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者您看了觉得好的话还请多多评论,为本作品打分支持哦,您的意见真的很重要。)
(原本想正经更新的,结果被思维实验室这个Up对于托先知的剖析视频,以及这个视频下面网友们对于计划经济的问题给拦住勒。红豆泥私密马赛!
但随之而在我脑中兴起来了的对于计划经济以及未来经济体制的思索还是一直在我脑中萦绕不去,并且还结合上我之前预告过了的社会主义理想型这一题材两相呼应,所以就想着要不再开一篇间章,直接就把这个题材讲了吧,省的再卖关子也不好。)
原问题:“所以计.划.经.济是不是行不通,积极性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积极性单凭科技提高生产力?积极性问题是人性的问题不是教育的问题。”
回答:
计划经济其实说到底只是交换形式的一种极端形式,而交换形式则是由生产组织形式所倒逼着发展了的。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无论东西,基本上都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为主,即劳动者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大部分消费品,包括食物、衣物等等,仅有小部分特产物通过交换获取,例如铁器工具,禽畜,酒类等等。
这种组织形式高度自给的特点,就使得交换这一行为在小农经济形式下发生的频次并不高,所谓的专业化制造业从业者人口比如铁匠之类的也较少,并且也都集中在高密度人口城市之中。
但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生产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从原本的小农经济转变为了职业化分工,即所有劳动者都只生产社会整体所需要的一部分消费品,再通过将自己的劳动所得与他人交换获得自己所需的全部消费品,例如冷轧厂工人生产不锈钢盆挣工资去购买食品衣物生活。
在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下,交换这一行为的重要性空前的重要,一个实体内部交换效率的高低甚至已经可以直接决定人民生活状态。
是时,人们首先想起来的,便当然是发展旧有的交换形式,那便是货币市场交易,但当时的货币其实也还并不是现代的信用货币,而是金属货币,直接将金属本身或者金属的工艺品当作一般等价物来使用。比如中国的五铢钱、金银锭元宝,外国的金马克金法郎等等。
但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通货紧缩,它导致了金属货币的交换效率并不能够满足生产组织形式的需要。因为贵金属货币的铸造,本身就是极其昂贵,并且还会收到原材料供给的制约,毕竟如果没有金子的话你还拿什么造金币?
以及往往贵金属货币的面值还会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贵金属工艺品的制作成本存在有或大或小的差额,若是货币价值大于材料,则会引得疯狂伪造,冲低货币价值,若是反之,则会加重发行货币的负担,使得各方都不愿意发行货币出现通缩。
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一定会影响到以贵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这一形式的交换效率,进而影响到劳动分工生产组织形式下人民的生活水平。
所以交换形式也就亟待进一步的发展。
而马克思的出现便让这发展的道路上很快出现了货币市场以外的第二理论可能,那就是理论中未来世界中按需分配,完全不需要货币参与的交换行为,即计划经济。
再聊到计划经济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理论来说它着实是过于的极端了,极端到它压根就不应该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就出现。
影响到计划经济实施的其中一个现实因素那便是万事万物都存在有的稀缺性,很多东西其实都并不像是路边大白菜一样简简单单就能够产出来的东西。或是原材料本身就极其的稀缺,比如现在2024年全地球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那一盒子的月壤,又或是生产工艺的极其复杂,比如古法景泰蓝,总之想要让所有的消费品都任需取用,光是这一点我就无法想象科技得发达到什么地步才能够做到。
另外便是计划经济本身所需要的高水平行政效率问题,假使真的有那么一个官方机构,让交换效率高到像是货币市场一样,可以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拥有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并且还能限制其系统腐化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包持过程透明,这踏马得是什么神仙行政效率,别说二战后了,在现在难道就能够找出来一个像这样的实体了嘛?其实也不是没有。
最后便是老生常谈的生产积极性问题,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个使用着计划经济的职业化分工劳动组织形式,他的交换效率还相当之高,高到了我这边下单点一盘蛋炒饭,讯息马上就被发到了对应的厨师面前,而对于这个厨师而言,多费心力将其做的美味并不能够硬性的获得对应价值的物质奖励,毕竟在绝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就没有价值这一概念。
就算我们并不排除就是有道德高尚的厨子对自己的每一盘作品都尽心尽力,但这过分缺少正向激励的体制也必然会让整个生产氛围导向一个“够用就行”,至少不会让自己被处罚的生产氛围,(其实就是我在书里提到过的“人之本性”“趋利避害”,不过跟这位朋友没有说就是了。)乍一听是不是和刻板映像上的毛子气质很像?不过抛开戏谑的调侃,计划经济的缺少激励确实对生产积极性确实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打击,并且在那个时代除了调整生产要求以外,也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人们也总能够找到新的“偷懒”方法以应对生产要求的提升。
但因为稀缺性、行政效率、积极性,以及其他所有我一时间想不起来的可能问题,就要彻底否决计划经济这一交换形式的意义嘛?
那到不至于,因为一方面,这些困难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克服,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也有着只有计划经济所独有的优势,绝对的优势。
克服困难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便是继续深化发展生产力,不仅仅是劳动生产力,让生产变得越来越轻松高效,还包括着对社会结构理论发展的全要素生产力,如何提高实体对于生产的监督,如何提高交换的效率。
就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几个点,物质元素的稀缺性可以通过向太空扩张,以及对物理学的继续发展,发展到最后人类可以自主合成所需元素来解决。
行政效率可以通过万物互联5G网络的普及来实现,用智能网络去收集那些用纸笔与口舌收集一辈子都收集不完的细节信息,再用这些及时有效的细节信息进行高校决策提升行政效率。
积极性则可以通过AI技术所带来的智能生产来进行弥补,用AI去进行那些会严重消耗工人精神劳动力的重复劳动,解放出来人类的精力更集中在那些能够发挥个人性格,发展个人性格的方面去。
并且在这些困难一个个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克服过后,计划经济的闪光点便随之凸显。
那便是货币市场交换体制所完全不能够解决的生产过剩问题,计划经济可以解决。
我们必须要知道一战二战甚至包括更早之前的大战其实都是生产过剩,资本国家亟需市场,亟需自己的后花园因而悍然发动了的民族资本战争,而貌似很奇怪的是,战后近百余年的时间内这种激烈的冲突就好像突然消失不见了,那些凶悍的匪徒们又摇身一变都变作了什么“和平倡议者”,去“规训”着所有其他的第三世界国家们按照他们所制定的规则发展了。
而这当然不是什么西方经济学大能发明出来了什么新的货币市场交换形式完美的破除了马克思对于那一片炽红终将遍及世界的预言。
而是西方通过转移那些低门槛,容易造成供销竞争冲突的低端制造业去他们“世界规则”中的二等三等国家里头,再将那些有着高技术门槛,竞争烈度较低且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牢牢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再用一手高端制造业+金融石油美元结算,另一手绝对武力+重要民生行业比如四大粮商,来牢牢控制住整个世界的现行秩序。
让那些引爆了一战二战的巨大过剩冲突去引爆第三世界国家们的冲突,让那些老一点的工业国家比如德国、日本,去憎恨那些新一些的国家比如我们。
再想办法让新一些的工业国家比如我们,去憎恨那些更新一些的“制造业蓝海”比如越南印度。
而那些所谓的“老牌发达国家”则高高端坐在了九天之上,一边用掺杂着意识形态的文娱产业不断地“教化”着全世界,将他们这些强盗杀人犯一个个都包装成了天上的众神,一边又端着红酒杯惬意的笑看着凡尘众生们彼此厮杀。
然而这一种高明的手段虽然将冲突暂时地转移,但他也并没有办法完全地消除所有生产力水平与现行交换体制不适配所带来了的严重社会问题。
更何况,在他们这些渣滓所制定的“理想世界规则”之下,还有着一只东方的雄伟雉鸡处处时时与他作对,便只见这只雉鸡一边伸脖子吃下了渣滓们向他递来了的饲料,另一边却又只用理所应当的三两枚鸡蛋当作回馈,拒绝自己走向渣滓们的刀下任其宰割了吃肉获取超额利润。
再在不断的饕餮式狂飨之后,终于将这整个地球之上几乎三分之一多一些的工业产值全都吃进了它自己的腹中,让这只雄鸡变得无比的雄壮,无比的强大,甚至于都已经渐渐开始雄化,长出来了靓丽刺眼鲜红的鸡冠,又磨尖了那一只寒光摄人的喙嘴跃跃欲试地对准了那些自以为是“主人”的渣滓们。
而计划经济之所以一定会取代或者部分取代货币市场交换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到了今天甚至未来更高水平的前提下,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或者说被解放出来了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生产出来了的商品却又越来越多,市场越发趋近于饱和。
而一个社会集体下货币市场交换机制能够得以运行的一大前提便是所有参与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力都能够确实的参与进生产活动当中,获取足以维系自己生活的物质。
但若是在生产力极度发达的情况下,假使一个人的劳动产出就可以完全满足一百个人的所有需求,在这种极度畸形的情况下,货币市场交换机制能够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便几乎不存在了。
因为以“利润”为先的货币市场交换形式就必然在资方的要求下要么对外扩张硬拓展出一片新的市场,要么降本增效裁员扩大利润,毕竟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没有底线的,也绝不会去理睬什么基层人民的福祉。
硬扩展市场就像是这几年阿妹试图通过他的科创版七剑客,布局最新的AI科技技术发展来为所有的美股股民们塑造未来一定会挣大钱的美好愿景。
又好像是阿妹通过引爆俄乌冲突的方式,一手大捞特捞乌克兰的国有资产,一手炸北溪舆论绑架让欧洲统统买自己手里的油气,一手用美国人的税无偿援助给乌克兰再让乌克兰从自己家军工复合体手里买武器,达到让军工复合体直接赚取美国人民刀乐的目的。
而降本增“笑”这一点就像是的阿妹科创板七剑客,在美股内部起到了支撑作用的七根擎天巨柱:谷歌、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特斯拉,他们在22、23年的裁员风暴那可真不小吧?meta一出手就是13%,一万多人!亚马逊更是厉害,小两万员工,谷歌则是6%,1.2万人。
这些中又还有多少人能够重新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在货币市场交换形式当中重新参与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
以后像这样的形式难道就不会更加严峻了嘛?肯定会!因为生产力过于发达,超出了货币市场交换形式的容纳上限不得不被输送向社会了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计划经济虽然毛病众多,但在货币市场交换形式日渐失能的局面下,它也已经是唯一解。
并且我们也并不一定非要一夜之间全盘替换制度,更好的选择其实是开放人民收入的多元化,并且对消费品实行分级制度,只对某一层级以下并且属于基础消费品的消费品进行计划分配,以抵消消费品的稀缺性所带来的问题。
收入多元化可以让人民不必参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劳动也能够获取收入,就比方说是公益活动、艺术创作、甚至于日常运动等等。
举例子就可以是让市民们每天跑一千米就奖励多少多少钱,相当于用真金白银去购买国民们的身体健康。或者像是摄影爱好者们拍下某一精彩瞬间并分享过后,通过一个评价系统来决定价值奖励金钱。
总之便是让无法参与进入劳动之中,被解放出来了的人民们获得真正的自我解放,让人们将精力投入真正的自我发展的同时又能够获得足以维系生活的物质。当然,这种以现在眼光看来“不务正业”的方式获得的金钱奖励也一定是要比那些真正的“劳动”要低上一些,以保证那些社会运行所必须要的劳动依旧有人能够维系。
再是消费品分级制度,举个例子就像是基本消费品的大米,比方说二年陈以下的米就可以无偿领取,但那些好的米仍旧需要购买。
再比如是同样作为基本消费品刚需的住房,那也可以是免费提供使用权,但个人所有权或者是多少价值以上的住宅就需要付出金钱去购买等等。
计划经济与市场货币交换形式完全可以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存,以此来避免一些稀缺性或是其他的问题。
毕竟都二十一世纪了,什么非此即彼的二极管思维也早就应该去死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