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讲《尚书》的老师
六天后,刘云龙来到易州。
易州属于北直隶保定府,距京城100公里,就在定兴县城的西边。上次在定兴县围歼图尔格时,刘云龙与易州擦肩而过。
进入易州地界后,刘云龙打听着来到了五公山,找到了孙奇逢。
孙奇逢,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生于保定府容城县官宦之家,17岁登万历庚子年京兆榜。后因父母相继离世,在家先后服孝6年。期间他熟读《易经》,研习北宋邵子的《先天图》、《皇极经世》,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南宋陆九渊的《象山先生全集》,本朝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洪先的《念庵集》。后放弃仕途,专心于教学和着书,已刊印《理学传心纂要》、《理学宗传》、《读易大旨》、《圣学录》。
崇祯十年,孙奇逢率家人及弟子来到易州五公山躬耕讲学。
孙奇逢到易州后,他的亲朋好友及弟子有数百家随他到易州,并在住处以八卦形阵式展开,如有外人侵入,就会陷入迷阵,不战而败。二月,曾率弟子抗击图尔格入侵易州。
图尔格在易州遭到抗击后,窜入定兴县,被苏州卫围歼于定兴县。对此,孙奇逢也早有耳闻,因此他见到刘云龙后,对刘云龙也很客气。待明白刘云龙的来意后,以年老为由推辞了。
为能让孙奇逢南下讲学,刘云龙、骆时杰在孙奇逢家门口整整站立了3天,终打动了孙奇逢,答应中秋过后就率家人、弟子南下,到习武堂任教。
接着刘云龙迅速回到江南,直奔绍兴府蕺山,聘请刘宗周来习武堂任教。
刘宗周,万历六年(1578年)出生于绍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崇祯十四年(1641年)为吏部侍郎,不久升任左都御史,因上疏与朝廷意见不合,遭革职削籍。刘宗周回绍兴后,专心在蕺山授学,讲授《中庸》、《大学》、《孟子》、《朱子》,着有《第一义》、《乡约小相编》、《圣学宗要》、《孔孟合壁》、《五子连珠》等书。
刘宗周在绍兴讲学,早就听说过苏州府有个刘云龙,绍兴的很多厂矿也是刘云龙开办的。他见刘云龙亲自来聘请后,当即答应中秋后就启程赴苏州。
孙奇逢、刘宗周都是明代大儒,能熟练讲解《尚书》,因此刘云龙要花这么大的功夫请他俩出山,为习武堂的学生讲《尚书》。
刘云龙回到苏州后,金本高来找刘云龙。他一见刘云龙就大哭。
刘云龙忙问道:“金掌柜,咋回事呀?”
金本高就停止了哭泣,说道:“我的货被荷兰人抢了。”
“啥?”
“我运了一船棉布、绸缎去马尼拉,船刚过台湾海峡,就遇到了荷兰人的舰船,他们二话不说就把我的货抢了。”
“你没插郑芝龙给你的旗帜?”
“哪能呢。我向郑芝龙缴纳了税后,就在船头插上了他们给我的旗子。没成想荷兰人还是要抢。”
“你是怎么跑回来的?”
“我和好几个船员跳海后,正好遇到一艘郑芝龙的巡海船,才活了下来,不然可能连小命都没了,不是淹死就是被鲨鱼吃了。”
“这么说郑芝龙的人是知道这件事的?”
“是的。”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在海上被抢的又不是我一个?谁遇到荷兰人谁倒霉。”
“郑芝龙和荷兰人不是有协议的吗?荷兰人明着违反了协议,他也不愿管这个事?”
“听郑芝龙的人讲,荷兰人从来就没执行过协议。”
“这次你损失了多少?”
“有十几万两银子。”
“十几万两?那你这几年的生意不是白做了吗?”
“所以我伤心呀。你看有啥办法把损失补回来?”
“你要怎么补?”
“把钱要回来呀。”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你放心,我会让荷兰人加倍补偿你。”
“真的?”
“真的。不过要一个多月后。”
“好。那我现在怎么办?”
“等汛风期过后,继续把棉布、绸缎运到马尼拉去呀。钱不够的话,你去找我父亲,让他先借点钱给你。”
“行。”
这天,刘云龙给学生们上完课后,问孙云球:“你父亲在家闲着吧?”
孙云球说道:“他刚考中进士,在家除了料理家里的几百亩地,就是看书。”
“朝廷没让他去做官?”
“吏部让他去福州府任知府,他不愿去。他对官场看透了,对做官不感兴趣。”
“既然不愿做官,干嘛还要考进士?”
“为了表明他的学识不比别人差呗。你问这个干嘛?”
“你父亲不是做过莆田知县吗?我想让你父亲为我干。”
“为你干?他既不会做肥皂、镜子,又不会冶铁、炼钢,能做啥?”
“继续做官呀。不是做朝廷的官,是做我的官。”
“济州岛有赵永忠,库页岛有陈子雄,还有哪里能让他去管?”
“台湾岛。”
“台湾岛不是被荷兰人占着吗?”
“我把它打下来,不就是我的了吗。”
“你要与荷兰人开战?”
“再不把荷兰人赶走,还会有很多商人遭殃。可拿下台湾岛后,没人管理台湾也不行,所以我想到了你父亲。”
“你随便找个干事去管理不就行了吗?”
“台湾岛与济州岛、库页岛不同,那里不仅有土着,还有好多从福建过去的汉人。你父亲做过莆田知县,对福建的风情风俗比较了解,他去治理台湾的话,比较合适。”
“那你去试试吧。”
于是,孙云球就领着刘云龙来到虎丘山下的茶花村。
孙云球的父亲叫孙志儒,祖籍湖州。考中举人后,曾出任福建莆田县知县,因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就辞官来到了苏州,在虎丘山下买了几百亩地。今年,官军把清军赶出北直隶后,他得以进京城参加殿试,竟然考中了进士。朝廷让他去福州府做知府,他就推托有病在身,硬是没去福州。
孙志儒一见儿子领着公子殿下来了,忙想下跪,被刘云龙一把拉住。
孙志儒让座泡茶后,问道:“不知公子殿下有何事来找我?”
刘云龙盯着孙志儒,说道:“有这么一块地方,里面生活着的都是大明的臣子,却被外国人统治着。”
“你说的是辽东?”
“辽东在北方,我说的那块地方在南方。”
孙志儒想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是台湾?还是郑和岛(今巴拉望岛)?”
“我说的是台湾岛。台湾在三国时期就已纳入了我国版图,可现在却被荷兰人统治着。”
“辽东也好,台湾也好,都是朝廷无能。”
“朝廷的事我不敢妄加评论。可台湾岛扼守台湾hai峡,不能一直被荷兰人占着。”
“是该把台湾岛拿回来,可你有这个实力吗?郑芝龙有几百艘舰船都不敢与荷兰人开战。”
“上次苏州卫只有5千人马就打败了阿巴泰的10万清兵。台湾岛上只有几千荷兰人,他们会是我的对手吗?郑芝龙是怕与荷兰人开战后,自己会有很大损失,所以不想与荷兰人开战。”
“那你不怕有损失?”
“即使我有损失,能把台湾岛拿回来,能让岛上的国人脱离苦海,我也愿意。”
“官府的人要是都能像你那么想,多为老百姓着想,朝廷就有救了。”
“可我拿下台湾岛后,需要个人去管理。”
“你的意思是......”
“你是进士,有足够的资格管理台湾岛。”
“你是代表吏部?”
“不,我只代表我,和朝廷无关。我相信你会让台湾岛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我来苏州也有好几年了,看见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你啥时候拿下台湾岛?”
“等过了汛风期,我就要拿下台湾岛。”
“好。台湾岛终于快回到我们手中了,我先替台湾百姓感谢你。”
“先别感谢我,你还是先设想一下怎么治理台湾。”
“听说赵永忠在济州岛干的很好,我能去看看吗?”
“你可以去济州岛参观参观。”
“行。”
几天后,“苏州国医馆”在沧浪亭正式开学,由王象晋任“国医馆”馆长,冯梦龙任副馆长,冯梦龙说起的那几个名医,都愿来学校任教。特别是葛林、郑之郊、杨延海,听说刘云龙要延聘他们去做教授时,都不用冯梦龙说第二句话,当即表示“国医馆”什么时候开学,他们就什么时候到“国医馆”报到。
第一期招收了160名学生,其中100名是短期班的,学期只需半年,其余的学生是长期班的,学期需3年。
开学那天,刘云龙带着全体师生宣誓: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这是后世每一个医生从业前都要说的誓言。
“国医馆”开学后,杨茹良也常常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讲述用化工合成药来治疗坏血症、破伤风、肺痨、血吸虫病、鼠疫等疾病,也讲了用“甲硝锉”来治疗常见的牙疼、妇科病。后来在研制成青霉素后,也给学生讲述青霉素的功效。
“甲硝唑”就是后世的“灭滴灵”。牙疼、妇科的滴虫病都是由厌氧菌引起的,“灭滴灵”治疗由厌氧菌所致的病有奇效。
“国医馆”在教学的同时,也对外诊治病人,便于学生边学边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