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有样学样,上前说着各自的难处!
但季九宁不是陈武,她心知这些人一路北上,吃苦头不假,但抢夺他人的事也没少做。
她摸了一下那个小孩的额头,的确很烫,身上裹了好几件衣服,昏迷中也依旧冻的发抖。
“你带着孩子跟我来。”
说罢穿过流民,走到大棚前将抱着孩子的妇人交给护卫队的人,让他带着妇人去季家院里,找王阆医治。
交代完后,自己则是又去棚子,一个挨着一个棚子进去对他们表示慰问,顺带了解一下情况。
发现最边上的棚子,空地儿多,还能住二三十个人,于是季九宁叫来护卫队:“从外面等着的人群里接妇女老人和孩子进来,在这边安顿好。”
“好,我这就去。”
“主子,这里环境不好,您还是先回家吧,这里有什么不妥您交给属下办就是。”桑赞看着那些人眼睛直勾勾的盯在季九宁身上,很是不舒服。
他家郡主千金之躯,这些这样盯着主子看,当真是无礼,在桑赞的眼里,这是极大的冒犯。
“无碍,走吧。”
好在季九宁了解完大体情况后没有继续转悠,直接回到季家院子。
之前被接进来治疗的小男孩,此刻依旧昏迷着,好在王阆已经给他开好药,此刻妇人正在院子里熬药。
见到季九宁回来立马的上前跪拜叩谢:“小姐?谢谢您,谢谢小姐救了我儿子,我愿意为小姐做牛做马,报答您的恩情。”
“起来吧,孩子无碍就好,你先住到西厢房去吧。”
“诺,谢谢小姐。”妇人激动的又哭又笑。
这时姗鸾拿着一件粉色披风过来,给她披上,顺带拉着她往后山上走去。
“去哪啊?姗鸾?”
可是姗鸾依旧拉着她往前走,路过秦大勇他们在盖暖棚时,那些新收的壮劳力立马跟她打招呼:“主子好。”
他们是学陈武和桑赞的,秦大勇叫九宁,他们这些人可不敢。季九宁被姗鸾拉着也来不及回应他们。
桑赞默默的跟在她们身后,直到看见山坡上的那一抹红衣:是祝兰!
“祝兰姐姐?你竟然真的来了?”季九宁高兴的跑到祝兰身边。
女子微微侧头看向跑过来的季九宁:“长高了不少!你找我,自然就来了!”
“祝姐姐倒是没怎么变,还是这么漂亮!”
“贫嘴,说罢,你找我何事?”
“那我就直说了,想必姐姐也看到了,流民无家可归,我现如今,收留了一批,可是物质有限,所以想请祝姐姐你帮忙!”
“粮食怕是不好弄!”祝兰也是直言。
“是,姐姐也不必太为难,另外,我先知道姐姐当初邀请我去你那个……那……”
“香叶阁!”祝兰提醒她。
“对,我是想问为什么要带我去香叶阁,如今香叶阁如何了?”
说到这个,祝兰脸上的笑意落下,有些伤感,但她向来冷清的性子,不善言辞,直言道:“香叶阁是我师傅一手创下的,其制香手艺高觉,西燕国乃至整个大陆贵族所用香料皆是出至香叶阁,可惜,师傅她老人家收徒有门规,只收女子,且要求十三岁以下的处子,方可入内门得师傅亲传。”
“你那日在擂台前,表现不俗,我是把你带回香叶阁给师傅做徒弟。”
“这样啊?那你们应该不缺弟子吧?天下女子大多都喜欢香料吧?”
说到此祝兰脸上的悲色更重:“师傅有仇家,年前香叶阁被屠杀殆尽,遍布各国的香料铺子,也被毁去大半。如今的香叶阁,初我与二师姐外就是师傅了,可惜师傅她……怕是也时日无多了。”
“……!!!对不起啊,祝姐姐,你也别太难过了。”
听她安慰,祝兰摇摇头,别过脸去,把脸上的泪擦掉,然后又恢复了她往日冷若冰霜的样子:“我当日既然答应帮你,就会信守承诺,但我不保证数量,只能尽力。”
“多谢祝姐姐!是九宁为难姐姐了。”
“十天时间吧,到时候我通知你。”说罢祝兰抱拳,就要离开。
却被季九宁叫住:“祝姐姐?不知香叶阁有何规矩?若是可以,不知九宁是否有幸成为祝姐姐的师妹?”
前面的祝兰停下脚步,她转身看向季九宁:“你不必如此,我和师姐,也会将香叶阁壮大起来的。”
说吧转身离开了。看着祝兰的背影,孤傲清绝!季九宁垂眸思索片刻,对着身后的桑赞吩咐道:“去查香叶阁!我要详细的!”
“诺!”
回到村里,季九宁去了一趟地窖,村民们此前早已知道了外面的情况,尤其是得知康柳村被流民抢后,纷纷对季九宁表示感激,夸她有先见之明。
之前因为老王氏挑唆时,有的那点儿意见也早已变成了好感,此刻见她来,七嘴八舌的上前攀问:
“九宁啊,外面流民咋还不走,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家住呀?”
“就是就是,这里憋闷的厉害!咱们都想回自家热炕头去睡呢。”
……
“新得的消息,皇帝已经下旨开始平定镇压流民了,邺王也会派兵清理。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再等两日吧,等这些流民安顿好了,第一时间就让大伙回家。”
“那就好,这些流民到处烧杀抢掠的,跟土匪也没甚区别了,快快抓去,可别祸害了我们。”
“可不是,说到底咱们也是穷苦人家,日子过得还艰难了,他们要抢也该去抢那些贵人富绅才是,来咱这穷乡僻壤的地儿耍什么威风!”
村妇们一个个嘴巴都厉害的很,也知道这些跟流民说不着,此刻见了季九宁,倒到豆子,心里痛快罢了。
可她刚刚的话,却让季九宁想到姗鸾写的那个字!她心口跳的有些快,转身大步离开。
走在村里,看着巡逻的护卫队,还有远处秦大勇和那些先进来的壮劳力,季九宁深吸一口气,似是做了大的决定!
她直接回到自己的卧室,翻箱倒柜的查看自己还剩下多少银子。
连邺王的银子,和县太爷的,加上村里卖掉的火炉,再加上皇帝赏赐的,一共还剩下两千四百两的银票,和六百八十五两的银锭子,外加一些碎银,大概也就七八两左右。
把银票收好,放入柜子里时,她在旁边的盒子里,看到了一块黑色令牌:千秋令!
“红妙?叶白衣,玉玲,也不知你们怎么样了?”
至从金州城分别至今,他们就未再见过,大半年了,期间她只写过一封信,可惜也为收到他们的回信,也不知如何了!
千秋山的危机可有减除,他们是否安然无恙,是否过得好呢?
还有李凌和水喜他们,门源地震,让他失去双亲,和很多亲人,只能回京投奔本家。
不知他们一路是否顺利?可有回到京城,被家人接纳,好好照顾?
……
“主子?主子?……”樱珠不知道自家小姐怎么了,盯着一块儿黑牌子发呆,她叫了好几声都不理,于是伸出手在她眼前比划了几下。
“嗯,怎么了?”季九宁终于回神。
顺带着把千秋令收入怀中,箱子锁上。走回炕上坐着喝茶。
“您刚刚在想什么呢?那么入神!”樱珠把方桌子放到炕上:“该吃饭了,顾婶说今日的饭菜是流民里的几个婆子做的,五个人,各做一道拿手菜,请主子品尝呢。”
笑嘻嘻的樱珠手脚利索,快速拿布子将桌子又擦拭一遍。
“哦?那就尝尝味道,端上来吧!”
“诺~”樱珠高兴的跑出去传话,在屋里都能听到她的声音:“主子准了,快端进去给主子尝尝!别忘了拿筷子和勺子,都要开水煮一道才行。”
季九宁听得失笑,她那有这般讲究,不过好像至从桑赞留下来以后,这种生活中的细节慢慢变化了不少,再加上个姗鸾也更细心备至,身边儿的规矩不自觉的就讲究起来了,只是她心思不在这上面,更不懂这些,倒也懒得去说,何况本就是这样的时代,她若想日后有所成就,入乡随俗是免不了的。
五个婆子每人手里端着一道菜,挨个儿的放到桌上,人就退到一边站着去了,樱珠将碗筷递给季九宁:“主子快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这样的阵仗倒是让她起来当初在李府的日子。
拿起筷子就近的盘子里夹着尝了一口,肉质软烂,酱香味儿的,不错。
樱珠见季九宁点头,高兴的问:“主子可是喜欢?”
“嗯,不错,挺好吃的。”
听季九宁说喜欢,樱珠当即对着身后的婆子们问:“这道菜谁做的?”
其中一个婆子立马上前一步,小声的道:“奴家做的。”
“不错,主子喜欢你做的这道菜,给赏。”说着就从袖兜里掏出来十个铜板递给那位婆子。
见得了主家喜欢,还给赏钱,那婆子立马高兴的跪下磕头谢恩。可把正吃的尽兴的季九宁给搞懵了。
“快快起来,在我这里,不必总是跪来跪去的,你们都下去吧。”
“诺~”婆子们得了话心里遗憾,自己没能领上赏钱,正要退出去呢。
就听季九宁对着樱珠吩咐道:“凡是进来做活的人,让顾婶给他们吃好的。”
“诺,奴婢这就去。”
等樱珠出去了,季九宁看着姗鸾无奈的招招手,示意她一起坐过来吃,又颠怪了一句:“樱珠那般行事,是你教她的吧?”
姗鸾笑着上前给她布菜,自己却并没有吃,比划了两个只有季九宁和樱珠能看懂的手势,意思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行行行,都听你的,对了,那个小家伙呢?不会是又跑去找那些小孩子玩儿了吧?”
这次姗鸾笑着点点头。
就这样过了一日,外面等候的流民,有些被冻到坚持不住,离开的,也有一些新来的,远远看到两座高高的碉楼,里面站着人,手里还有弓箭。
下面门口处还有一排拿着大刀的护卫队。
见此情形,开始跟原本等在此地的流民打探起情况来,得知这里可以收留流民。还给施粥过,于是新来的流民里也留下来一部分。
至于有些人,见暂时得不到好处,进去了也得看人脸色这种情况,他们对此并不看好,于是纷纷离开。
陈武把流民里的这些变化,都一一汇报给了季九宁。
“挺好,留下的,你今天亲自去选人,14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丁,全部挑出来,连夜带去山峰里安置,这些人先由桑赞训练,定规矩,日后安顿下来,你亲自过去带兵。”
陈武心里早有预料,此刻听道季九宁亲口说出,他微垂着头,脸上的神情还是有些激动的。
“诺,陈武领命。”
“陈武,我知你是将才,这些人将来是要上阵杀敌,为我冲锋陷阵的,你可要好好的带他们!”
“诺!陈武定不辱命!”
“好!你是我的第一个将军!”季九宁说罢起身走到陈武面前,仰着脖子看他,抬起拳头。
陈武看着刚到自己腰部的季九宁,也抬起自己的大拳头,轻轻碰了一下。
两人达成一致!
晚上的福暖村,火把照亮了整个夜空,等候几日的流民终于盼到他们被接进村里。
“太好了,太好了!……”
因为人数众多,被挑选出来的人,连夜由桑赞带去训练基地。顺便还拿了铺盖过去,和一些物资过去,由五十护卫队互送。
就连先先前被秦大勇挑出来建暖棚的人里,也被调走一半,如今流民里的壮劳力只有四十,余下的老幼妇孺还有三百多人。
村长让地窖里的村民各回各家,把地窖让出来,占时安置这些流民住进去。
同时,村长答应这些人,等来年开村后,他们可在村里自行盖房子。
暂时他们所有人需要以劳动力换取每人所食和生活所需。
不只是给季九宁盖暖棚,还可以去村里其他人家做活,只要有人同意,就可以获取劳动,村民和流民也全部同意。
更多的妇人见盖暖棚每日管饭,还是一日三餐,于是体格好的纷纷前去帮忙,一起盖暖棚。
虽然天寒地冻,但是紧紧十天的时间,就盖好了一亩地的暖棚。
上山砍木的队伍里也开始出现妇人们的身影。
恰好此时,祝兰也来了消息,粮食准备了五百斤。
信上说阜阳城现在大乱,流民起兵造反,把城内粮仓一抢而空,带着叛军与朝廷的军队正在抗衡,她此次收粮,还是绕道去了其他各州城,才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