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如火,为了照顾德国人的感受,陈师昌并沒有下令舰队暂停好让意大利人能够从容的登舰,行驶途中进行接驳作业,在太平洋舰队刚成立的时候,这对于中国的水兵们或许是个难題,但是现在,经历过战火的熏陶,这个作业项目对他们來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联合国还沒有成为世界上具备唯一合法性的国际组织,中国也沒能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尊重,这个时候,甭说意大利人和中国之间还属于间接盟友,也甭管意大利人所为何來,只要他们愿意來,按照欧阳云的关照,陈师昌就必须张开双手欢迎。
“中国要走出去,要想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同和尊重,能仰仗的就是你们海军,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你们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脸面……”
巴克宁的座舰是一艘五千多吨的巡洋舰,这也是目前意大利海军吨位最大的一艘军舰,考虑到意大利人的海军在二战之初就被英国海军击垮,这个时候,意大利人还能保有这么一艘水上舰艇,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五千多吨的巡洋舰挨在三万余吨的武悼天王号航母旁边,就好像一个孩子傍着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行进中接驳,特别是在海上,这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所以,刚接到中国旗舰发出的信号,巴克宁和他手下的意大利海军官兵们脸色相当的难看,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人这是故意向他们示威,意大利人打仗不咋的,脾气却傲,一度,巴克宁都有甩袖而走的冲动,好在,他还不敢抗拒乔瓦尼的命令,所以还是硬起头皮同意了中国人的要求。
意大利人显然平时并不操练整个项目,所以手法显得相当的生疏,好在,中国的水兵们久经此道,早就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方案,在中国水兵们的指挥下,花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接驳完成。
软梯放下,看到一个佩上将衔的年轻将军出现在软梯旁边的栏杆旁,巴克宁先是感到非常惊讶,显然沒想到中国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居然如此年轻,然后,他咬咬牙,戴上手套直接走向了软梯。
巴克宁又误会陈师昌了,以为年轻的中国将军想要给他下马威或者看他好戏,五米左右的软梯,一鼓作气的状态下,很快便到了尽头,看到一只同样戴着白手套的手伸到面前,抬头看到陈师昌那张充满善意的脸庞,不知为何,巴克宁心头的情愫立刻烟消云散,握住陈师昌的右手,在他的帮助下登上武悼天王号航母的甲板,整理一下衣服,巴克宁朝陈师昌敬了一记军礼:“是陈司令吧,在下巴克宁,欢迎來到意大利。”
回敬军礼,陈师昌微笑着道:“在下正是陈师昌,巴克宁将军,欢迎來到武悼天王号,來,我为您介绍一下……”向巴克宁介绍了法肯豪森等人,陈师昌直接邀请巴克宁前往紧傍舰岛刚刚收拾出來的会客区就座。
在会客区,巴克宁首先向陈师昌递上了乔瓦宁邀请他进行私人访问的邀请函,然后,便在法肯豪森的配合下,开始有目的的提问一些问題。
德国人希望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能帮助他们消除來自海上的威胁,意大利人同样有这方面的诉求,虽说从一战开始,意大利在历次世界大战乃至周边战争中,都属于酱油男,但是因为立场问題,意大利人非常清除,一旦德国被击败,那么意大利肯定会步其后尘,成为美英苏的第二个打击对象,而连德国人都战败了,意大利人自然更加歇菜。
原本,对于德国抛弃自己这个兄弟独自和中法结盟,乔瓦尼还有很大的意见,但是现在,乔瓦尼却觉得,幸亏德国人早早的和中法结盟,意大利才有了现成的大腿可抱。
意大利人所为何來,法肯豪森猜得十九不离八,也正因为智珠在握,再加上德意特殊的关系,法肯豪森显得非常配合,不过,随着巴克宁提出“意大利愿意将热那亚甚至西西里岛暂借给中国舰队作为其补给基地”,法肯豪森不肯再充当泥塑佛像了。
“巴克宁将军,我国已经和中国政府达成协议,他们将会帮助我国负责大西洋方向的海防作战,请问,这是您个人的建议还是贵国政府的想法。”
巴克宁坦然答:“暂时虽然是我的想法,不过我保证会得到乔瓦尼将军的同意,法肯豪森将军,您也知道我国的情况,不怕陈司令和您笑话,我现在虽然名为海军司令,实际上手下只有不到二十艘军舰,其中还包括排水量只有五百吨左右的六艘鱼雷快艇,我担心的是,一旦苏英美三国无法在陆上行成突破,他们就会从海上向我们的薄弱部位发动进攻,作为德意志的后方防线,我国一旦被突破,那贵国可就要面临多面作战的情况了,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以为这是非常危险的。”
让中国舰队留在地中海,还真是巴克宁临时起意,中国舰队的强大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使他认为一旦能够说动中国舰队留在地中海,那么一定可以确保意大利沿海地区的安全,那样的话,即使陆战不顺,那么有中国舰队的保护,意大利也有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这两个避难天堂可用來做最后的坚守。
巴克宁好算计,只是,事关国家安危,法肯豪森又岂能同意,头摇得好像拨浪鼓似的,法肯豪森严肃的道:“不对,巴克宁将军,我绝对不赞成您的观点,德国才是现阶段美苏英的主要攻击对象,如果我国被击败,您以为单凭你们意大利能够赢得胜利吗,正如您所言,我们现在兵力处于劣势,那么,中国舰队的存在,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您打消这个主意,勃劳希契元帅绝对不会同意贵国政府这么做的,陈将军,我想,作为一个拥有远见卓识的将军,您也不会赞成吧。”
(..)