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知道冷锋的手中还有这些大炮的话,那么想要依靠金铃关这种天险之地,将冷锋的大军阻挡在关外的打算就不会有了。
同时也不会将如此规模的军队全部驻扎在金铃关内,就算是要和冷锋的军队开战,那也是会重新谋划。
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当国师接到金铃关夫守的消息之后,忍不住叹息一声:天不佑我!
这也不怪国师此时有些心灰意冷了,毕竟他之有已经兵临京城之下,只差最后一步就可能占领南方朝廷的心腹之地。只要打下了京城,那么南方朝廷就等于是灭亡了。
距离他心中的宏伟计划,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可是在种胜利在望在关头,没想到突然之间冒出了冷锋这样一个人物。之前他已经尽量对于冷锋高估了,可是现在看来,他还是低估了冷锋。
之前国师从来没有把冷锋看成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存在,就算是冷锋在洪山庄搞出来的产业再怎么新奇,赚钱能力再如何强大,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一块大肥肉而已。
可是现在却发现自己错了,正是因为这个没有想到的错误,让他的所有计划都不得已经暂停下来。
之前冷锋表现太过低调,而且也太具有迷惑性。
朝廷和杨家对冷锋的产业垂涎三尺,蒙古人也同样如此。
而且他们所采用的策略都还差不多,都是想着通过围而不攻,给冷锋制造压力,让他主动交出产业的方法。
但是没有想到,在他们眼中看来原本是头大肥猪,可是转眼间就变成了凶猛的大老虎。
朝廷在冷锋的手中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蒙古人不仅仅没有占到便宜,而且还被狠狠的撕咬下一大口肉来。
国师的心中哪怕有再多的不甘,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就是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军队,在冷锋的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之前他呕心沥血打下来的大好局面,现在也不得不放弃。
能够用方法,他都已经尝试过了,甚至为此还损失掉了被他视为最强力量的苍狼之影。
虽然苍狼之影还剩下近万人,但是国师也清楚,就算这万名苍狼之影的成员也被派出去,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改变。
如果就冷锋的手中只有先前他们所了解的那些武器,那么他还有信心依靠一些险要的关隘与之抗衡。但是经过金铃关一役之后,他已经明白仅凭血肉之躯和地利之势,已经无法阻挡冷锋前进的步伐了。
自从和冷锋的军队交手以来,蒙古人前前后后一共损失了四十万大军。
这些军队的损失,已经让蒙古人感觉到伤筋动骨了。虽然蒙古人的军队战斗力强大,但是他们的家底并不怎么丰厚,当初蒙古人刚刚走出草原的时候,总共只有三十万人的军队。
在和金人的斗争过程中,他们一边打一边发展壮大起来。
等到将金人灭掉之后,蒙古人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六十来万,而且这六十来万还全部都是正规军。
在战胜了金人之后,蒙古人可没有客气,而是将金人的残余力量全部收编到了军队之中。
这一次的扩充,直接就将他们的军队数量提升到接近百万之众。
而且后来蒙古大军又对周围的那些小国小邦进行了清扫,虽然那些小国的人口不多,最小的邦国总人口甚至连万人都没有,但是大的邦国也有几十万人口。
聚少成多之下,从这些外邦小国也整合出二三十万军队来。
而且这些外邦小国的人被整合成军队之后,很快就被蒙古人给同化了,毕竟他们的国家太小,很难有什么强大的归属感。
当蒙古人对南方朝廷发动攻势之时,他们已经拥有百万正规军,还有三五十万杂牌军队。
这些杂牌军队基本上都是北方的汉人奴隶军团,还有一些主动投靠他们的各方势力。
比如说像之前偷袭冷锋运输队的金刀门那些匪徒,如果这些人没有被消灭的话,投靠到蒙古人麾下之后,就是杂牌军中的一员。
自从和南方朝廷开战以来,蒙古军队人员损失也只不过二十来万。其中正规军和杂牌军各占一半左右,按照这个比例来说,他们的损失数量比朝廷要少很多。
这一次南方朝廷可是下了血本,前后共投入了将近二百万的兵力。不过在战争之中,被直接消灭的就接近了五十万人,还有几十万人成了溃军,战败之后就不知去了哪里。
现在的南方朝廷手中掌握的兵力,真正能够拥有一战之力的,只有五十万左右。
这些是属于朝廷的正规军,还有几十万军队是从各地赶来勤王的地方军阀。这些地方军阀之所以会赶来勤王,并不是说他们的思想觉悟有多高,一切还都是为了利益。
因为他们的背后,几乎都是朝廷大佬的影子,或者有些朝廷大佬就是这些军阀家族之人。他们和朝廷的关系是一损俱损失,一荣俱荣的。
而且这一次出兵勤王,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能够保住南方朝廷存活下来,那么他们不仅仅可以得到朝廷的粮草和钱财,还能够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领地。
所以说,蒙古人这一次进攻京城的行为才遭受到了强烈的抵抗。
不过蒙古人也没有动用全部的力量,最起码苍狼之影就没有全部出山,而且在蒙古人的后方,还有一支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队没有拉上来。
这二十万人是驻守在蒙古人王庭的精锐,在整个蒙古军方之中,相当于南方朝廷的禁卫军。
如果这些力量全部压上去的话,南方朝廷的京城早就被他们拿下来了。
不过当冷锋出兵之后,这一切的局面就开始转变了方向。
之前给蒙古人添乱的,只是北方的那支义军,他们在蒙古人集中兵力和南方朝廷开战的时候,在北方蒙古人占据的山盘上到处攻城掠地。
由于蒙古人的主力部队全部调集到了南方地区,留守在北方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杂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