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字典意义重大,刘鑫作为出钱的,看到几百人拿钱不做事,他自然也不高兴。就这跟21世纪的老板看到员工在上班时摸鱼一样。
“叔父不妨只保留固定的少量人,例如五十人左右,为长期编撰,其余均为兼职编撰。所谓兼职编撰,即他们有正式的职位,平日忙于自己的事务。只是在编撰工作忙时,才会在空闲时间参与编撰。当他们参与时,我们再付相应的报酬即可。”
“如此就不会浪费钱财,小侄也可给予他们官职,避免浪费人才。叔父你说是不是?”
编撰字典几百人,聚在一起确实浪费人才,可邴原却仍觉得人才不够。刘鑫只好厚着脸皮提出裁员。邴原低头思考了起来。
“叔父可曾想过,为何会有些人退出编撰呢?并非他们不想参与,而是这时间拖得太久,使他们失去耐心!我想,很少有人能坚持编撰个十年八年的,时间长了,自然腻味了,就退了。”
“这就跟行军打仗一样,我若攻一个城池,打了一年没打下,就算兵力充足、粮草充足,那又如何?士兵同样也会腻味了,失去了耐心,士气就会下降,届时也只好退兵了。”
邴原渐渐明白刘鑫的意思,细想一下,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就说蔡邕也是这样,一开始时气势高昂,非得做出点贡献来,没两年就累了,把事情都交给别人,现在连总编撰都让了出来。
邴原也知刘鑫既然提了出来,多半已有办法:“那该如何解决?”
“简单,把已经编辑的字典印刷发布,称为测试版,或以年号为版本号,称为建安三年版。”
邴原一脸懵圈:“什么?什么叫测试版?”
“叔父,你可以把这字典一年发布一次,发布时以年号为版本,例如今年是建安三年,你将字典印刷发布,称为《大汉字典》建安三年版。”
“发布之后,注意做两件事,那就是收集使用这字典的人的评价,看看他们的评价是否有理,另外注意有没有需要改正的错误。二是继续编撰,对字典进行增减改删。”
“到了明年,你把最新的字典再次发布,就是《大汉字典》建安四年版,同样的,到了后年,你就可以布《大汉字典》建安五年版。当然也可以两年发一版。十年之后,这字典会越来越完善。”
邴原听了,突然有种顿悟的感觉,原来还可以这么干。
“这字典一旦投入使用,想必会造成轰动,影响深远,届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补充,例如这字典传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文人看到有漏洞或错误,他们也会指正出来。如此一来,就不需叔父主动去找他们。”
邴原茅塞顿开:“嗯,这主意好,果然就应该将其发布了,这一发布,数年的努力总算有个交待,参与的人也会高兴。”他总算想通了。
“那是自然,他们心灰意冷,无非是觉得这字典的编撰遥遥无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如今知道每年发布一次,自然高兴得很。”
“还是大将军考虑周到!”这下邴原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对了,叔父,字典你有没有编好的一小部分,印刷一些给我,我拿出当礼物送给曹操,想必会引起震动,届时就能吸引一些文人过来。”
邴原连忙从柜子里面拿出一份印刷的出来,递给刘鑫。刘鑫只是抽取了几十张,然后找人将其装订成书。
办完事后,他便离开了。
……
刘鑫为了了解报纸的情况,单独把陈琳叫了过来。他认为这报社一旦成熟之后,以后就慢慢地交由陈琳单独负责。陈琳匆匆而至。
“孔璋,这报纸办得不错。”刘鑫一上来就先夸奖了一句。
陈琳笑得喜逐颜开:“谢大将军夸奖!”他总算把报纸一事办好了,心里也高兴。
“最近销量如何?”
“现报纸已经向整个右北平发行,土垠城一期五六千份,确实已到达极限了,除了个别会有上万。右北平其他地方总约三千份。”
“也就是说,右北平一个郡总共就卖了不到一万份,其他六个县合起来才三千份?”刘鑫还有点不相信。
“大将军,这也没办法,土垠城人口集中,其余各县合起来也只有四十多万人,很多百姓住在乡下,各县城里面的人口合起来也只有不到十万人,会识字的人不到一成,能卖三千份也已经是不错了。”
这么算下来,下面各县购买报纸的比例确实都比土垠城都高了。明白了这点,刘鑫的心情缓和了过来。
“原来如此,看来是我想岔了。”他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又问道:“这报纸一旦扩大发行到整个幽州,就会带了一个问题,便是配送,你打算怎么做呢?”
陈琳微微想了一下,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他早有准备。
“大将军,今造纸印刷作坊已经在辽东、太原、邺城等三地各建了一个分作坊,在那里也可以印刷造纸,如今很多书籍都在那边印刷呢!”
“报社的报纸发行之后,可以先让人先快马把版面送到太原、辽东、邺城三地,由当地的作坊印刷,再往周边地区配送。如此一来,也缓解了土垠城的压力。”
“以幽州为例,土垠城的报纸版面一出,就快马送到辽东,整个过程需要十余天时间,幽州以西的地区,由土垠城配送到各郡各县,幽州以东则由辽东印刷配送,如此安排好,可让各地之人以最快速度看到。”
“只是,这速度再快,也比其发行时间晚上十五天左右,这恐怕是无法解决的。”
“哈哈哈哈,孔璋的想法不错,如此我也不放心了。”
“大将军谬赞了,呵呵!”
刘鑫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寥寥问了几句其他的问题,就结束了谈话。随后,他让陈琳给他准备了一份最近几个月的报纸的合订本,他另有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