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汉一脸懵,抓起了一把雪,搓搓脸。
“我尽快还钱,尽快。”
他不停的求饶着,给三个人弄笑了。
虎寅蹲下来,看着刘老汉说。
“没人找你追债,给我做三个名帖。”
“不是追债啊,早说啊,要啥样的,一眼真的?”
“假的用你啊,真的,过关用。”
“五十两一个,概不赊账。”
“成交!”
刘老汉起来,回到了屋子里,翻了半天,拿出来了三个名帖,有些破旧了。
“给你们吧。”
未竟接过来,翻着看看,确实是真的名帖。
“有两下子,从哪儿弄的。”
“这都是边民,死了也没人销户,去乡下一收就是一堆,不值钱的。”
“边民还是这么苦?”
“苦,能不苦吗?都是自己家的地,走不了,种一年的地,被抢了就全完了。这还是好的,能保个命,运气差的,直接被杀了,也不是大事,都习惯了。”
“边民内迁,也十几年了,还不行吗?”
“内迁了,可是分地都是差的,种了地,也吃不上饭,最后还是逃活命,好点的,去小作坊上工,也就是落个温饱。”
虎寅拿出来银子,给了刘老汉。
“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吧。”
“说实在话,这些钱,我还没放在眼里,我也不差钱,但是在这地方,欠钱才能活下去,都是债主子,可不能让我死了,明白吧。”
虎寅和未竟都竖一个大拇指。
办好了手续,未竟带人走了,把三个名帖发了下去,自己都熟悉好自己的名帖,别到时候忘了。
买了些酒肉,就来到了王家大车店,通报了一下,就在后院见到了黑大个。
“吴大哥!”
“兄弟,你来了,进来坐。”
玉兔也是跟男人混在一起惯了,直接跟着进去了,吓了大车店里的人一跳。
一个屋子,都是大通铺,能住二十多个人,目前有七八个人躺在炕上。
屋子里味道很难闻,都是些劳动人民,到了冬天,洗澡很困难,一直干体力活,都是汗臭味儿。
玉兔觉得有些难闻,虎寅和未竟倒是无所谓。
屋子很长,显得就黑,虎寅找来了几个蜡烛,点了起来,放在了桌子上,又拿出了吃食和酒,摆了起来。
“吴大哥,喝酒。”
黑大个也很开心,端起酒碗就干了一杯。
“痛快!”
几个人交谈甚欢,酒香肉香飘满了屋子里,躺着的几个人也坐不住了,也纷纷靠近,想讨杯酒喝。
未竟也不在乎,让虎寅拿钱给小二,再买些酒来。
喝多了,话就多,天南地北的开始侃大山,未竟很少说话,只是时不时的把话题引向辽东,引向韩家。
他大体上对韩家有个判断,不同于镇北侯段安在北幽的做法,韩家更暴力一些。
对自己做辽东王的想法几乎不掩饰。
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喝的差不多了,约定好了时间,就离开了。
等到时间到了,三个人就驾着车,来到了王家大车店,吴老黑也装车呢,聚到一起,就要出发了。
天蒙蒙亮,赶车到了北门,要出城了。
护卫上来,要检查车子,虎寅拿了一些铜子,也算是糊弄过去,就出关了。
出了关,就是辽东了,官道不错,就是一层雪,马车走在上面,压出一道道辙。
有了十几里路,太阳出来了,气温回升了,人也舒服了一些。
就这么一路走着,中午就到了安北镇。
这是进辽东的第一个城镇。
这次,入城的检查就严格多了,所有的货物被翻开了,想给钱都没用了,收了钱只是轻一点,也不给你东西乱扔了。
检查名帖,检查的人不停的翻看着,不时的盯着几个人,最后还是放行了。
几个人找个面馆,吃点饭。
在辽东,太冷了,吃干粮太冷了,又硬。
“来十碗鸡汤面!”
就进来四个人,要十碗,大家都看着这几个人,吴老黑拉了下虎寅。
“兄弟,这是辽东,给的多,不够吃再要。”
“也罢,四碗,挑几样小菜,一并上来。”
等待上面的时候,未竟的耳朵不停,一直听着其他人聊天。
“听说了吗,官府招人呢!”
“招人,干什么?”
“辽北那边,发现了耕地,很大一片,官府招人去开垦呢。”
“能有多大的地啊?”
“一人分二十亩,都是上好的地,报了名,一个人给一两银子的安家费。”
“这么大手笔,是官府?”
“那怎么能呢,这手笔,一看就是韩家。”
“也是,官府哪会管百姓死活啊,还不如跟着韩家走,好赖饿不死。”
杨未竟默默记下来,也偷偷的把话题转向了这个政策。
吴老黑也听说这个事,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这是大事,巨大的事,天大的事,发现了新的地盘,有了耕地,可是国之大事。
杨未竟假装有些冻着了,下午不继续赶路了,吴老黑有些着急,可是他为人仗义,提出来休息一天。
因为有玉兔,住大车店不方便了,只好找个客栈,吴老黑节俭惯了,有些不舍,脸上纠结,虎寅看出来了,拍了拍他。
“都是我们的错,今天的钱我给了。”
吴老黑憨憨的笑了笑。
住进了客栈,杨未竟去睡觉了,玉兔去照顾他,虎寅跟吴老黑又喝起来了。
天色擦黑,杨未竟坐了起来,推开窗子,看了一眼,翻身就下去了。
他落地无声,只留下一排脚印。
来到了一个赌坊,小镇不大,就这么一个赌坊。
换了些筹码,他坐下开始赌了起来。
也不赢,慢慢输着,过了半个时辰,终于风风仆仆的进来一个年轻人。
杨未竟跟他对了一下眼神,那个人向后门走去。
杨未竟押了大注,一把输了,拍了拍手,不玩了,也向后走去。
在赌坊后院,终于碰面了。
这个年轻人,是跟着的听雪楼的人,就是传递消息用的。
“老大,什么吩咐?”
“辽北土地的事,了解到了吗?”
“了解了,据说很大的地,土壤肥沃,种啥得啥。”
“这么好?”
“还有,老大,韩家还去了别的地方招人,特别是外省的。”
“韩家这是觉得辽东人少,要吸引点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