找的先生当中就属这位最不可控,江湖人士最是不可控制,他们性情多变,重江湖意气,是否如此?”
统领大人说道:“陛下就不担心此人吗,此人本事如此通天,属下等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且他弟子众多,在江湖上也是一呼百应。”
“他若是想,早在朕登基以前就做出大逆不道之举,这次知晓实情后能愿意进入侯府甘愿为师,便是他的选择,何况他弟子再多又如何,多得过朕的大军?”
统领大人忙跪下埋首:“是属下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