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又犯文青病了,外加设定较长警告)
在比较简略的历史学习中,我们通常会认为是英国的邱胖子于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铁幕演说》拉开的美苏冷战的序幕。
而在p社战犯或者其他历史爱好者的认识里则会在考虑到诸如:
在野时期的俄共布为什么会和霍亨索伦家族(威廉二世的家族)产生“友谊”?
第一次全俄吃鸡大赛为什么很多“小国”也会主动派兵参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倾轧?
※※德国是如何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从一战阴霾走出?
张伯伦为什么会做出《一代人的和平》这个,在上帝视角看,极为“弱智”的决定?
日本一个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在举债赌国运,没有大清事后“援助”大概率经济彻底完蛋的缺乏各种资源的小岛国,是如何在后续成为东亚轴心的?
等等从宏观微观各种角度剖析这段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争浩劫(二战)以及其制造的战后秩序是如何发生构建的问题之后。
“本能”(来自中式义务教育灌输的朴素水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得出一些更“断章取义”,但是或许并非更远离真相的,但看起来很像“营销号式阴谋论”的结论。
比如,其实冷战不过是二战、一战,甚至更古早的不同一神宗教信仰之间斗争的延续。
而如果再了解到一些,本身就以制造阴谋论为出发点的细节比如:
为什么中途岛“虎!虎!虎!”的大劫之时,美国的航母居然巧合离港,当地救援部门也在准备急救演习?
等作者因为不希望给此类问题再增加多少“胡乱传播”(虽然流量不大考虑这个有点多余),而不过多列举的“高堡奇人”式的狂想“细节”。
在一些“钻入牛角尖”的爱好者,和很多别有用心试图通过“戏说”历史,借助“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意识形态攻势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目的“坏人和蠢人”,或单纯只是受到认识水平局限的“愚人”,或者只是想找个乐子的“闲人”的那里。
各种形而上的,诸如“世代循环”、“通三统”、“新东亚史”、“郇山隐修会”、“共济会”,乃至“入关学”、“日耳曼赢学”等。
(这里的形而上理论认识,也包括作者写的本文,当然和上述大论相比,作者这点流量有点给自己贴金了。)
因为看起来很酷,所以让人感觉有道理;
因为简单易懂,还能定性“解释”一些疑惑,所以让人感觉有道理;
甚至干脆就是因为满足了青年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理需要,所以让人感觉有道理的;
很容易吸引受众,并因此可能产生并不全然都是好的影响的历史认识,便有了传播和发展的土壤。
(虽然上述理论其实并非全然不对,甚至有的确实是某种“真相”的侧面印证,但是考虑到这些并不全面的理论(文科通病),各有各的片面,因此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
当然按照认识论的角度,这种因为历史真相的“不可知”,而在人类试图从历史中找寻治世理论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曲折,是必然发生的。
也是符合信息如果不进行任何系统性的,大量投入的整理规范,仅仅通过社会意识或者其他体系,进行“自然发酵”必然会向熵增(混沌)方向发展的信息学原理。
但作为没有“修史”能力的个体,我们真就没有能力以一种较为低消耗的方式(在短视频和碎片信息横行的时代,不低消耗的信息获取方式客观无法生存,且大部分人也不愿意去碰)去触碰“真相”了吗?
这显然也不是。
因为中式教育至少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朴素认识灌注给了我们。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至今,基本算是近代与现代人类中最智慧的一撮人(不止社会主义这边一系列的伟人,还包括让马克思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系列更早的思想家哲学家)能给出的认识客观世界最有力的武器了。
当然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也让另外一波同样聪明的人,完全反对这一点。
对此作者只想表示,作为普通人,我们完全可以靠屁股(这些理论哪个是给普通人“造反有理”或者“全人类解放”张目的)来决定信谁。
并且还有另外一点很关键的点,可以帮助大家“被动”的做出决定。
作为最初创建目的,至少有一多半,是为了指导“知识水平较低”的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唯物主义。
其天然好懂——不需要至少读个经济学学士学位,才能听懂另一方“专家”嘴里的大量专业名词。
天然好利于实践——不需要至少拥有金融类公司高级交易员的经历,才能充当“专家”去“割韭菜”。
只需要你以朴素的心态,秉持那几个简单到作者应该不需要在这里重复的基本原理。
并按照一分为二看问题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字面意思,简单的,甚至不完善的执行,你都有通过持续实践走向“真理”的机会。
这也是为啥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的共同经历就是,一接触相关理论,就立即被其折服,且不仅“皈依”这种思想的速度极快,其理念坚定性,也与被宗教“洗脑”的狂信徒不遑多让的根本原因。
当然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与渗透其实很不全面(这也是作者称其为朴素性认识的原因),也缺少了很多重要的内容(未来继续探讨),并因此绝对达不到“营销号”宣称的所谓“屠龙之术”的地步。
因此我们在获得真正走向“真相”的快乐的同时,也需要时刻铭记,个人视角与时代局限的客观存在。
(本文中各方势力与个人,不仅无法认知事件真相,还可能做出当下看起来正确,但对己方长远并不有利的决定的根本原因。)
以避免在实践中走向,现在同样有些“人厌狗嫌”的机械式复读“马经”的,错误历史认识的另外一个方面。
而这也是唯物辩证法在我们自己身上的应验。
最后夹带一个私货结论(其实上面的也是)。
历史是由一系列“关键”的人或事物,在各自客观存在的认识限制下,各自做出自认为合理的决定,然后经过复杂的相互纠缠,并最终靠人民与自然的双重力量选择和评价后产生的。
(关键带引号的原因是,很多时候究其根本,是后续历史的客观发展才让一个原本普通的人或事变的关键的,而不是其本身天然就带有“关键”这一属性。)
…………………………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6日中午(受时区与当前薯条旅时空时间出现扭曲的双重影响),美利坚华盛顿dc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中,一场由小罗斯福召开的总统高级别顾问会议正在进行。
受到上文所述的客观限制,以及薯条旅时空当前暗流涌动的各种情况影响。
可以算是美利坚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兴之主的小罗斯福现在本能的感到不妙。
一方面,由于远离玄学旋涡中心,当前的美利坚,不仅大部分人都维持在与历史中一样的孤立主义倾向中。
而且在主要交战国已经算是“遍地开花”的玄学侧组织,也并没有给刚刚\"走出”经济危机阴霾没几年,同样“邪教”土壤肥沃的美利坚长出一些“恶之花”。
另一方面,在世界紧张度和玄学力量浓度都在冲击顶峰的情况下。
与英、苏、日、光头还有更多欧洲亚洲“盟友”或“殖民地”联系密切,且不知道何时内部宗教情结浓重起来的美利坚政府,对于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是越来越看不清了。
特别是对于通过各种情报渠道传回的,没有亲眼见过,很难相信为真的“玄学”事件的认知,包括小罗斯福在内的整个总统团队都是认识极为分裂的。
而这些如果为真,势必影响小罗斯福政府早就指定的“大计划”的情况,便是这次会议召开的原因。
为此感觉最近自己身体有了一些奇怪变化,并因此对于过去大多时间只是保持形式上相信的“基督教”有了一些“崭新理解”的小罗斯福,甚至改变了过去召开如此会议时选择参会人员的惯例。
专门邀请了几名在美国的教派领袖;
一位让小罗斯福完全是靠个人威望压服众多反对者,并用了一些“强制”手段才从保留地请来的“苏族萨满”;
和一位即使小罗斯福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想要邀请。
但在表面上的理由是和众多同时被邀请的大学教授们一样,用来平衡这次宗教色彩过于浓厚,以至于会议主题表面上写的都是“宗教发展事务会议”的年轻科幻作家经纪人福斯特·阿克曼。
进入了这场往常只有总统亲信,美利坚真正的幕后操盘者们才能参加的会议。
而这种人员组成的反常规性,与最终实际论题的尖锐性——“神是否真实存在?”
更是让这场会议进行的极为艰难。
其具体争吵之繁杂(其实是作者还没想好怎么和后面衔接所以没直接写,不是),单看守在门外的特情局特工的悄悄话就可窥知一二:
特工A:总统先生今天又顾不上吃中午饭了吗?
特工b:想那么多,这次进去的人比之前几次加起来都多,说不定总统的厨房团队现在都没来的及做完呢?
特工A:那我们的换班餐岂不是也可能没有?
特工b:不是,你怎么通过考核的,怎么满脑子都是吃?没听见里面都快打起来了吗?
特工A:这,我们要准备随时冲进去控制局面吗?
特工b:好吧,知道你脑子里都是肌肉了,今天组长嘱咐我们不要带眼睛和耳朵,今天发生的什么事都当没发生过的警告,你都忘了?
特工A:我没忘啊,倒是你好像“听”的挺认真的,或许我该和上级举报一下。
特工b:你!算了房间的隔音效果,上面比你清楚,我到底能不能听到不需要我证明。
特工A:真没意思,你真的不想知道吗?我看那位神神叨叨被架进去的萨满进去的时候你眼睛都变大了。
特工b:我那是警惕,警惕知道吗?谁知道这些……
特工b发表一些“政治不正确”言论的举动,被正在各个岗位保持常态巡逻的特遣局干员靠近的举动阻止了。
……………………
在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且自身好像有点跟不上的美利坚高层,进行着一些因为没有客观条件基础,而不可能有效的会议沟通努力时。
真正在进行着,可能直接改变这场大事件走向的事件,则分别发生作为在这场大事件最初源动力来源的,至高雅利安帝国与最高苏维埃之中。
先看多少有些“过于乐观的”最高苏维埃。
按部就班召开的各方面理事机构会议,与最终负责汇总意见投票表决的“苏维埃”,此时气氛意外的平静。
这既是因为,“信念体”计划从根本目的——改变整个文明因为在“许愿工程”最终成功之后,彻底失去明面上的发展目标而有些颓唐的局面——上讲已经成功。
尽管最终招来的是一个气势汹汹且力量丝毫不弱的同量级对手,确实让“承平日久”,且很长时间以虚拟演习式娱乐为主业的军事理事会有些应付不来。
也是因为,作为某种角度讲整个宇宙创生网中最幸运的苏维埃文明,这个从“巴黎公社的惨败”之后,几乎一直在赢的“强大文明”,确实缺少了很多“必要的困难”的摔打。
以至于“苏维埃”的成员们,尽管依然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按各自愿望),并因此有着不同的处事哲学和方法(依然可以分为“保守(右)”和“进步(左)”)。
但如果将他们放在那些发展历程更为“正常”或者已经“悲惨”的走向终点的世界中,都算最理想主义且天生乐观的人(因为其他人普遍更右,所以这些人显得整体极左)。
尽管整个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面的教育机制带来的理性,依然让他们在与至高雅利安帝国的初次交手中,不仅保持了极大的谦虚与谨慎,还依靠从黄老汉那里学来的一些“对付恶人的恶招”完全没有“吃亏”。
但事实上“与敌人斗争经验”的缺乏,让他们不仅没有认识到这次挑战的不同以往,还多少有些“自以为是”的忽视了一些目前已经有苗头的关键性变故。
并因此错失了在一开始就遏制住这次事件向更加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机会。
再看有些进入了“应激状态”的至高雅利安帝国。
尽管极致的“外包制度”,让对于帝国可能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敌人“这一事实”,当前只在整个帝国控制的巨大时空疆域中小范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只在其中一个元老辖区传播。
甚至不足控制这个元老辖区(实际上与※※德国小胡子产生了联系的帝国部分)的年轻帝国元老,因此向帝国元老议会提出启动作为“镇国神器”之一的“突触凝练机”来获得启示的申请。
但自“最初一战”立国以来,始终在帝国最高层“飞升”之前以口头传述的方式,向下一代领导层传递的帝国最大的秘密“最终镇压计划”的又一次应验,依然让这名年轻的元老不敢轻易怠慢。
以致于其在做决定时,大量依据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在他理论上“完美”的大脑中完全不应该有的幻觉。
即这次的对手,恐怕和他在争夺元老的道路上,搞出来的那些用来给他的名头刷金的,名不副实的“最大敌人”并不相同。
这种前所未有的不安感,让其在向“关系不错”的元老辖区发出数封邀请其他元老共襄盛举的“邀请信”之后。
也向自己辖区内的几处“乌托邦社区”发出了,自帝国的基因工程走到极致之后,就绝少针对“保留地自然人群体”发出的“争贤令”。
而在他因为“制度性隔离”而不知道的地方。
实际负责了针对薯条旅时空相关操作的“低种姓”操作人员,则处在百无聊聊的状态,毕竟在这些“教育严重不足”的人看来,这次跨时空行为过于常见。
甚至可以说相比前任,前前任更加“杀伐果断”的帝国元老,刚刚上位没多久的这位新元老有些过于谨慎。
用其中一人的原话就是:
“给废墟区发一个玩乐用的漂流瓶,然后欣赏其毁灭,这大概只是上一位原本要提升其‘种姓’的元首,在13岁时就已经玩腻了的小把戏罢了。”
这种低层执行者不在乎,上层决策者一反常态的不够果决的情况。
同样让最初确实是如上面这句话形容的一样,抱着玩玩的心态和※※※沟通。
但是在真的遇到“不洁之物”(中古奸奇的腐化),还因此触发了“最终镇压计划”的大雷(发现“苏维埃”性质信念力量)之后。
出现了有些不符合其“完美”基因工程造物躯体的进退失据现象的年轻元老。
失去了使用最简单粗暴的物理消灭方式,像他曾经解决成为元老道路上的竞争者一样,终结这次可能彻底撬动宇宙创生网未来倾向的事件的机会。
(一些解释:
1、宗教情结浓重
一个常识性的知识——美国并不世俗。
美国教会力量很强大,且对政治影响力从来没有小过,因此这里指的宗教情节浓重,实际上不仅仅是指美国传统的宗教,还有薯条旅时空玄学浓度提升的影响。
2、“玄学”事件
这里主要是指来自德国、英国和日本的情况。
美国在正式加入二战之前处于“墙头草”的多头平衡状态,对于能让其赚钱的生意很长时间几乎来者不拒。
因此在历史中除了对意识形态不对付的苏联了解“不多”。
(其实战前的私下贸易也不少,但苏联相比英德日给美国的商人情报网开的门小的多)。
美利坚在正式加入二战前,几乎对所有主要参战国都有大量的了解。
(包括对后来背刺他的小日子,这里美国也犯了和大胡子一样的错误,即错误估计了小日子翻脸的时间,并因此在完全开战前“资敌”了很久)。
这也是有学者评价美利坚二战参战纯粹是摘桃子的核心原因。
但商人情报网也有其局限性,除了原本历史上的几次战略误判。
在本文玄学侧萌芽并成为各参战国国内不可忽视的力量的情况下。
这些主要靠圈子获取“人情”性质情报的组织,几乎完全无法较深入了解天然带有更深身份隔阂的玄学侧组织。
举个现实例子就是,“你不信我的‘教’,别说知道我‘教’内部消息了,连和我做买卖都不一定行。”
再加上对于玄学侧力量有了认识,且由于玄学力量萌发原理,与这些组织密不可分的各国政府的主动“掩盖”。
此时的美利坚对于其他国家玄学侧的了解,刚好卡在了信其有,感觉有些假,不信其有,感觉好像又是真的,这种尴尬境界。
pS:玄学力量萌发原理:
未来具体剧情详细解释,这里只提一点。
即由于玄学力量产生与人类有组织的思想活动关系密切。
所以作为人类社会管理者,或者用马原的话说,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核心的各国政府,必然和正常诞生(不正常诞生就是薯条旅)的玄学组织有着深度关联。
换句话说,玄学组织出现从来不是无根之木,而是在有了一个契机之后,自然从原来就存在的一些人类组织中产生的。
这也是上面美利坚政府内部“宗教情结浓重起来”的根本原因。
3、“大计划”
简单理解为“让美国成为世界之巅”的“争霸”规划就行了。
4、“基督教”几名在美国的教派领袖
在美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新教,当然其下还有很多具体教派就不多展开了。
此外尽管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总统必须是基督徒(新教),但是由于美国的广泛信仰——从五月花号开始的历次规模较大的白人移民潮都有宗教背景导致。
迄今为止,美国几乎所有总统(除了肯尼迪是天主教)都是新教徒(包括黑人奥巴马),当然具体信多少区别很大。
而在总统之外的美国民选官员与事务官等实际政府组成成分基督徒(新教)比例也极高。
比如重新上台的川普的基本盘mage集团的一大底色就是“传统”新教徒,这是其完全反堕胎等保守政策的根本来源之一。
4、“苏族萨满”
其实保留地内保留的印第安人部落并不那么单一,其可以传承下来的“原始”信仰也不止“萨满教”。
只是作者水平有限,只能用最有名的“苏族部落”(和白人殖民者战斗最持久的)和“萨满教”组合出了这个称呼。
5、福斯特·阿克曼
与“现代神话”克苏鲁之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1890年8月20日—1937年3月15日)有交集的着名科幻文学推动者。
其一生都投入在对科幻的热爱中,被誉为“科幻界最可爱的人”。
当然按照本文剧情中的时间,生于1916年的福斯特此时只有25岁,在“众星闪耀”级别的总统高级别会议参与者名单上,绝对属于最年轻的一档。
6、“许愿工程”与“巴黎公社的惨败”
前者涉及本文对最高苏维埃文明水平的根本设定。
即其在物质侧是完成了唯物主义文明巅峰造物——许愿机(借鉴群星设定)的文明。
这既是使其真正达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其能够进一步推进“信念体”技术(本文设定更加接近宇宙真理的一种路径)的前提。
这可以视为最高苏维埃行事模式的客观物质基础,也是决定了最高苏维埃在一些方面,比如具体科技上,无法直接给本文出现的另外两个主角势力(薯条旅时空苏维埃和现实世界神秘势力)以最直接帮助的客观原因。
具体点说就是:
一方面,与神秘势力和战锤40k机械教无法直接进行高效技术交流的原因一样,最高苏维埃与两者之间差距更大的技术水平阻碍了这种交流的平等发生。
(最高苏维埃的道德水平,让他们无法选择在不能授人以渔的情况下,直接简单的授人以鱼)。
另一方面,最高苏维埃的“信念体”技术仅仅只是起步(他们找到薯条君这个“关键”突破点都费了很大劲),虽然在很多方面对于低水平文明看来已经是“神”了。
但其依然没有达到触及最终宇宙真理水平的“大同”水平。
当前只能实现不同光锥之间的信念体能量交流(尽管信念体能量看着和许愿机一样万能,但其发挥作用依然存在着前文中大量出现的众多限制)。
后者则涉及本文对最高苏维埃的起源设定。
即该文明与其他“苏维埃”世界产生最初的历史分歧的时间点,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后续涉及相关剧情时会详细解释)。
这既是可以视为最高苏维埃行事模式的主观意识基础,也是决定了最高苏维埃在很多时候过于乐观且理想主义爆棚(一路上顺风顺水),还有些“天然呆”(不仅没见过“真正”的黑暗,甚至连资本主义\"最巅峰”的形态都见的不多)的主观原因。
7、关于至高雅利安帝国
首先是“外包制度”与元老辖区。
作为资本主义与种族主义混合形成的高级文明,至高雅利安帝国最终“退回”了类似古罗马的包税区制度,以此来回避和缓冲资本主义本质危机和种族主义必然导致的蛮族起义问题。
简单点就是说,在没有外部可以收割的实体输出矛盾之后。
为了避免整个帝国,因为周期性危机瓦解,其采取了只保持最高层的统一,但是下部各部分高度分裂的组织结构,以通过各个结构之间的弱肉强食竞争来调节矛盾。
可以类比于一战前,欧洲各国王室一方面有血缘关系,但另一方面也“打生打死”,这一方面是为了争权夺利,但另一方面更本质的作用是让多余的下层屁民死一死,以方便上层攫取利益和维持统治。
并且为了避免彻底失去阶级流动性提供的社会根本前进动力,其同样默认不同元老候选人之间的物理倾轧,即构建一个只在上层人圈子之中发生的竞争机制。
(最高苏维埃采取的方式是构建信念体计划。)
而同样高度发达的技术,比如“突触凝练机”(借鉴群星设定,通过大量燃烧人口获取各种资源的设备)等,则保证了这种物理倾轧的失败者可以“安享晚年”。
同时,尽管帝国因为这种客观制度已经走向了极度的“种姓化”社会,而变的整体崇尚基因改造。
但依靠大量人口基数产生的智者们,依然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为帝国留下的根本的“保留地自然人制度”与“争贤令”。
这一制度,保证了帝国始终有很多群,被用虚拟技术养在“乌托邦”里的,没有经过任何基因改造,在各种模拟出来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进化的人类族群。
(注:这里包括本章上下文提到的人类均为广义的高智能生物,其具体涉及的本文宇宙创生观设定会在未来解释。)
以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争贤令”的方式选拔出来,作为更新上层人的基因库模版存在。
从而保证实际上已经高度基因设计化的顶层人类,不会因为某一代设计师的“低下水平”而失去“高贵的种族”这一特性。
此外,同样为了体系的可持续性,避免终产者(资本主义极端化概念)对社会生产的破坏,帝国建立了“飞升”制度。
即将权力极大的元老,以及其他占有大量物质资源的帝国高层,在物理世界生活的时间限制在一个标准下。
当达到相应年龄,且没有元老议会多数认可级别的突出贡献的人,只能放弃物理世界肉身,进入为这些人营造的虚拟王国之中。
(相应设定虽然作者已经谋划了好久,但未来可能依然会因为并不完善存在吃书现象,这里提前预警了。)
最后是“立国之战”与“最终镇压计划”
这里是至高雅利安帝国与最高苏维埃真正相反对应的地方。
前者是最高雅利安帝国与现实世界出现历史分歧点的地方,可以理解为该世界最后一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几乎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但却失败的战争。
这是至高雅利安帝国后续众多政治制度出现的起点。
后者则是,至高雅利安帝国在没有实现全民信念统一的基础上(迈入下阶段发展的必然前提)。
仍然能在物质世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基础——对于少数人(上层人)的生活与拥有许愿机的最高苏维埃不相上下,对于大多数人(下层人)在除了几乎没有进入上层的可能之外,也能拥有其所能想象的最好生活的水平——之后。
发展出信念体技术类似物(主动实现跨时空干涉突破光锥限制)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叫“最终镇压计划”,且元老级别的帝国高层也只能通过口述传承,且其实知道的并不完全,则是未来剧情才能解释的了。
pS:注意区分主动实现跨时空干涉并突破光锥限制和被动实现这一点的区别。
前者为最高苏维埃与至高雅利安帝国进行的,诸如干涉形成薯条旅的行为。
其虽然与后者,通常是通过“天然”发生的玄学相似事件带来的,其他水平不足的世界进行的不完全的跨时空干涉(没有认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干涉能力不全面)在本质使用的客观规律上是一致的(未来将会解释的根本世界观设定)。
但能否主动操纵“玄学相似”这一根本性规律的本质区别,让前者比后者的水平高了一整个层级。
即主动利用客观规律永远比,简单认识或被动使用客观规律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