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35)
托因在建造“开阳城”时,袁时泰在这里留下了100名士兵,这些士兵的任务是护卫“开阳城”,帮助托因训练常备军,当然也包括监视托因,防止他反叛。
袁时泰率部继续溯额尔齐斯河上行,由于托因已和沿途的杜尔伯特人打过招呼,因此一路上没有再遇到杜尔伯特部人的袭击。前行450公里后,来到了卫拉特人称为的咸水湖——亚梅什湖(今Yamysh湖)。
亚梅什湖距额尔齐斯河只有4公里,它是个近乎于椭圆形的湖泊,在夏季它长约4公里,宽约2.8公里,湖面面积约8平方公里,在春季,雪水融化后,它的湖面面积可达12平方公里左右。尽管亚梅什湖距额尔齐斯河很近,但它是个封闭湖泊,并没有外流的水道,封闭的地形使湖泊周围的径流裹挟着盐类物质流向湖内,致密的地层构造又确保了湖水不外泄和渗漏,盐分远远不断地输送到湖里,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的盐度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咸水湖。当咸水湖的盐度大于2.5%时就称为盐湖,可以利用来制盐;当咸水湖的盐度低于2.5%,就不能称为“盐湖”,如今天的青海湖盐度仅为1.25%,只能称为咸水湖,而不能称为盐湖。“亚梅什湖”的盐度达到3.8%,比海洋的盐度还要高,它被卫拉特蒙古人称为“达布逊淖尔”,即“盐池”的意思。由于亚梅什湖的湖水盐度很高,在夏季随着湖水的蒸发,湖面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盐中的氯化钾、氯化镁的含量很低,几乎不需要提纯就能直接食用,因此是卫拉特四部采盐、取水的重地。
一开始,由于在卫拉特四部中以土尔扈特部实力最强,因此亚梅什湖由土尔扈特部派兵驻守。俄国人占领塔拉后,知道了咸水湖的存在,这些盐是生活在托博尔斯克、秋明城、塔拉城里的俄国人的必需品,因此也看中了亚梅什湖。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俄国人派人来到土尔扈特部,要求他们加入俄国,遭到了土尔扈特部的严词拒绝。俄国人为了迫使土尔扈特部臣服,就出动200名哥萨克人占领了亚梅什湖。卫拉特四部为了夺回亚梅什湖,就联合起来进攻俄国人,全歼了占据亚梅什湖的俄国人,从俄国人手里夺回了亚梅什湖,此后,为了保护亚梅什湖,卫拉特四部都派兵驻守亚梅什湖。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俄国又派人来到土尔扈特部,要求卫拉特人向沙皇效忠,遭到了卫拉特四部的拒绝。其后,俄国人继续骚扰巴拉宾草原、库隆达草原,卫拉特四部不得不继续与俄国人战斗。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哈喇忽剌的长子绰罗斯·和多和沁来到亚梅什湖驻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哈喇忽剌攻打和托辉特部,战斗失败后,亚梅什湖落到了硕垒乌巴什的手中。天启三年(1623年),卫拉特四部合兵反击和托辉特部,硕垒乌巴什被杀,此战卫拉特四部不仅夺回了亚梅什湖,也彻底摆脱了喀尔喀蒙古的控制。崇祯元年(1628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西迁额济勒河后,驻守在亚梅什湖的剩下了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三部的人。此时,和多和沁为了避免与俄国人发生战争,更为了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就偷偷地与俄国人谈判,在他驻扎的湖区与俄国人共同0开发亚梅什湖。一批俄国盐工来到亚梅什湖后,在湖中采盐,此后俄国人果然没有再进攻绰罗斯·和多和沁。崇祯七年(1634年),哈喇忽剌去世后,绰罗斯·和多和沁袭位,成了准噶尔部的首领,称为“巴图尔珲台吉”。崇祯十年(1637年),固始汗去了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后,驻守在亚梅什湖的只剩下了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二部的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杜尔伯特部首领达0赖台什去世后,巴图尔珲台吉趁杜尔伯特部陷入内讧时,赶走了驻守在亚梅什湖的杜尔伯特人。巴图尔珲台吉为了达到独占亚梅什湖的意图,在亚梅什湖驻扎了2000人的兵力,并在亚梅什湖的南岸建了个正方形石头城,边长约100米,城墙高约4米,上面布置了十几门从俄国人手里买来的小炮。城内有寺庙,城外还让抓来的布哈拉人奴隶替他种植麦子。
布哈拉人即今天的乌兹别克人,他们于16世纪中叶在首领昔班尼的率领下,进兵撒马尔罕后建立的汗国。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们迁都到布哈拉,遂称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汗国经常与北部的哈萨克汗国发生冲突,因此在哈萨克汗国有很多布哈拉战俘。哈萨克人又经常与准噶尔人发生战斗,因此准噶尔人就抓了很多布哈拉人俘虏。由于布哈拉人善于耕作,巴图尔浑台吉就把这些布哈拉人俘虏押到亚梅什湖边种植庄稼。
巴图尔浑台吉独占亚梅什湖后,再也不需要偷偷摸摸与俄国人勾结了,大批俄国盐工来到了亚梅什湖,在湖中公开采盐。俄国人为了保护他们的盐工,经巴图尔浑台吉同意,托博尔斯克督军府向亚梅什湖派驻了30名哥萨克士兵,这些哥萨克人驻扎在湖的西岸。俄国人为了补偿巴图尔浑台吉,将塔拉城、托博尔斯克、秋明城向准噶尔人开放,允许他们在这几个城市中进行各类物品的交易。
俄国人来到亚梅什湖后,他们的制盐技术远比蒙古人高明,他们从亚梅什湖运回大量的盐,而巴图尔珲台吉从俄国人那里收取大额税金。巴图尔浑台吉用这些钱从俄国人那里换来大量的铁、铜,也从俄国人手里走私火器,这种火器的质量比从安集延、塔什干走私来的火器质量要好得多。巴图尔浑台吉通过与俄国人的交易,不断地壮大着自己的实力。
驻守在亚梅什湖的是巴图尔浑台吉的次子卓特巴巴图尔,巴图尔珲台吉率部远征哈萨克时,他本想随父参战,以赚取军功。可由于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侧妣吉(蒙古人将台吉的妻子称为妣吉,源于汉语的妃子,也相当于满人的福晋)所生,因此在几个兄弟中并不怎么受父亲的重视,巴图尔浑台吉根本没想着让他赚取军功。
铁血军从额尔齐斯河下游上行时,斥候就向卓特巴巴图尔报告,有数千汉人坐船来了。卓特巴巴图尔心想,不管汉人是怎么来的,无论如何不能让汉人占领亚梅什湖,要是丢了亚梅什湖,今后自己在兄弟几个中就再也抬不起头了,于是,他率领2000人马向登陆的铁血军发起了进攻。
通常,准噶尔部每百人军队中12-13名火铳手,但驻扎在亚梅什湖的2000名士兵中,有400名士兵配备了火绳枪,比例达到了20%。可见,巴图尔浑台吉为了保住亚梅什湖,下了多大的本钱?不过,尽管卓特巴巴图尔手下有400名火铳手,打头阵的还是驻扎在湖西岸的30名哥萨克人。
这些哥萨克士兵自以为凭着手中的火绳枪、小铁炮就能打败数千汉人,于是在额尔齐斯河岸边摆开了阵势,想阻挡铁血军登陆。可他们30个人刚到河岸边,就遭到了铁血军的炮击,成了一堆死尸。
尽管卓特巴巴图尔手下有2000人,但以往也恐惧于哥萨克人手中的火器,因此平时也不敢惹这些哥萨克人,现在见来这里的汉人才一个回合就歼灭30名哥萨克人,才知道汉人的火器比哥萨克人的火器还要凶险,于是赶紧下令摆开“骆驼阵”。
“骆驼阵”是卫拉特部蒙古人与俄国人长期的战斗中总结出来的有效阵法,就是在阵前使用几千头骆驼就地筑城,这些骆驼的四条腿被绑住后躺在地上,骆驼身上还背负木箱子,再给木箱子罩上湿毡子,几千头骆驼就成了一座“城墙”,木箱子就成了“城垛”,蒙古士兵就躲在木箱子的背后,向敌人发射弓箭、火铳。
在野战中,卫拉特人的“骆驼阵”对付没有重型火炮的俄国人确实很有效,哥萨克人在“骆驼阵”前也很难靠近蒙古人,也就讨不到多少便宜。
袁时泰看到卓特巴巴图尔摆开了骆驼阵,心中暗想,刘总指挥怎么连卫拉特人的“骆驼阵”也预料到了?看来他真是个神人。要对付这个“骆驼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炮,于是他下令所有的大炮向“骆驼阵”开炮。
铁血军的炮弹落到“骆驼阵”后,将躺在地上的骆驼、躲在“城垛”后的蒙古士兵都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